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玲
從2007年起到今年,我已經(jīng)堅持在首都博物館做志愿講解服務12年了。這12年的每個正月初一早上,我都興致勃勃地去首都博物館迎接第一撥觀眾。
正月初一這天有走親訪友的,有燒香拜佛的,誰來博物館參觀???大有人在!
2009年初一這天一大早,我就到了首都博物館開始講解。有個外國小伙子一見我先用中國話說:“吳阿姨,我給您拜年了!”我逗他:“你怎么給我拜年?。俊彼f:“老北京人是不是這樣?。俊闭f著他就要雙腿跪下。我忙攙起他說:“免了,免了,我得給你紅包?!蔽夷贸鍪锥疾┪镳^的紀念卡送給他,他摟著我肩膀讓他的朋友給我們照相。我倒不奇陘他純熟的中國話,我奇怪的是他怎么知道我是吳阿姨?怎么這么熱情洋溢???他說他在廣州留學,曾隨學校到北京參觀,在首都博物館聽我講老北京人過年的習俗非常有意思,他就記住了志愿者講解員昊阿姨。吳阿姨就是我了。今年他的畢業(yè)論文要寫《中西節(jié)慶文化比較》,因此這次是特意來首都博物館請我做指導的。這位大年初一一大早就來拜年的,一定是真心取經(jīng)的徒兒,所以我也就毫不保留地把我知道的民俗知識和相關的詩詞俚語都教給了他。
這外國小伙子也是個較真兒的人,他在聽我講《洞房花燭美姻緣》時,問我:“洞房中吃的餃子到底是生的還是熟的?”我說“熟的呀?!彼f:“那為什么中國電視劇里的新郎都回答‘生呢?新郎為什么要說謊?”我想想還真是不知道怎么向他這個執(zhí)著的外國人說明白了。想了半天,終于找到合適的他能聽懂的詞兒告訴他:“餃子本身是熟的,因為必須是熟的吃了才安全衛(wèi)生不會拉肚子。新郎說生,是說結婚后會生孩子,家族可以延續(xù)子嗣。生個胖娃娃是全家人的期望,必須要生的。吃餃子問生不生其實是兩碼事兒湊在一塊兒說了。餃子肯定是熟的,孩子也一定要生的。”他不依不饒地問:“為什么要這樣糊里糊涂地把兩種不同的‘生放在一起說?”我說:“這是同音不同意,一個讀音兩種意思呢,習慣里叫討個好口彩。”碰上這樣認真的觀眾我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了。圍著我們兩人的觀眾看我們一問一答也都不走,大家都是會意地微笑。
這十幾年的正月初一我都是和首都博物館的觀眾一起過的,我給這些天南海北來的觀眾做著不同的老北京的介紹,因人而異,因人而宜。如果觀眾是小孩子,我告訴他們壓歲錢在古代叫厭勝錢,是祈福吉祥平安的,它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流通。壓歲錢是長輩對兒孫的深厚的愛,得到壓歲錢要珍惜長輩給你的這份祝福。如果是老年人,我會引導他看看清朝《分家析產(chǎn)協(xié)議》展品,為了家庭和諧美滿、老年人的權益有保障,應該如何分配家庭財產(chǎn)。捎帶著向陪同老人家來的青年人講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讓老人家和孩子們都高高興興陜快樂樂。
我講解一個上午,觀眾待我也不薄。每當我講完,他們會鼓掌致謝,有的人還會送給我瓶裝水。我當然是不能收啦!因為我是志愿者,志愿服務是無償?shù)?。正月初一是農(nóng)歷新一年的開始,也是我為人民服務的新起點。春天從這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