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歌情懷入心
程戈
今年的北京臺春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三首歌,風格不同,年代不同,相同的是直抵心靈深處的情懷。
第一首歌《紅豆》,因王菲的演唱而廣為人知,旋律優(yōu)美動聽,歌詞細膩纏綿,寫出了愛情中的哲理,飽含深意,也因此傳唱不衰。這一首20年前的獲獎之作,被北京電視臺唯美再現(xiàn)。姚晨、秦海璐的古裝扮相既“仙”又“美”,長裙曳地,袖擺輕揚,踏雪尋梅,圍爐對弈,煮酒烹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美在這個節(jié)目中盡顯魅力。而這般養(yǎng)眼的畫面又讓人想起了1994年上映的電影《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片中林青霞和鞏俐一起把酒當歌、撫琴歡唱的經(jīng)典鏡頭仿佛浮現(xiàn)眼前。美人美景好歌佳片,聽覺與視覺的雙重回味與享受,讓人沉醉其中,唇齒留香。
第二首歌《你是我的家》,開唱之前,宋丹丹、楊立新、梁天、關凌等《我愛我家》主演的重聚,已經(jīng)把觀眾拽回了25年的那部情景喜劇,拽回了給無數(shù)人帶來歡樂的賈家一家人。劇組下一代的接連現(xiàn)身,更讓觀眾看到了延續(xù)與希望。接下來宋丹丹的兒子巴圖和妻子王博谷一起唱起《我愛我家》片尾曲《你是我的家》,一個個各具特色的普通家庭登臺亮相,巴圖與宋丹丹深情相擁……時光流轉,家庭傳承,從電視劇到真實生活,這種親情的溫暖觸動了每一個人的心弦,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和前兩首歌表達的愛情與親情相比,第三首歌《兒時》讓人感慨的是鄉(xiāng)情。四位年輕的90后演員:楊紫、許魏洲、關曉彤、韓東君,邊唱邊舞,白塔天橋四合院,玻璃珠鐵盒明星卡,還有五點半七色光動畫,歌詞中的每一句都是北京孩子難忘的童年記憶。邊擇萊邊閑話家常的阿姨、大樹底下對弈的叔叔、跳皮筋丟沙包的小伙伴……導演組幾乎將一整個老北京四合院搬到了臺上,熟悉的生活場景,熟悉的老物件兒,融入童謠、鴿哨的熟悉的旋律,濃郁的北京味道撲面而來。
一臺觀眾喜愛的春晚,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大牌明星,不是炫目特技,不是盛大場面,而是有共鳴有情懷的內(nèi)容,這一點,北京電視臺做到了,并且一直在堅持,這正是它能夠六連冠的硬核。
接地氣因而能“繼續(xù)火”
平沙
正月初一,唐嫣、羅晉、鳳凰傳奇演唱的《恭喜您紅火》可謂唱出了2019年北京電視臺春晚的情況,正如歌中唱到的“有你有我,繼續(xù)火”,今年的BTV春晚,承襲了往年的盛況,“繼續(xù)火”。
馬德華帶來《春天的禮物》,程野、宋曉峰、楊樹林、宋寧表演《又一晚的春天》,馮鞏、楊議楊少華等人的相聲《今天倍兒爽》,小沈陽、展展與羅羅的歌舞《喜樂江湖》,BTV春晚無論是歌舞還是小品相聲都有很高的水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何云偉、李菁、曹云金、劉云天表演的相聲《向前一步》,這個相聲一看就取自北京衛(wèi)視的欄目《向前一步》,講述了在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中,一樓居民不同意裝電梯發(fā)生的故事,這種情況,筆者在實際生活中就看到過,這個相聲是來源于生活,非常接地氣的作品。同樣,在后面的節(jié)目中,有個歌舞《回天有我》,由來自回龍觀天通苑地區(qū)的社區(qū)志愿者和《向前一步》的主持人馬丁等表演,歌曲中唱到“回天有我,讓夢想搭乘快車”,這兩個節(jié)目和欄目《向前一步》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展示出了晚會的創(chuàng)意。
此外,林志玲、宋小寶的小品《心里有數(shù)》給觀眾帶來了意外的驚喜,之前可能很少有人會將二人搭在一起,一是那么美,一是那么“丑”,一是那么白,一是那么黑,一是那么洋,一是那么“土”,但是看完《心里有數(shù)》后,你感覺,他們的表演還挺搭,一是作品的立意讓他們搭在了一起,“大數(shù)據(jù)算不出真愛,真愛必須要我們努力去尋找”,一是二人的演技,當然宋小寶就不必說了,林志玲的表演也很棒,看得出,對這個小品她準備充分。
今年的春晚,從央視春晚到BTv春晚,都給人一種很振奮的感覺,尤其是在作品接地氣上,如央視的小品《“兒子”來了》,如BTV的小品《成全》、相聲《向前一步》,反映生活,應該是相聲小品的第一要素,以上作品做到了,而因為做到了,引起觀眾共鳴,因此讓觀眾喜歡。BTV春晚因此“繼續(xù)火”也就不足為奇了。
細節(jié)見真情
李雄峰
春晚,各家電視臺都在辦。利用春節(jié)假期,橫向觀摩了一番其他衛(wèi)視臺的春晚,雖說也是五彩繽紛的,但是,筆者還是為北京電視臺的春晚鼓掌。因為,在這里,作為一名觀眾,我品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北京的味道。
北京的味道,該是什么樣子的?北京的味道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從來都是于細節(jié)處見真情。北京的味道,就是在這一臺時尚與懷舊的交替、新都市與老胡同的交錯所構建出來的一臺晚會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股子北京精神。
最流行的《沙漠駱駝》,與最經(jīng)典的《紅豆》相配,唱出了時代變遷但人情不變的堅守;最難忘的《我愛我家》,與去年熱播的《娘道》相搭,不同的時代,傳遞著具有時代特色的真善美,這就是北京電視臺春晚打動人心之處。
當電視劇《娘道》劇組闔家歡樂吃餃子的時候,張少華老人的一個細節(jié),讓人動容——老人夾食物時,不巧沒夾住,東西掉到了桌子上,老人家二話不說,從桌上拾起來就放進了嘴里。然后說道:“不能浪費糧食,這是傳統(tǒng)?!本瓦@片刻間一言一行,帶給我們的便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而這即興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舉動,顯然撩動了我們這些接受過傳統(tǒng)教育的觀眾的心弦,而如今的孩子們則太需要如此的言傳身教了。相信很多觀眾對《我愛我家》劇組重聚印象深刻,當宋丹丹的一句“感謝英達”,讓人們看到的是一位著名藝術家那種豁達與包容的胸襟,正所謂“一笑泯恩仇”,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不變的,還是我們內(nèi)心的那份善良,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無比的強大。不過,最打動筆者的,不是《我愛我家》劇組主創(chuàng)人員們的推杯換盞,而是巴圖夫妻在演唱《你是我的家》時,那一戶戶走上舞臺來的京城普通百姓人家。春晚創(chuàng)作組,將這些普通市民請上舞臺,瞬間拉近了舞臺與觀眾的距離,而傳遞出的則是北京人特有的暖暖的溫情。
向北京電視臺春晚致敬,向北京電視臺的電視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