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辰
有中國美術史“大宅門”稱謂的大雅寶胡同甲2號,最近再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因為就在距離大雅寶胡同不遠的北京王府井大街1號嘉德藝術中心,一場名為“大雅寶胡同甲2號——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歷史·現(xiàn)場”的展覽落下帷幕,它為人們重現(xiàn)了那個“為藝術而藝術”的純真年代。
一部濃縮美術史
提及大雅寶胡同甲2號,最近這兩三年時不時地會上熱搜。究其緣由,那還要追溯到2016年。那一年,由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發(fā)起的“大雅寶胡同甲2號”展覽,讓不少人對“大雅寶胡同甲2號”有了濃厚的興趣。而這一展覽也非同小可,既是以大雅寶胡同甲2號為對象,也是以之為背景的,從而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個濃縮中國美術史的“大宅門”。
據(jù)悉,自2016年起,展覽從香港巡展到深圳再到上海,此番又回到了歷史現(xiàn)場發(fā)生地一一北京。而此次在北京的首展,主辦方嘗試著以歷史的觀點進入歷史現(xiàn)場,以當下的空間呈現(xiàn)歷史現(xiàn)場,觀照人物的進場與出場、藝術與事件,以此勾勒出20世紀中國藝術生態(tài)的一個側影。
置身于展覽現(xiàn)場中,觀者隨著場景、展品的變換,在不知不覺中就走進了歷史場景,與不少歷史人物、歷史畫面有了互動與呼應。觀展中,觀眾甚至能真切感受到自己似乎在這三進的四合院中從前院走到了后院,越走越覺得步伐有些匆匆。
當年這里住過誰
據(jù)介紹,1946年被委任為北平藝專校長的徐悲鴻,委派宋步云購置、租賃多處四合院作為教師宿舍,而這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大院一一大雅寶胡同甲2號便是其中之一。最早入住這里的教員均由徐悲鴻親聘,多為其友人或弟子。
在這個三進四合院的20多間房屋中,前院住過葉淺予、董希文、李苦禪、王朝聞、蔡儀、張仃、丁井文、陳沛、周令釗和陳若菊夫婦、侯一民和鄧澍夫婦等。中院住過李瑞年、黃永玉、柳維和、詹易元、韋江凡、程尚仁、王曼碩、陳偉生等。此外,還有兩對學生夫婦一—萬曼與宋懷桂、貝亞杰和李起順,從名字中不難看出是“涉外婚姻”,也使中院多了幾分“國際化”意味。再看后院,居住過的有李可染和鄒佩珠夫婦、范志超、李得春、孫美蘭、滑田友、吳冠中、袁邁、常溶、彥涵、祝大年等?!凹?號最大的房間充其量不到20平方米,像董希文先生畫《開國大典》,畫要挪到院子里才能完全展開?!崩羁喽U之子李燕回憶說。
就是這樣的居住條件,前后有30多位美院教職員及學生居住于此,大多都是中國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重要建構者。他們站在各個領域的前沿,在中國畫改造、油畫民族化、工藝美術奠基等工作中紛紛扮演著重要角色。此外,他們還參與到新中國形象塑造的歷史性工作中,從國徽到人民幣,從開國大典到人民英雄紀念碑,都凝聚著大雅寶人的心血。
“朋友圈”大家云集
再看看大雅寶人的“朋友圈”,也是大家云集。除校長徐悲鴻外,齊白石、郭沫若、沈從文、華君武、郁風、吳作人等都曾去過。而論起大雅寶人的精神紐帶,則非白石老人莫屬。他既是畫壇前輩,也是大雅寶人的共同老友。李小可回憶起齊白石來大雅寶參加學生們準備的生日宴,全院的小孩子都圍著他親切地叫“齊爺爺”,在李小可看來,這個小院可以說是中國美術的一個文化家園,是20世紀美術事業(yè)和歷史的重要文化記憶,對今天的藝術創(chuàng)作來說,也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當時大雅寶胡同甲2號里的藝術家之間是沒有門戶之見的。黃永玉先生是‘孩子頭,把我們組織起來搞板報、搞文藝活動,還帶著我們出去交流,這個過程在我們的兒童時代播下了很了不起的藝術種子。”提起當年的往事,李燕總有道不盡的故事。兒時播種的藝術種子以及家庭的耳濡目染,讓“大雅寶”的不少孩子們走上了藝術之路。
“在我的印象中,叔叔、伯伯……甲2號里大家互相之間的稱呼都像是親戚,這是文化的緣分?!崩钚】苫貞浀馈6@種親情,在不久前嘉德藝術中心舉辦的“大雅寶胡同甲2號大團圓”活動中就可窺到。當年“大雅寶的孩子們”一見面處處都洋溢著親情,一舉一動感染著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