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勝,潘朝,趙京燕
討論MMND是一種青少年起病的特殊類型的運動神經元病,1970 年由Meenakshisundaram等[1]首次描述。MMND 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主要表現為肢體遠端的無力和萎縮,累及面部和球部肌肉,聽力損害和錐體束征為臨床特征[2]。MMND患者主要來自印度南部,只有極個別病例來自其他國家。MMND主要臨床表現是青少年發(fā)病、進行性肢體無力和萎縮、錐體束征、面神經和延髓麻痹以及神經性耳聾,肌電圖提示慢性和進行性失神經電位,呈廣泛神經源性損害,顱腦MR及腦脊液均無異常表現,國內報道1例行基因檢查正常[3]。
本例患者青少年起病,首發(fā)癥狀四肢無力,肌束震顫,聽力下降,肌電圖呈廣泛神經源性損害,與國內外報道相一致,但本例患者早期即出現呼吸功能下降,本次入院檢查血氣分析呈現Ⅱ型呼吸衰竭,此種表現國內外未見有相關報道,給予雙水平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呼吸,病情好轉。MMND所致的呼吸功能下降呈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考慮與脊髓前角細胞損傷引起呼吸肌肉無力有關,經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后氣短癥狀改善。對于MMND呼吸功能下降的發(fā)病時間,以及出現呼吸功能下降后的生存時間未見有報道,而本例患者出現呼吸功能下降已經持續(xù)15年,具體原因尚不清楚,此有別于經典的運動神經病患者,經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后有望進一步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