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亮 張震華 胡德超 劉鐵錚 閆亮亮 李林峰
1項目背景及意義
1.1公司簡介
河南天海電器有限公司始建于1969年,總部坐落在河南鶴壁,全球設有36個銷售辦事處和23個生產基地。主要生產經營汽車電子電器產品共6大類20000多個品種,曾被“50年國慶閱兵”“60年國慶閱兵”列為指定配套產品,并獲得“中國中小型企業(yè)創(chuàng)新100強”“中國汽車零部件電機(連接器)行業(yè)龍頭企業(yè)”“中國汽車電子電器電機行業(yè)領軍企業(yè)”等多個國家、省級政府授予的榮譽稱號。2018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80億人民幣,其中出口2.5億美元。公司2010年導入了六西格瑪、2012年導入TRIZ創(chuàng)新方法,2015年在集團成立了“河南天海創(chuàng)新方法研究中心”,目前擁有創(chuàng)新人員690人。
1.2項目背景及意義
汽車線束加工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yè),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和汽車價格的下調,企業(yè)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再加上汽車線束制造工藝復雜,質量要求嚴格。傳統(tǒng)的手工作業(yè)急需自動化設備替代(圖1所示)。由于汽車線束的復雜性,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從原材料到線束成品的全自動加工一體化設備,所以實現(xiàn)最大化多工藝集成,高效率生產的自動化設備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全自動線束加工中心[1]是汽車線束制造的核心裝備(圖2所示)。它將下線、套管、噴碼、穿防水栓、并線、絞合、壓接、插護套等工藝集于一體,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減少了空間占用率。加工中心的工藝執(zhí)行單元和柔性執(zhí)行機構決定了設備的線束加工工藝能力和生產效率(圖3所示)。然而,全自動線束加工中心的生產效率提升受制于核心執(zhí)行機構。
2項目主要內容
2.1項目存在的問題矛盾
線束加工中心的執(zhí)行單元上的伺服電機安裝有帶輪,帶輪通過同步帶經過兩級傳動使轉盤轉動。轉盤和轉軸通過軸承裝配在一起,轉軸上固定擺臂機構。擺臂機構由絲桿引動器驅動,引動器由伺服電機驅動,機械臂與引動器相連可以前、后、左、右移動,機械臂前端安裝有氣缸驅動的夾爪(圖3所示)。擺臂的擺動頻率和夾爪抓取速度是影響設備效率的主要矛盾,也是本項目主要解決的矛盾。
2.2因果分析
通過因果分析,造成本系統(tǒng)效率低的問題點:夾持機構質量大:由于抓手需要一定的夾持力,執(zhí)行機構前部有夾緊氣缸需要大,導致重量大,進而使擺臂的整體慣量大,系統(tǒng)執(zhí)行效率低(圖4所示)。
問題點:夾持機構質量大
問題描述:由于抓手重量大,為保證抓手在夾持不同線纜執(zhí)行剝皮動作時不產生打滑,需要增加執(zhí)行氣缸的體積;氣缸體積增大后造成執(zhí)行機構重心偏移,使執(zhí)行機構旋轉時慣量過大,導致效率低下(圖5所示)。
2.3運用小人法對問題點進行分析
建立問題模型,圖6所示:
紅色小人:機械臂;
藍色小人:氣缸;
黃色小人:連桿;
綠色小人:夾爪;
紫色小人:導線。
問題描述:氣缸小人通過連桿小人拉動夾爪小人夾緊線束小人,然后擺臂小人轉移所有小人。
原因1:抓手前端聚集的小人太多,導致擺臂小人轉移困難;
原因2:氣缸小人太弱,需要很多才能夾住線束小人,導致擺臂小人轉移困難;
原因3:夾爪小人自己沒有能力夾住線束小人,需要氣缸小人的幫忙;
結果:線束小人被轉移速度太慢。
形成方案1:將夾緊氣缸后置
減少前端氣缸小人,氣缸小人放置后方,把氣缸安裝在擺臂后方,減輕前部夾持機構的重量,通過一種轉換機構將驅動夾爪的縱向傳遞力轉變?yōu)闄M向傳遞力,而不損失氣缸力的大小。
形成方案2:使用一體抓手
夾爪小人自己能夠工作;使夾爪和氣缸成為一體;將之前由氣缸通過杠桿機構來傳遞力的方式轉變?yōu)橹苯油ㄟ^氣缸來輸出力,直接將夾爪安裝在氣缸上,保證輸出力不變的同時又減輕了整個夾持機構的重量(圖7所示)。
2.4運用虛空
問題點:夾持機構質量大
虛空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資源,而且可利用的數(shù)量是無限的?!翱铡焙苋菀着c其它物質結合,形成空心、多孔結構、泡沫材料等物質。虛空不一定是真空。
方案3:多孔結構
運用虛空或虛空與物質的組合,在保證強度的情況下,預先對機構的零部件進行除材料處理,最大程度降低質量(圖8所示)。
2.5物質-場分析
運用場資源分析,在系統(tǒng)中引入電場或兩個相互作用的場,替代引入物質一電磁場。
方案4:電磁吸合
利用電場磁場的相互轉化,使夾爪自己相互吸引,不需要氣缸驅動。夾爪在工作時,通過安裝在自身上面的電磁鐵實現(xiàn)張開和閉合。當磁鐵通電時,由于磁場原理夾爪吸合實現(xiàn)閉合;當磁鐵斷電時,由于磁場原理夾爪排斥實現(xiàn)張開(圖9所示)。
2.6物理矛盾
問題點:夾持機構質量大
通過物理矛盾分析:為了增加夾持力,氣缸應該在執(zhí)行機構內;為了不增加慣性,氣缸應該在執(zhí)行機構外。
方案5:分離解鎖氣缸
運用空間分離,將氣缸安置在執(zhí)行機構工位上,當執(zhí)行機構[2],運動至對應工位時,對應工位的氣缸完成夾爪的解鎖(圖10所示)。
2.7物場模型
問題點:夾持機構質量大
物場模型:引入系統(tǒng)中現(xiàn)有物質的變異物,引入夾緊氣缸的變異。
方案6:直線電機
將氣缸轉換成為直線電機,完成夾持。由直線電機驅動的機械爪運動速度更高,可有效縮減每個工位的運行時間,從而降低整個執(zhí)行機構的動作時間,提高整機的效率(圖11所示)。
2.8方案評價
運用軟件易維訓Pro-Innovator,首先建立方案評價模型,分別從可操作性、成本以及方案運用效果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圖12所示)。
2.9優(yōu)選方案實施
最佳方案實施:
綜合方案1(氣缸后置)和方案3(多孔原理)形成最終方案(圖13所示)。
在保證機構強度的前提下對機械臂進行薄壁和空心處理,將前部氣缸移至后部,并將氣缸桿加長,通過氣缸桿上的齒形驅動錐齒輪使夾爪實現(xiàn)張開閉合[3]。此方案減輕了整個執(zhí)行機構的慣量,提高了效率。
3項目成果與效益
3.1項目成果
該項目形成企業(yè)標準1項,已經頒布并實施,已授權發(fā)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表1所示)。
3.2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對市場需求、市場風險及競爭對手的分析,在中國汽車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該產品的研制有較高的成本優(yōu)勢,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近3年該產品的銷量數(shù)量為500多臺,實現(xiàn)銷售收入近2億多元,并且?guī)恿?000多萬元的備件銷售,并出口世界多個國家。
3.3社會效益
該項目的產品,汽車線束全自動加工中心,目前是引領汽車線束自動化制造設備行業(yè),率先在國內汽車線束制造行業(yè)內突破了不同線徑自適應夾持系統(tǒng)、不停機自動換型技術等10多項行業(yè)技術,并在生產領域得到了驗證和推廣。
通過數(shù)據對比分析,通過天海集團線束制造事業(yè)部及集團7家線束制造基地的大批量應用,一套全自動線束加工中心比傳統(tǒng)半自動加工模式可節(jié)約8~10個人。在保證加工效率、降低勞動力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升了行業(yè)競爭力。
多年來,汽車線束自動加工中心進行多個關鍵部件機構的創(chuàng)新改進,打破國外同行業(yè)的技術封鎖和壟斷。目前,該產品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本創(chuàng)新項目獲得2018年河南省TRIZ創(chuàng)新方法大賽一等獎。
參考文獻
[1]一種帶自動換線和自動換模裝置的全自動下線壓接機;專利ZL201610513294.7;2018.5.25.
[2]一種齒輪齒條驅動的線纜剝皮和旋轉平行壓接機構;專利ZL201410444665.1;2017.1.5.
[3]一種線柬端子壓接機驅動機構;專利zL201721220375.4;20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