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
2016年初,廣西省柳州市柳北區(qū)的一家建筑工程公司,承接了某加油站的裝修工程。因人手不夠,公司將裝修工程轉包給包工頭覃國強。覃國強接手后,又將工程分包出去,刮膩子這項工作轉包給了吳正華。
吳正華從四里八鄉(xiāng)招來幾個人便開工了。為了趕工期,同年4月,吳正華聘用了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籍女子陳麗蓉,約定月工資4500元。4月24日,悲劇發(fā)生了。當時,陳麗蓉在加油站配電間變壓器旁準備刮膩子。她環(huán)顧四周,并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警示標志,推測變壓器應該已斷電,遂開始組裝鐵架。沒想到,她觸碰到變壓器旁的一根高壓線被瞬間擊倒……
陳麗蓉因傷情嚴重被送入柳州市工人醫(yī)院。經診斷:她全身多處電燒傷Ⅱ度—Ⅲ度??吹剿话脟绹缹崒嵉靥稍谥匕Y監(jiān)護室里,家人淚如雨下。
住院后的193天,醫(yī)療費一直由建筑公司支付。后來,建筑公司提出與陳麗蓉之間并不存在勞動關系,拒絕繼續(xù)支付任何費用。而陳麗蓉被電擊的皮膚創(chuàng)面深大,組織損傷嚴重,修復極其困難!
錢從何來?一籌莫展的陳麗蓉,委托家人與建筑公司交涉。她指出,自己在為建筑公司勞動時受傷,可以獲得相應的工傷待遇。
建筑公司相關負責人卻予以否認。他們認為,建筑公司從未聘用過陳麗蓉,工資也不是由公司支付的。所以,雙方并沒有任何關系。
陳麗蓉感到徹骨般的寒心。她通過法律咨詢熱線得知,要獲得工傷保險待遇,首先要確認勞動關系。2017年,陳麗蓉向柳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裁決她與建筑公司在2016年4月16日至2017年5月3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裁決結果是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建筑公司一方對仲裁結果不服,向柳北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7年9月26日,兩案進行合并審理。
法庭上,陳麗蓉的委托代理人認為,因陳麗蓉于2016年4月1日起為建筑公司提供勞動,勞動關系具有連續(xù)、不可分割性,應當依法延續(xù)至今都不能解除。而勞動仲裁只認可陳麗蓉從受傷之日起與建筑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屬于認定事實不清,應予糾正。
建筑公司的代理人則辯稱,吳正華承攬工作時造成了陳麗蓉受傷,所以陳麗蓉的損失應該由吳正華承擔。
法院審理后認為,覃國強和吳正華作為自然人,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建筑公司的轉包行為違反了建筑行業(yè)的禁止性規(guī)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闡述: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或經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主體責任。
身心飽受折磨的陳麗蓉,在2018年3月6日這天,終于得到了法院的如下判決:陳麗蓉與建筑公司于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7月25日存在勞動關系。
建筑公司不服,上訴至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年6月,法院宣布維持原判。
在建筑業(yè)市場化運作中,常常出現(xiàn)轉包甚至層層轉包、分包的現(xiàn)象。一些施工企業(yè)并無從業(yè)資質。這些行為一方面導致建筑業(yè)市場競爭無序,擾亂正常運轉;另一方面可能直接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缺陷,易發(fā)生安全事故,危及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擾亂社會安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規(guī)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單位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業(yè)務范圍內承攬工程,禁止將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轉包,也禁止分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72條第2款規(guī)定:承包人不得將其承包的建設工程全部轉包或分包給第三人。第3款規(guī)定: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本案中,,建筑公司的行為顯然是違法的。而覃國強接手后,又將工程分成若干部分分包,次承包人也無相應的施工資質,分包也是違法的。
但愿陳麗蓉用傷殘換來的教訓,能夠敲響安全警鐘,給廣大務工人員以提醒。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 韓莉蕓 3974346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