那就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夾在唐詩里,扁扁的,像壓過的相思。
——余光中《滿月下》
我終于相信,每一條走上來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樣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樣選擇的方向。
——席慕容
暴力永遠不能取勝,保持尊嚴,才會贏得真正的勝利。
——電影《綠皮書》
我們等了一輩子,都在等父母一聲抱歉;父母等了一輩子,都在等我們一聲謝謝。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等到。
——電視劇《都挺好》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diào)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diào)和,愿意開窗了。
——魯迅《無聲的中國》
在該讓步的時候讓步,不能讓步的時候堅決不讓。就算所有人都告訴你,錯的事情是對的,所有人都要你讓開,你也要像棵樹一樣牢牢堅守,然后看著他們的眼睛說:你讓開。
——電影《美國隊長3》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于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腳步不能到達的地方,眼光可以到達;眼光不能到達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
——雨果《悲慘世界》
內(nèi)不愧心,外不負俗,交不為利,仕不謀祿,鑒乎古今,滌情蕩欲,何憂于人間之委曲?
——嵇康《卜疑集》
昨日種種,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從今往后,怎么收獲,怎么栽。
——胡適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yōu)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shù)。人讀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凈盡了。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shù)》
我沒有漂亮的牙齒,我也不是骨感的女孩。但我想要當一個不管身材如何,都能夠愛自己,仍然覺得自己很棒的,不隨意改變自己的人。
——艾瑪·沃特森
余光中
《綠皮書》
《都挺好》
《美國隊長 3》
魯迅
胡適
?
知識讓我們憤世嫉俗,聰明讓我們鐵石心腸。我們想的太多,同情太少。除了機器,我們更需要人性;除了智慧,我們更需要善良。
——卓別林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韓非子
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姍姍來遲,現(xiàn)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
——席勒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無權(quán)拒絕你的際遇。
——羅曼·羅蘭
我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放棄給別人留好印象的負擔之后,原來心里會如此踏實。一個人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像我此刻這樣,停止受累。
——嚴歌苓《無出路咖啡館》
反目的朋友才是你最可怕的敵人。
——電視劇《紙牌屋》
你的過去我不愿過問,那是你的事情。你的未來我希望參與,這是我的榮幸。
——電視劇《神探夏洛克》
我堅信在人生的終點,當你回首的時候會記得兩件事:你對朋友和家人表達的愛,和那些與愛本身相關(guān)的瞬間。我認為這些塑造了你的生活,并賦予它意義。
——奧巴馬
電影是生活的漸近線。
——巴贊
不要被消極的感情淹沒,要把它變成明天的動力。
——電視劇《3年A班》
人生在世幾十年,若親眷不能克己復禮,攜手共度,眼下的經(jīng)營,終究是夢里黃粱。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電影《貓的報恩》
我就是我,不是別人,這于我乃是一份重要資產(chǎn)。心靈所受的傷,便是人為這種自立性而不得不支付給世界的代價。
——村上春樹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紅樓夢》
曾經(jīng)擁有的東西被奪走,并不代表就會回到原來沒有那種東西的時候。
——東野圭吾《白夜行》
人們常常把一些小事拋在腦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時光塵埃里,我們可以試著忽略,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一點一滴形成一條鏈子,將你牢牢與過去連在一起。
——馬克·李維《偷影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