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學制,陸空重,李潤楠,湯元松,丁起鵬
(1.鄂爾多斯市中北煤化工有限公司;2.淮礦芬雷選煤工程技術(北京)公司 色連二礦運營廠,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色連二礦選煤廠為礦井型動力煤選煤廠,設計處理能力10.0 Mt/a。煤種以不黏煤為主,少量長焰煤,屬于低變質程度、年輕的煙煤,是良好的民用及動力用煤。
洗選工藝為:礦井原煤經6臺一次分級篩(13 mm)分級,大于200 mm粒級手選破碎后與13~200 mm物料一起進入兩臺塊煤淺槽分選機分選,13 mm以下物料經6臺弛張篩二次篩分(篩縫尺寸3~6 mm,根據礦井煤質可調),6~13 mm進入兩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小于6 mm粉煤摻入分選后的塊精煤、末精煤一起作為商品煤銷售;粗煤泥采用分級旋流器組+高頻篩+離心機聯合回收,煤泥水采用三段濃縮,二段濃縮溢流作為生產循環(huán)水使用,三段濃縮溢流作為全廠衛(wèi)生清潔用水及泵的冷卻水。
色連二礦位于高頭窯礦區(qū)的中部地區(qū),北部為高頭窯礦區(qū),西部與城梁礦接壤,東部為色連一礦。當時城梁礦及色連一礦均為在建礦井,僅高頭窯為生產礦井,選煤廠設計基于高頭窯礦選煤廠生產大樣作為設計依據。色連二礦選煤廠設計入廠原煤篩分組成見表1。
表1 色連二礦選煤廠入廠原煤篩分組成
色連二礦井下采煤工作面相對較多,2017年色連二礦選煤廠分別入選礦井開采的2煤、3煤、4煤。生產中發(fā)現經原煤一次分級篩篩分后進入手選膠帶上的大塊原煤矸石較多,人工手選無法完全揀出200 mm以上的矸石,僅能去除部分特大矸石及鐵器雜物等。為此,選煤廠分別采取了礦井單獨開采的3煤、2煤、4煤進行篩分試驗,結果分別見表2、表3和表4。
表2 2017年9月礦井原煤篩分試驗
表3 2017年6月礦井原煤篩分試驗(2煤)
表4 2017年4月礦井原煤篩分試驗(4煤)
從上述篩分試驗結果發(fā)現,色連二礦井下原煤質量變化大。除4煤、2煤、3煤的大于200 mm粒級產率與設計時的煤質資料相近外,其灰分較設計時增加40%左右,說明造成煤量不變、煤質大幅變差的主要原因是大塊矸石增多。當礦井原煤質量較差,在現行工藝下組織生產時,發(fā)現存在以下問題:
(1)遇到大塊矸石量大時,手選崗位工只能關停手選膠帶,去搬運膠帶上的矸石,造成煤流中斷,設備空載時間延長。
(2)由于手選膠帶上的矸石無法完全揀出,矸石與大塊煤一起進入塊原煤破碎機,破碎機極易發(fā)生卡、堵等事故,生產事故率高,而且破碎機磨損嚴重,嚴重影響破碎機的使用壽命。
(3)由于色連二礦原煤中矸石泥化現象嚴重,破碎的矸石產生了大量的次生煤泥,一起進入洗選系統(tǒng),污染了粗煤泥和壓濾煤泥,給煤泥水處理系統(tǒng)增加了負擔,并且增加了生產成本。
結合礦井原煤煤質變化,針對大塊原煤手選存在的問題,該廠擬利用現有設備進行反手選旁路改造,方案如下:
保持現有的手選膠帶及塊原煤破碎機不動,在機頭手選大塊矸石落地溜槽處增設一旁路溜槽至破碎機,并用活動翻板隔離;在手選膠帶機頭進入破碎機溜槽處增設一矸石落地溜槽旁路,并用翻板隔離。當礦井原煤質量較好時,將翻版吊起進行手選作業(yè),手選大塊矸石直接落地;當礦井原煤質量較差時,大塊矸石量大,超過工人揀矸速度,則放下翻板進行反手選作業(yè),手選的大塊煤進入塊原煤破碎機,矸石通過機頭溜槽翻板直接落地,如圖1所示。
圖1 大塊矸石反手選翻板實物示意
(1)改造后,選煤廠對礦井原煤煤質的適應性增強。在未改造前,礦井采掘面多、煤層薄,尤其過斷層時,大塊矸石含量迅速增加,進入選煤廠后,遠遠超過手選膠帶工的揀矸速度,經常被迫停機對大矸石進行搬運,延誤生產時間,制約洗選設備能力的發(fā)揮。
(2)工人操作方式更加靈活。以前手選工人不論大塊煤多還是大塊矸石多,只能從煤中剔除大塊矸石。當原煤質量差時,大塊矸石多而大塊煤少,因此在揀矸過程中費時費力。增設反手選翻板后,工人可以依據大塊矸石量的多少自主決定揀矸還是揀煤,大大節(jié)省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
(3)減少了大塊矸石的破碎,提高了設備使用效率。增設反手選翻板后,工人單位時間內揀出的量少,工作效率高,大塊矸石剔除更加充分,進入破碎機的大塊矸石量少,破碎機磨損減輕、故障率低,能有效發(fā)揮破碎能力。
(4)色連二礦矸石易粉碎、易泥化,因此應盡量減少矸石入水和機械破碎。反手選膠帶翻板的設置有利于降灰降泥。
通過增設大塊原煤反手選旁路,選煤廠能很好的適應礦井井下原煤質量多變的特點,不僅有效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很好的保護塊原煤破碎機及后續(xù)的運輸及洗選設備,而且降低了生產事故率,保證了生產洗煤系統(tǒng)運行的連續(xù)性,降低了電耗,同時有利于提高淺槽分選效果,降低選煤成本,穩(wěn)定洗后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