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離婚,是指婚姻關系的解除,指在配偶生存期間依照法律規(guī)定解除夫妻之間的婚姻關系。離婚制度的效力對于個人、家庭以及社會都有一定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它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我國離婚制度主要分為協(xié)議離婚和訴訟離婚。其中協(xié)議離婚簡單、便捷、高效,對于協(xié)議離婚《婚姻法》第31條規(guī)定:“男女雙方自愿離婚的,準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痹凇痘橐龅怯洍l例》第31條也有相關規(guī)定需要當事人雙方合意自愿離婚,備齊手續(xù)證件,民政部門即可予以進行離婚登記,但至于夫妻雙方是否完全出于自愿,是否感情已經破裂,民政部門的形式審查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也無法阻止一些夫妻沖動型、草率型的離婚。而針對訴訟離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也有規(guī)定,其中一至三款明確指出重婚或有配偶與他人同居的、家庭暴力的、賭博吸毒屢教不改的可以準予離婚,但四、五款規(guī)定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和其他因素,這種概括性的兜底條款就相對的不具有可操作性。
根據(jù)中國民政部門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301.7萬對,同比去年結婚人數(shù)下降5.7%;離婚登記97.4萬對,相較以往上升1.7%。對于其離婚因素的分析,其中有45.9%的夫妻是因感情不和而向法院申請的解除婚姻關系,27.8%的夫妻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請解除婚姻關系,而經過訴訟后有63%的判決結果為讓當事人雙方繼續(xù)維持婚姻關系,且全國離婚糾紛案件中96%的案件都涉及到子女撫養(yǎng)的問題。從這組數(shù)據(jù)中,可知大多因為感情不和而申請離婚的夫妻,并不應該離婚。但無論是協(xié)議離婚還是訴訟離婚,更多的都是一種流于形式化的審查,感情作為人,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的判斷,并不能完全的確定夫妻雙方是否合意,是否感情確已破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當事人,對于離婚協(xié)議的達成并非是自己的真實意愿表示,可能只是為了挽回婚姻的退一步的從長計議或者是為了買賣房屋等規(guī)避稅務等不良企圖,如果行政部門和法院只是進行程序性的檢查而不探究其真實表示意思,將會使離婚變得及其簡單。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說,婚姻是一種社會制度,而由婚姻關系衍生出的家庭,是整個社會構成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破裂的太多,多少會影響到社會的穩(wěn)定,從私人個人的角度來說離婚不僅對夫妻雙方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對于未成年子女和家中長輩的打擊也不可忽視。所以,給離婚制度適當?shù)脑黾右恍罢系K”顯得尤為重要。
離婚已經是當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雖然我們不能直接的永正面或負面影響,積極或消極來評判它對于社會的影響,但是在離婚制度的設立上,還是應該在保護婚姻自由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離婚這件事對于夫妻雙方、子女及其家人和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所謂離婚冷靜期制度一般是指在離婚訴訟中對當事人增加一定的離婚“障礙”,當人民法院認為夫妻雙方的婚姻還有挽回的余地,經過丈夫和妻子的同意,設定不超過3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在冷靜期間,可以由相關的人員給于心理咨詢、婚戀輔導,還可以根據(jù)案件的情況進行調解,家庭調查,進一步消除雙方當事人的極端情緒,冷靜下來妥善處理婚姻問題,促進溝通、化解矛盾,力求達到修復婚姻關系的目的,從而抑制日益攀高的離婚率,構建幸福家庭,和諧社會,減少沖動型離婚。
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開始依法維權,利用訴訟的方法來解決糾紛??墒俏覈丝诨鶖?shù)龐大,而法官及法院工作人員數(shù)量有限,民事訴訟案件越來越多,每逢年前節(jié)后更是常常出現(xiàn)法院立案難的情況。而人類是主觀性的感性動物,發(fā)生沖突鬧離婚,可能并不是真的過不下去了,而是夫妻間缺少必要的溝通交流,在情緒上頭時沖動的選擇離婚,把對方當仇人般訴上法庭,法庭通過形式化流程走完程序后,雙方當事人又協(xié)議復婚或者法庭已經展開了庭審程序雙方當事人又撤訴,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無疑都是浪費了司法資源和行政資源,而增設離婚冷靜期的制度不僅有利于雙方當事人修復情感,找到真正問題所在,也有利于節(jié)約司法資源、行政資源去處理更加緊迫要緊的刑事案件、民事經濟案件等。
“當離婚變得越來越容易時,人們對于婚姻的忠誠度也會隨之降低,婚前沒有耐心尋找適合自己的伴侶,婚后也不愿意花費足夠的精力來維系彼此間的感情,從而增加了離婚的隨意性。”離婚冷靜期的設立不僅是離婚訴訟中的一個小“障礙”,更是為夫妻雙方提供的一個心理咨詢服務,通過家事調解員和心理輔導員甚至戀愛輔導員的疏解溝通,真正的去想明白自己的需要以及理解伴侶的需要,從而降低離婚率,保持美滿的家庭,才能杜絕更多的未成年子女問題、財產糾紛等事件的發(fā)生,從而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在2017年5月,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法院就曾發(fā)出過一份離婚冷靜期通知書,案中原被告結婚已經二十多年,子女均已成年,原告以雙方性格不合,常有矛盾為由要求與被告離婚,但雙方婚姻基礎較好,被告不同意離婚,為維護婚姻家庭關系穩(wěn)定,努力挽救雙方婚姻,主審法官給這對當事人送達了為期20天的“離婚糾紛冷靜通知書”。該通知書要求,在冷靜期限內,雙方均應保持鎮(zhèn)靜和理智,三思而后行,原則上不得向對方提出離婚。冷靜期時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冷靜期限屆滿前,雙方可根據(jù)有關情況向法院申請適當延長。該案原告被告收到離婚糾紛冷靜通知書后,經過冷靜思考,同意重新考慮夫妻感情。本案最終以法院判決原被告不準許離婚結案。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史莉介紹,家事審判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試點法院和其他一些法院用春風化雨式的工作方法調和當事人的紛爭,借助社會力量對家事案件實行判后司法延伸服務,實現(xiàn)了家事糾紛的“案結事了人和”,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
《婚姻法》中無論是協(xié)議離婚還是訴訟離婚,對于雙方感情破裂都未能夠有詳盡且明確的可操作性規(guī)定、缺少限制性條款、程序不夠科學完善、個人成本低而公共成本高,最終做出決定的人民法院或民政部門常常是根據(jù)個人經驗及當事人提供的相關證據(jù)來考量,這些不足往往會帶來許多負面效應,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給沖動離婚留出了非常便捷的路徑,給不當謀利者提供了可趁之機,導致結果往往不夠客觀。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蔣月說:“離婚冷靜期是屬于彌補離婚登記制度不足的措施之一?,F(xiàn)在的登記離婚過于簡單,而沖動型離婚的當事人不惜代價,不理性、不計后果,不會公平考慮財產分割和子女問題。”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副會長李銘舜說:“設置冷靜期是反對草率離婚的一個具體措施,有其合理性?;橐霎斒氯酥g不僅僅是感情問題,還有很多責任的問題,在強調離婚自由的同時,還必須要求當事人正確的行使權利,承擔必要的特別是對家庭對未成年子女法定的責任和義務。離婚,畢竟會給當事人特別是未成年子女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倍x婚冷靜期制度的增設,可以給雙方當事人足夠的時間和輔助條件去清醒的認識彼此間的關系是否破裂,是否還能繼續(xù),從而彌補了剛性法律條文的不足。
現(xiàn)階段,我國的《婚姻法》當中還沒有離婚冷靜期制度,現(xiàn)有的離婚程序即為申請-審查-登記即可,對于一些沖動型離婚的夫妻,并不能起到良好的“阻礙”作用,而離婚冷靜期制度作為試點實行制度只在少部分地區(qū)的部分法院才有采用,其挽救的婚姻對于維護和諧社會的穩(wěn)定和降低離婚率而言還只是杯水車薪,所以需要將離婚冷靜期制度加以法制化,從而推廣開來。對此可以適當?shù)慕梃b以下國外的已有的經驗,比如韓國在離婚程序的審查過程中視情況規(guī)定“熟慮期”;英國直接在家庭法的宗旨中規(guī)定要最大限度地鼓勵離婚雙方達成調解,且司法程序設置“不能妨礙此目的的實現(xiàn)”。我國也可以將離婚冷靜期置于《婚姻法》中,對于非暴力型、欺騙型的離婚請求進行相對應離婚冷靜期的設置。
在家庭關系、婚姻關系等熟絡且親密的人際關系中發(fā)生的糾紛事件,采取調解的方式往往比訴訟的方式更有效且更容易修復已經破裂的人際感情關系。因為相比較訴訟手段,調解的方式更加溫和且更加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尤其在婚姻關系糾紛中,雙方當事人曾經朝夕相處在一起,是最親密的伙伴,其情感上的緊密的聯(lián)系不會因為離婚訴訟的產生而完全消滅。但訴訟一旦成立,雙方就形成了原告、被告的對立關系,不僅不利于雙方冷靜良好的溝通,更加不利于解決雙方之間既存的矛盾,而調解前置的程序就很好的緩和了這樣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使得雙方當事人可以靜下心來,利用冷靜期思考自己的應對方式,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是否已經準備好過離婚的生活或者是不離婚的生活?這種準備包括幾個方面,心理上的準備和具體事務上的準備,比如經濟、工作、孩子、父母、住宿等等。利用冷靜期制定自己的方案,離婚后的自己該做些什么,如果不離婚,存在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在調解期間,配合工作人員指導,真正利用冷靜期評估清楚自己的現(xiàn)今和未來,制定好無論是離婚還是不離婚的應對方式和方案,這樣的冷靜期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則,即使情緒冷靜下來了,但是存在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所以,調解前置的原則的設立是十分必要的。
設立離婚冷靜期,最好要經過雙方同意或一方同意,給于一定期限,讓夫妻雙方更好地思考一下,感受離婚后的生活能否適應,反思這段婚姻有沒有挽回的余地,如果有孩子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單親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再婚是否會傷害到孩子。如果有一方愿意挽回婚姻,很可能夫妻間還存在一定的感情基礎,一方不愿意輕易放棄,可能由于一時氣憤或面子問題使得他們走向離婚,這樣的情況通常還有拯救的希望,因此要給于他們一個冷靜地機會。然后在此基礎上,再根據(jù)離婚雙方當事人的不同情況不同問題應該區(qū)別性的設置冷靜期時長。比如對于已經有婚生子女且子女未成年的夫妻,應設置較長的離婚冷靜期,因為父母感情的不和會給未成年子女的成長帶去極大的消極影響,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對其設定較長的冷靜期有助于雙方當事人全面的理智的思考自己和子女之間的種種問題,即使最后依然選擇離婚,充分的冷靜期也可以使其對于未成年子女的歸屬,撫養(yǎng),教育做出較為妥當?shù)陌才拧?/p>
再比如對于結婚不到一年就選擇離婚的新婚夫妻也可以適當?shù)难娱L離婚冷靜期,現(xiàn)今閃婚閃離現(xiàn)象頻見,這極易給人們造成婚姻如兒戲的隨意映像,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應當幫助這些夫妻樹立正確的婚姻價值觀,認真對待自己的選擇。
但是,針對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一方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家暴、或被騙婚的當事人,則不應當適用離婚冷靜期,這種時候應及時給于其人身保護令,并盡快的結束其雙方的婚姻關系,這對于當事人而言才是最好的保護。所以離婚冷靜期的設立應當人性化且有針對性, 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統(tǒng)一適用。
在離婚冷靜期間內,夫妻雙方當事人需要接受專業(yè)的家庭調查、心理咨詢等服務,但如果這些服務都將由人民法院或者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提供不僅會因為不夠專業(yè)而喪失了這項制度的必要性,還會使這些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驟增,反而消耗了更多的司法資源、行政資源,不利于我國法制事業(yè)的推進,所以應當完善離婚冷靜期的輔助機構的建設。比如設立專門的家事調解部門和心理咨詢部門,聘請心理學、社會學等專向對口的工作人員或者通過能力評估等測試招聘法院的兼職的家事調解員列入家事調解員的備選名單,兼職人員可以從律師、大學老師等具有豐富社會經驗或相關知識的人群中選任,讓其與當事人建立積極良好的溝通模式,消除沖突雙方的心理障礙,探索運用心理服務與司法公正兩者有機結合,更好的服務當事人,平息矛盾,而且家事調解人員和心理咨詢員還應當遵守保密原則,在調解過程中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不得隨意泄露當事人的隱私和家庭內部事務。這樣不僅促進了和諧社會的構建,降低了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也可以擴大社會就業(yè)。
除此之外還要給未成年子女設立專門的保護輔助機構。一段婚姻關系的結束除了給當事人帶去極大的影響外,對于其未成年子女的傷害也是不可避免的,而未成年子女通常心智等各方面還不夠成熟,所以除了在調解、判決時要做出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決定外,還要給其配備專門的心理疏解輔導員,在父母離婚初期對于未成年子女進行積極、密集的心理安撫、疏導,并在其適應、接受父母離婚的事實后,定期回訪,關注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綜上所述,婚姻家庭糾紛的矛盾處理的結果不僅關乎婚姻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更是關乎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離婚訴訟的特殊性決定了傳統(tǒng)對抗制的走流程的訴訟程序或登記離婚程序不能適應維護和諧社會,降低離婚率的需求,是時候進行改革調整了,而離婚冷靜期制度的建立,不僅從客觀上幫助了法官更加專業(yè)化的去判斷夫妻雙方感情是否破裂,家庭調查員和心理咨詢員的介入也可以使雙方當事人從主觀上重新審視自己的情感婚姻問題,從而降低沖動離婚率,維護美滿家庭,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