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高新區(qū)扶貧辦公室
2019年3月初,新余市婦聯(lián)辦公室確定劉小施為扶貧工作隊隊員。對于這個任務劉小施欣然接受,但心里仍有顧慮,從一名軍轉干部到基層扶貧工作隊員,從部隊指揮打仗輾轉脫貧攻堅戰(zhàn)場,工作環(huán)境、對象、內容都發(fā)生了變化,面對新任務、新挑戰(zhàn),怕自己干不好辜負了組織的期望、群眾的期待,他感到責任重大,但他始終堅信只要飽含對群眾的感情、保持對工作的激情,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沒有干不成的事。
水西鎮(zhèn)槐江村位于新余市城區(qū)東20公里處,是羅坊鎮(zhèn)、水西鎮(zhèn)、馬洪辦三鄉(xiāng)交接處,下轄槐江村、塘背村、新莊下村、埠上村4個自然村,共638戶2043人,中共黨員77人,有耕地面積3499.22畝,人均耕地面積1.895畝?;苯逦瘜俜秦毨Т?,共有貧困戶27戶57人,已脫貧14戶37人,未脫貧13戶20人。
注重黨建+扶貧,凝聚攻堅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在脫貧攻堅戰(zhàn)的關鍵時刻,越是要更加注重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從到村委開展幫扶工作開始,劉小施始終堅持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相融合,把黨的組織優(yōu)勢轉變?yōu)榉鲐毎l(fā)展優(yōu)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一是找準結合點。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論述統(tǒng)一村委干部思想,同村兩委干部齊心協(xié)力,找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扶貧開發(fā)工作的結合點,把基層黨建與扶貧開發(fā)的目標任務融合在一起,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心放在除“貧”根、去“困”源上,發(fā)揮老黨員資格老、有威信的優(yōu)勢,教育廣大貧困戶知黨恩、感黨恩、報黨恩,使脫貧攻堅過程成為厚植黨建根基的過程,確保扶貧開發(fā)工作做到哪里,基層黨組織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實現黨建與脫貧攻堅“無縫對接”,形成上下聯(lián)動、齊抓共管、相互促進的工作格局。二是發(fā)揮黨員帶動作用。組織村黨員帶頭致富,大力實施黨員幫扶貧困戶行動,引導農村黨員增強黨的意識、服務意識、宗旨意識,示范帶動廣大群眾共同脫貧、共同致富;結合每月感恩教育會,邀請村黨員致富帶頭人講述致富經驗,傳授致富方法,進一步堅定廣大貧困戶脫貧信心。三是抓好“黨建+頤養(yǎng)之家”建設。組織市女企業(yè)家協(xié)會和市巾幗學雷鋒志愿者協(xié)會先后3次到槐江村委頤養(yǎng)之家走訪慰問,重點開展“三送”活動,送慰問品,給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牛奶、水果等慰問品(折合人民幣1.5萬余元),幫老人們剪頭發(fā),解決他們生活之需;送健康,幫老人量血壓,按摩疼痛關節(jié),治療風濕等,解決他們難言之隱;送快樂,給村里10余名留守貧困兒童送去圖書等“精神食糧”,同老人一起包餃子、拉家常,陪愛心午餐,解決老人孤獨之苦。
注重扶貧+扶志,激發(fā)內生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把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擔任扶貧工作隊員以來,劉小施始終堅持扶貧先扶思想,不斷幫助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振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氣神,確保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力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強化思想引領,利用中午和傍晚等貧困戶在家的時機,劉小施同村委干部以及結對幫扶干部主動深入貧困戶家里,采取“一對一”、“多幫一”的方式,與貧困戶面對面地交流溝通,在了解其思想狀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引導他們樹立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理念和志向,鼓勵他們靠自身努力,通過辛勤勞動、發(fā)展產業(yè)脫貧致富。選樹先進典型,結合感恩教育,每季度評選“脫貧致富之星”“家庭衛(wèi)生之星”“政策理論之星”等各類典型,目前涌現出“脫貧致富之星”養(yǎng)雞大王廖小春、“家庭衛(wèi)生之星”劉桂英、“政策理論之星”廖黑塊等先進典型,注重發(fā)揮他們的引領帶動作用,引導貧困戶向典型看齊靠攏,努力克服等、靠、要的錯誤思想,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在國家政策、扶貧干部的幫助下埋頭苦干,發(fā)奮圖強,積極投身創(chuàng)業(yè)實踐,不斷提高致富能力素質,真正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根本轉變。強化智力扶貧,一方面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依托市婦聯(lián)家政、夏布刺繡培訓基地以及10個市巾幗脫貧示范基地,大力實施技能培訓,加大對貧困戶的技能培訓力度,使貧困群眾都能掌握一技之長,解開貧困枷鎖,切實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發(fā)展能力,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另一方面實施“春蕾計劃”,加大對貧困家庭子女教育資助力度,不讓貧困家庭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確保他們應讀盡讀,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發(fā)揮“曉康驛站”和產業(yè)獎補的杠桿撬動作用,根據貧困戶基本情況量身制定個性化“曉康驛站”評分標準,設置反向約束扣分項目和加分項目,達到既能激勵貧困戶內生動力,又不至于吊高胃口;同時用好“產業(yè)獎補”的激勵作用,按照政策規(guī)定對自主種植農作物和養(yǎng)殖達到一定規(guī)模的,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獎勵,激發(fā)貧困戶自主搞好種養(yǎng)。
注重關愛+解難,提升貧困戶滿意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駐村半年以來,劉小施堅持把每天到貧困戶家里坐一坐、聊一聊作為必修課,每次碰到貧困戶都主動打招呼并聊上幾句,深入細致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面臨的矛盾困難,先后為十余戶貧困戶代購生活用品,多次接送貧困戶到醫(yī)院就診,想方設法為貧困戶排憂解難。幫助村里一位母親爭取到1萬元國家貧困母親兩癌救助專項救助金。積極牽線搭橋,密切聯(lián)系駐地部隊,引導部隊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國慶期間駐市某部隊走訪慰問槐江村委4名貧困學生,發(fā)放助學金2萬元,實現了扶貧與雙擁工作雙豐收;另外,牽線一位愛心人士與貧困戶中的一名孤兒長期結對幫扶,持續(xù)資助至大學畢業(yè),解決其后顧之憂。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