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孔梅
貧困是我國長期以來面臨的一個難題,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注扶貧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從戰(zhàn)略和全局的高度對我國扶貧開發(fā)做出了一系列回應,對如何認識新時期中國農村貧困問題,以及如何構架新時期的國家貧困治理體系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形成了邏輯嚴密、體系完整、內涵豐富的扶貧思想體系。這一思想根植于我國減貧和發(fā)展的實際,建立在深厚的歷史根據、科學依據之上,對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與現實、目標與模式、路徑與方法等進行了深刻反思,具有鮮明的時代新特征、多維特點和世界性指導價值,是當前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減貧成就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未來解決相對貧困并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
習近平扶貧思想的內在要義及品格
習近平扶貧思想是科學的思想、先進的思想,是必須始終堅持并付諸于實踐的思想。之所以這樣講,主要是因為習近平扶貧思想具有時代性、發(fā)展性、多維性和一定的世界性。
第一,習近平扶貧思想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減貧思想。發(fā)展性和反思性是任何思想體系的核心特質,是思想理論能夠保持先進和科學的關鍵品格。應新時期減貧形勢變動和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時代呼喚”,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實現了由大水漫灌式整體扶貧向區(qū)域瞄準式重點扶貧再向滴灌式精準扶貧的轉變,構成了習近平扶貧思想的內核,指導中國脫貧攻堅的實踐,并接受著實踐的檢驗,在實踐中不斷反思。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推進,實踐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和矛盾,例如,“精神貧困”的問題和內生動力不足問題,針對這一新問題、新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精神扶貧”思想。習近平扶貧思想能夠根據實踐自我完善和優(yōu)化,創(chuàng)新思路和方法,始終站在時代發(fā)展的前沿。
第二,習近平扶貧思想是多維性的貧困綜合治理思想。貧困并不是單一的收入貧困,而是具有廣泛的多維性,涉及公共服務、精神、能力等諸多方面。習近平扶貧思想深刻把握了貧困的這一性質,在千方百計提高貧困人口收入的同時,注重加強貧困地區(qū)基礎設施的發(fā)展和教育、醫(y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此外,精神貧困、能力貧困、生態(tài)貧困等方面也被納入扶貧工作的考量范圍,提出了精神扶貧、內源扶貧、綠色減貧等重要思想。習近平扶貧思想摒棄了以往單一物質維度的扶貧思想,把貧困真正理解為多個維度的貧困,實現了扶貧理論視角的轉換,從單一轉向了多維與綜合。
第三,習近平扶貧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反貧困思想。貧困問題不是地域性問題,而是世界性的問題。習近平扶貧思想是對我國減貧經驗的總結,其中諸多思想理念不僅符合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狀況,對于發(fā)達國家的反貧困理論和實踐也具有極大的示范效應和借鑒意義。首先,“精準扶貧”是習近平扶貧思想的內核,是最具世界意義的思想之一。“精準”講究的是因地因人制宜,從貧困戶的識別、尋找貧困根源、制定扶貧方案到扶貧政策評估實現全過程的精準化,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參考性。其次,“內源扶貧”是扶貧的根本之策,應成為各個國家貧困治理的根本出發(fā)點。習近平的內源扶貧思想認識到扶貧開發(fā)過程中內生動力的重要性,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激發(fā)內生動力,提高自我發(fā)展能力,變“輸血”為“造血”,才能實現真正的脫貧。這一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理念。最后,“綠色減貧”是最具可持續(xù)性的扶貧思想,擴展了國際領域的生態(tài)發(fā)展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綠色減貧思想最生動的寫照,解答了在全球環(huán)境壓力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各個國家如何實現減貧,是具有可持續(xù)性的反貧困思想。當然,習近平扶貧思想的世界性不止這三點,還包括教育扶貧思想、社會扶貧思想等等??傊?,習近平扶貧思想對于回答減貧與發(fā)展領域基本問題和難題提供了有效方案,在國際社會上具有極強的學習和借鑒意義。
習近平扶貧思想是打贏和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勝利的理論武器
在習近平扶貧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的脫貧攻堅成績斐然,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全黨全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顯著增強。這些非凡成就的取得證明了習近平扶貧思想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第一,習近平扶貧思想為脫貧攻堅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任何戰(zhàn)役的勝利都離不開對正確的目標定位和方向選擇。扶貧戰(zhàn)役具有階段性,扶貧工作的開展必須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和路徑。習近平扶貧思想中指出現階段脫貧攻堅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消除絕對貧困。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我國脫貧攻堅的新目標,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圍繞這一目標任務,黨和國家對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政策框架、責任體系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確保了脫貧攻堅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第二,習近平扶貧思想為脫貧攻堅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和途徑?!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脫貧攻堅必須首先找到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習近平認為脫貧攻堅必須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堅持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堅持專項扶貧、行業(yè)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尊重貧困群眾扶貧脫貧的主體地位,不斷激發(fā)貧困村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創(chuàng)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的制度和手段,包括五級書記齊抓扶貧的嚴格責任制度、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制度、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以及精神扶貧、教育扶貧等具體模式。
此外,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fā)戰(zhàn)略思想的指引下,各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堅持因地制宜抓好政策落實,在實踐中勇于創(chuàng)新形成了豐富的地方模式。
第三,當下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是習近平扶貧思想正確性的有力印證。在實踐中取得的成效是對思想理論是否科學的最好證明,當下脫貧攻堅的成果顯示習近平扶貧思想是正確的選擇,是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役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脫貧攻堅以來,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顯著減少,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7年的3046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年均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發(fā)生率持續(xù)下降,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邁出堅實步伐,貧困地區(q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顯著改善,脫貧攻堅政治經濟社會效益全面,脫貧攻堅深得人心。扶貧工作的可喜成績也增強了當代中國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未來應當繼續(xù)堅持和弘揚習近平扶貧思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扶貧道路,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減貧成就。
習近平扶貧思想也是多維貧困新時代解決相對貧困的根本遵循
到2020年,中國必然消除絕對貧困,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進入多維貧困時代以后,扶貧減貧的目標、戰(zhàn)略、政策體系等需要進一步調整,以迎接解決相對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使命和任務,但其中有一點不會變,就是將習近平扶貧思想作為未來繼續(xù)牢牢把握的根本指導思想。
第一,習近平扶貧思想為破解相對貧困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首先,五級書記抓扶貧的責任制度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政治保障。脫貧攻堅階段建立了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形成了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制度,將扶貧資源配置的重心進一步下沉到縣,縮短政策安排與政策需求之間的決策執(zhí)行鏈條,大大提高了政策執(zhí)行能力。其次,全社會合力扶貧的局面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力量支撐。專項扶貧、行業(yè)扶貧、社會扶貧、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等多方力量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凝聚了扶貧的要素和資源。再次,精準扶貧大數據的建設為破解相對貧困提供了數據平臺。精準扶貧所構建的數據系統(tǒng)是新時期中國農村貧困的“底數”,為相關政策安排提供堅實的信息基礎。在數據平臺不斷摸索和改進中漸漸提升了貧困治理的信息汲取能力,將有助于提高多維貧困政策安排的科學化程度。最后,習近平扶貧思想為實現共同富裕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干部隊伍。在脫貧攻堅的實戰(zhàn)中,不僅扶貧干部得到了鍛煉,參與到扶貧事業(yè)中的所有人都在習近平扶貧思想的教育之下增強了對于貧困的理解和認知,為2020后相對貧困的解決培養(yǎng)錘煉了一大批干部和人才,必將成為提升農村貧困治理水平,促進鄉(xiāng)村振興,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第二,習近平扶貧思想為2020后解決多維貧困注入了“綠色可持續(xù)的動力源泉”。多維貧困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生態(tài)貧困,因此,綠色減貧是進入多維貧困時代后減貧的必然選擇。習近平扶貧思想將社會經濟目標和生態(tài)目標相結合,要求不僅要取得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環(huán)境質量的不斷改善,并要求社會發(fā)展必須保證人類對環(huán)境資源的永續(xù)利用。作為新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原則和基礎,習近平關于綠色減貧的諸多思想將為多維貧困時代的減貧工作樹立綠色的方向。事實上,習近平綠色減貧思想已經在扶貧實踐中取得了明顯成績,并探索出一系列綠色減貧的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模式和方法,包括生態(tài)補償制度、生態(tài)產業(yè)扶貧、旅游扶貧、文化扶貧等等,充分發(fā)揮了貧困地區(qū)天然的自然稟賦優(yōu)勢,并轉換為貧困地區(qū)發(fā)展的現實動力源泉。這些有益的綠色探索和嘗試將有助于在多維貧困時代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綠色減貧道路,推動綠色發(fā)展理念全面貫徹。
第三,習近平扶貧思想為實現全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貧困是世界性的難題,消除貧困是世界各國共同的理想與目標。在致力于消除本國貧困創(chuàng)新扶貧思路的同時,習近平提出構建“一個沒有貧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為幫助其他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全世界的共同富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一方面,習近平扶貧思想中關于國內減貧的先進理論和模式將為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經驗借鑒。習近平扶貧思想中具有普世意義的觀點,精準扶貧、內源扶貧、社會扶貧、綠色減貧等等,能夠為其他國家提供直接有效的路徑選擇,推動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擺脫貧困。另一方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從世界的角度指出了解決多維貧困的有效途徑。多維貧困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權力的不平等、機會的不平等,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從全球的角度消滅不平等,實現全世界的平等發(fā)展、共享繁榮,是解決各個國家貧困問題以及當下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不公平問題的有效途徑,是使各個國家、民族和人民共享世界歷史發(fā)展成果、共享人生出彩機會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