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行 鄭州 陳宜志
摘 要:海上安全事故日益頻發(fā),隨著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海上安全。為了維護海上船舶航行安全,我國也加大力度采取了許多措施,效果顯著。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海上工作經(jīng)驗構想出一種高效率的救生設備——救生纜機,主要用在救助船舶上對人員和物資進行快速救助轉移,通過對其結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技術難點進行計算分析,以探討該設備在理論技術層面上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救生纜機;恒張力;救生吊籃;救生主鋼纜;輔助纜車
中圖分類號:U674.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19)03-0057-03
1船舶救生纜機的結構組成與工作原理
船舶救生纜機主要由一臺主救生纜車和兩臺輔助纜車組合而成。纜車的動力源為液壓馬達,三臺纜車共用一臺液壓泵站,液壓馬達通過齒輪帶動滾筒旋轉。如圖1所示,輔助纜車A和B在同一豎直線上,滾筒A在滾筒B上面,在A、B滾筒之間為救生主纜車滾筒。主救生纜車滾筒拖著主鋼纜,主鋼纜承受較大的拉力,鋼纜的長度較長,一般可拉長200米,兩臺輔助纜車共用一條輔助鋼纜,其長度為450米.救生主纜車類似拖纜機滾筒,如圖2所示。在鋼纜的引頭位置有一個可拆卸的固定環(huán),用于固定在難船上。離固定環(huán)一定的距離,有一個固定滑環(huán),其滑環(huán)是固定在主鋼纜上,用于傳動輔助鋼纜。在固定滑輪和主救生纜車之間有一對可移動雙滑輪組,可以在主鋼纜上自由移動,并且可繞著鋼纜的軸向方向旋轉。在雙滑輪組上有一根可自動伸縮的細鋼纜,其中一段是固定在輔助鋼纜上,其長度的調(diào)節(jié)是根據(jù)伸張的力度大小變化的,其最大長度大于輔助纜車A到救生主纜車圓心距離。在滑輪組下面吊著半封閉式充氣吊籃,并且掛鉤可以人為緊急脫鉤,在掛鉤上的鋼纜長度可手動機械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位置在吊籃里。在救生纜機里有三臺纜車滾筒,分別是輔助纜車A、輔助纜車B與救生主纜車。輔助纜車A、B的卷筒轉向是相同的,而且轉速也相同,卷筒直徑的大小也相同,并且A、B纜車的液壓馬達的轉速是可調(diào)的,救生吊籃的移動速度也可隨其變化。中間救生主纜車滾筒所帶的鋼纜較粗,剛性強度大,能抵抗較大的瞬間拉力。
船舶救生纜機的工作模式為恒張力,恒張力控制實際上是將液壓系統(tǒng)啟動運行,通過對電-液系統(tǒng)設置,使液壓馬達一直處于不斷調(diào)節(jié)的動態(tài)模式下運行,液壓馬達產(chǎn)生的轉矩與主鋼纜拉力對救生纜機卷筒產(chǎn)生的扭力相同時,就達到了張力平衡,或稱之為“恒張力”[1]。這三臺液壓纜車均滿足恒張力模式,并且恒張力的大小可調(diào),調(diào)節(jié)方法可根據(jù)不同的海況進行手動調(diào)節(jié)。恒張力的作用是為了使救助船舶與被救船舶之間的主鋼纜處于動態(tài)繃緊狀態(tài),當救助船舶與被救船舶靠近時,救生主纜車可自動收起主鋼纜;當救助船舶與被救船舶遠離時,救生主纜車可自動放出主鋼纜,并且在收纜放纜的過程中,主鋼纜一直處于繃緊狀態(tài)。在救生主纜車滾筒轉動時,輔助纜車A、B滾筒也隨之轉動,保持輔助鋼纜也處于緊繃狀態(tài)。
2 船舶救生纜機的收放纜工作過程分析
在收放主鋼纜時,輔助纜車是隨主纜車運動的,以保持輔助鋼纜和主鋼纜同步運動。輔助纜車B滾筒與輔助纜車A滾筒具體的運動可分為以下幾步:
(1)固定鋼纜到難船:當需要把主鋼纜固定在被救難船上前,需要把鋼纜放出去,此時救生主纜車滾筒逆時針轉動,主鋼纜慢慢被放出去;輔助纜車B滾筒隨之進行順時針轉動,輔助纜車A滾筒保持不動,把輔助鋼纜放出去。
(2)人員轉移:放出救生吊籃到難船時,輔助纜車A、B滾筒同時逆時針旋轉,輔助纜車A滾筒放纜,輔助纜車B滾筒收攬,救生吊籃隨著輔助鋼纜上的一對滑輪組向難船方向移動而移動;將難船人員轉移到救助船舶上時,輔助纜車A、B滾筒同時順時針旋轉,輔助纜車A滾筒收纜,輔助纜車B滾筒放攬,被救人員與救生吊籃緩緩地向救助船舶方向移動。
(3)脫鉤收救生主鋼纜:當被救人員全部轉移到救助船舶后,需要對主鋼纜進行回收,首先遠程遙控固定環(huán)脫扣,然后救生主纜車滾筒順時針轉動,主鋼纜被收回,與此同時輔助纜車B滾筒逆時針轉動收回輔助鋼纜,輔助纜車A滾筒保持靜止。
3船舶救生纜機的技術難點
3.1恒張力的大小設定與靈敏度
恒張力的大小設計是較為關鍵的,要考慮到不同船型,不同質量的船舶所需的拖動力的值。若恒張力太大,難船可能會被牽引,甚至把難船拉翻沉船。若恒張力太小的話,主鋼纜會全部被放出,引發(fā)脫纜事故。因此要適當控制好恒張力的大小,以致兩船舶在海面處于相對靜止,或在一定范圍內(nèi)相對穩(wěn)定。另外,要考慮到救生纜機液壓馬達在恒張力模式下的靈敏性,確保船舶出現(xiàn)頃刻的相對移動時,滾筒能夠及時進行收攬或放纜。
3.2主鋼纜的釋放長度與主鋼纜承載能力的關系
主鋼纜在繃緊的狀態(tài)下由于自身的重力、救生吊籃的重力和被救人員的重力,會存在偏折(不再是理想下的直線)。以下對主鋼纜的釋放長度和下垂的安全距離進行粗略的計算分析。
由此可見,當主鋼纜放出長度L=50米時,允許因兩船舶相對運動導致纜繩下落距離為5米時,且設計恒張力為10T時,允許最大承載質量為2T;當主鋼纜放出長度L=25米時,允許因兩船舶相對運動導致纜繩下落距離為5米時,且設計恒張力為10T時,允許最大承載質量為5T。由上可知,為了保持救生吊籃不掉進水里,設計允許最大落差為5米時,在同一恒張力下,當放纜越長,主鋼纜的載荷能力就越弱,而且載荷不能低于凈負荷質量1.2T與主鋼纜本身的自身質量的總和,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主鋼纜的自重、放纜的長度與恒張力大小的匹配。
3.3救生吊籃的安全設計
在轉移過程中,為了救生吊籃的人員安全,有必要把救生吊籃進行改造,首先減小其重力可改成充氣式,同時增加其浮力以免救生吊籃碰到海面時人員與海水接觸。然后,需要把救生吊籃改成半封閉式,如圖5,以免人員因救生吊籃的擺動落水。
3.4 救生纜機固定環(huán)脫扣機構設計
當船舶在惡劣海況下,人員全部從難船撤離,則需要緊急脫鉤,把系在難船的主救生鋼纜拉回來。需要考慮如何實現(xiàn)遠程遙控脫扣,筆者認為,可以通過電磁閥脫鉤的方式,但是控制電源需要導線通過鋼纜引過去,這就加大救生主鋼纜設計難度。
3.5 鉤頭的固定位置分析
鉤頭可以通過拋纜的方式轉移到難船。具體位置一般在船舶的系纜柱上,或是系在難船的桅桿下等,只要能夠固定在船舶牢靠且不發(fā)生脫鉤的地方均可,同時所固定的位置不影響難船穩(wěn)性,方便遠程遙控電池閥進行脫鉤。
4 結語
筆者通過借鑒船舶拖纜機系統(tǒng)的相關原理構想出救生纜車,在通過對結構和工作原理的簡單分析,向讀者引出對救生設備構想及研發(fā)的思考;通過理論計算,更客觀地陳述提出目前的技術難點——如何解決放纜長度與載荷之間的矛盾。同時提出,在惡劣海況下如何保持主救生鋼纜處于相對的繃緊狀態(tài),而這種繃緊狀態(tài)所處的力不能破壞鋼纜的同時保證難船不被拉動,以及救生纜車反應要靈敏能夠跟上船舶的相對移動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江峰,陳愷愷.淺析船用被動式恒張力控制液壓絞車[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3,33(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