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昊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蔽襾碜在M地,腦海里似乎始終回蕩著贛江水拍兩岸的聲音?,F(xiàn)在,身處嶺南,午夜時分常夢見“臨川四夢”。
3歲那年,我隨父母離開了江西那片沃土,來到廣東。家鄉(xiāng)情懷實在是太神奇了,每至寒暑假,我便似那回巢的倦鳥,總要飛回那片橘樹茶樹遍地的故鄉(xiāng),14年風雨無阻。從汽車票、火車票到飛機票、高鐵票,滿滿一盒子的票據(jù)見證了我對家鄉(xiāng)的依戀。或經(jīng)兩小時,或經(jīng)兩天,當踏上故土的一瞬間,心似乎找到了歸屬——家鄉(xiāng)!
外婆一共有五個子女,母親最小,而我這輩兒則有7個兄弟姊妹,我排行第五。我們一家總是外婆家的“貴賓”——來自遙遠的廣東的“客人”。每次我們回外婆家,一家老小便會早早地等在路邊。車門開啟,大姨舅舅總是爭著上前搬行李,舅媽操著濃重的家鄉(xiāng)話問候母親一路可還順利,僅長我4歲的表哥總會裝模作樣地摸著我的頭說道:“嗯,又胖了!”隨后雙臂交叉在胸前看著我吹胡子瞪眼,表姐總會抱起3歲的弟弟求“吻”,急得一旁的表弟跳腳不已。不遠處,一個拄著拐杖的年逾古稀的老者總是笑著點頭,那就是我敬愛的外公。一行人扛著行李,攙著老人,拉著孩子,沿著崎嶇的小道,向著不遠處的黑瓦白墻的房子走去。房屋簇擁著這條小道,不知何時,道路兩旁的門會伴著嘎吱聲開啟,探出個不認識的大娘或大爺?shù)哪X袋,或端著飯碗,在扒飯碗聲中夾雜著一句:“這是艷仂回來了?”或抱著孫女,邊忙著從她嘴里解救那胖乎乎的小手指,邊道一句:“手臟!哎喲,你家這會兒可熱鬧了……不許吃手!”
當真正走進那棟毫不起眼的房子,坐在那個從小爬到大的木沙發(fā)上,心才踏實了。八仙桌上擺好了泡著婺源綠茶的茶杯、盛著徽墨酥的桌盒。身材嬌小的外婆聽見聲響往往會從廚房里探出腦袋瞅上一眼,然后折身到灶邊端出一碟子茶葉蛋伴著一小盞白糖——這是我們這里招待客人的最高規(guī)格。我剝著雞蛋,瞧著母親從箱里拿出各樣禮物。母親拿著件衣裳在表弟們身上比劃著,時不時念叨著“大了”“窄了點”。父親在庭院里和大姨夫們互換著香煙,攀談著時事動態(tài)、家鄉(xiāng)變化。
晚上,必有一頓熱鬧的家宴。常是舅舅和二姨夫掌勺,三姨和三姨夫破魚擇菜,二姨燒火,大姨切筍。表姐會牽著弟弟出門買酒水,三表哥通常會調(diào)侃表弟“作業(yè)怎么還沒做完”。房間里,有打游戲打得酣暢淋漓的另外兩個表哥,客廳里,有四處留影發(fā)朋友圈的舅媽。外婆似個旋轉(zhuǎn)不停的陀螺,四處指揮著,外公像個沉思者,閉目斜倚在椅子上。下午五點半,村里開飯時分,擺上兩桌,16道大菜,山珍海味,家常小炒,應(yīng)有盡有。舉杯,痛飲,交談,歡笑!待到喧囂息鼓必定已是夜里八九點了。男人們簇擁著到后院“小賭怡情”,女人們或坐或站,冬日里捧著火爐,夏日里舉著葵扇,談?wù)務(wù)l家近日要辦喜事,聊聊哪家月前走了個老人。孩子們或返回游戲前線,或爭搶著電視遙控器……
夜里九點,夏日里,若是耐不住熱,屋頂上亦是個好去處。仰望蒼穹,這里有城市里看不到的星空;深吸空氣,這里有城市里求不到的清新。極目,群山環(huán)抱,那深黑似乎是天空的盡頭,而低頭便可見客廳里透出的暖橘色的燈光。耳邊是男人女人們、老人孩子們嬉笑的聲音。在這片嘈雜里,我的心卻靜到了極點……
怪哉,為何這里的一切能消除我身處異地時的戒備、緊張情緒,就連陌生人也變得和藹可親,原來“吾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作者系廣東省肇慶中學(xué)高二5班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