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洋
(安徽財貿職業(yè)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全面實施,促進了教育消費與教育投資,高校資金來源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這個時候確保高校預算會計執(zhí)行效力顯得更加重要。確保高校會計執(zhí)行效力是實現高校預算工作職能的前提,高校內部財會工作人員必須明確其關鍵意義,與學校管理者一同投入提高會計執(zhí)行效力的工作之中。
傳統會計核算工作形式過于單一,過程也十分簡單,只是單一地由財務人員對整體經費支出作一次簡短的概括就可以,但是日常業(yè)務中會涉及很多會計業(yè)務往來,所以該種會計核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能夠滿足業(yè)務需求了。隨著高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簡單的核算科目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當前,高校中各項財政業(yè)務在逐漸增多,如果仍然堅持傳統會計核算方式,就很難完整地反映實際情況[1]。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在財務核算制度方面已經開始顯露出許多問題,作出改變已成為必然趨勢。高校財政部門通常會處理許多財政問題,而核算管理是解決財政問題的關鍵。大部分高校在進行財務核算時要求工作人員攜帶紙質材料到現場進行核算。紙質材料在保存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損壞或者遺失現象,嚴重影響財務核算工作,甚至會危害學校經濟利益。因此,有必要對手工賬本進行整改,以避免出現材料遺失等情況。同時,手工賬本可能會出現假賬、錯賬的問題,這會對高校人力資源以及財務管理帶來雙重損失,甚至會引起各部門之間的矛盾。
2.1.1 強化組織領導,突出預算管控
在組織領導方面,應該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該部門的工作不僅僅是做好預算工作,還應該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并建立專門的預算管理理念。無論是經費分配,還是經費支出的核算,都應該積極聯合各個部門一起進行,最大限度地保證財政工作部門之間的和諧關系,共同維護學校的利益[2]。
2.1.2 建立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
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是高校各項活動順利展開的一個保障。只有建立起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才能夠保證高校的每一項活動都有據可依。無論是財務監(jiān)督還是財務核算,都應該以預算管理體系為依據,如此才能夠保證高校預算工作更加科學化、制度化。
2.1.3 提升預算管理的權威性和約束力
在執(zhí)行預算工作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預算管理部門進行管控。財政部門是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門,只有財政部門遵循嚴格的要求,才能夠使相關環(huán)節(jié)更加規(guī)范,在下發(fā)財政預算數據和處理經濟業(yè)務的過程中能夠有所依據,在處理財務支出時只報銷有票據證明的業(yè)務。其次,在預算工作進行過程中,強化控制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對每一個部門進行定期檢查,并且對其工作進行監(jiān)督。一旦發(fā)現任何執(zhí)行上的問題,要立即處理;對反映出問題的數據要進行準確記錄,以便于事后處理。在進入預算工作的最后階段時,要對整個預算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考察,細化到每一個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一旦發(fā)現問題,要立即查找原因,并且積極尋找最佳對策,以保證高校預算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和約束力[13]。
2.1.4 構建預算執(zhí)行的績效評價及激勵機制
績效評價機制與激勵機制是預算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兩個環(huán)節(jié)。高校在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應將這兩個機制加入預算管理機制中,以此增強高校會計預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并督促每一個部門嚴格執(zhí)行這兩個機制。一旦發(fā)現任何執(zhí)行問題,要根據相應機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制處理,對積極參與預算管理工作并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獎勵,保證高校資源得到合理運用。
2.2.1 加強預算責任及管理意識
預算工作需要全校各部門的工作人員一同努力。在建立預算體系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預算管理的綜合性。應將學校中的每一個部門都規(guī)劃到預算體系之中,并為每個部門配備完整的管理體系。在保證每個部門全員參加的情況下實施全面監(jiān)督,以此提升預算管理效率。為每一個部門制定相應工作指標,這樣有利于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成本核算意識。對學校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工作教育,使他們充分了解預算體系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以此增強每一個員工的責任意識。
2.2.2 強化校內各部門預算的編制
建立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之后,相關部門的編制工作隨之開啟。建立高效責任預算編制要將權力下放給每一個相關部門,并遵循一定的原則,進行嚴格的上下層區(qū)分,以便于權力的合理分配。各部門進行預算工作的過程中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明確每一個管理細節(jié),精準意識到每一個管理指標,實現預算管理責任制。
在執(zhí)行預算的過程中通常會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是客觀的,也可能是主觀的,學校在制定預算機制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機制運行過程中也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要制定相應的調整機制應對這些問題。但是,預算調整工作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導致學校財政部門在制定調整機制的過程中會耗費大量時間。相較而言,在預算管理體系的正式執(zhí)行階段,工作人員并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所以要控制好調整機制的時間,以免耽誤后期財政事務的正常進展。要建立領導小組,對該項事宜進行專業(yè)的管理,以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進行。
建立高校內部預算管理體系,一定要與高校的財政管理體系相結合,并保證兩種體制能夠相互適應。只有嚴格地遵循學校內部財政體系的規(guī)定,才能夠正常執(zhí)行預算管理的全部權力。預算管理效果和核算管理成本對學校的發(fā)展和資源利用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預算工作的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強化預算環(huán)節(jié)的執(zhí)行力度,既要保證制度上的硬性標準,還要保證管理上的剛性化,有效地增強學校領導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關注度,進而保證校園財政工作的正常進行。尤其是在費用支出方面,所有支出款項一定要有確定出處,保證學校資源的合理利用[4]。
許多高校在預算管理工作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最主要的是對預算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夠深。許多學校對預算管理工作根本不重視,只關注學校各項資金的流入,對會計數據也不作具體分析,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財政問題。因此,高校應對收入與支出之間的數據進行記錄,將實際的開支數據與預算數據進行嚴格的比對,確定準確的數據,為學校下一年的工作提出參考。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分析體系,對學校本年度的支出與收入進行嚴格的分析(主要分析內容包括:本學期辦學規(guī)模、學費收入情況、校園支出情況),以此判斷本學年學校在財政方面是否實現了收支平衡。如果存在財政問題,要及時調整預算機制,盡可能排除一切會引起問題的因素,避免出現預算額度與實際支出額度不符的現象。在進行支出預算工作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超支問題。超支會涉及資金追繳問題,所需資源要從其他部門資金中抽取,導致其他部門資金出現變化。當追加資金達到一定數額時,會造成學校資金的浪費。
預算管理工作中的績效考評主要針對參與學校財政管理工作的每個部門。但是績效考核的標準不應只是經濟指標,還要根據每個部門預算工作的效果進行綜合考量,因此要建立標準的績效指標。平衡計分卡考評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績效考評效果,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績效評價手段。此財務評估手段從多角度出發(fā),對財務指標和內部流程進行分析,將與實際財務指標關系不大的內容納入評估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評估的精準性,非常適用于高校??冃Э己酥笜送哂忻鞔_性、可測量性、可行性,有效凸顯出績效考核的衡量標準。但對平衡計分卡而言,這些績效指標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只對特定的對象及目標進行考評。平衡記分卡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夠最大限度地容納與經濟指標關聯性不強的內容,并對其進行分析,充分體現了整體性和差異性。高校在制定衡量指標時要充分考慮預算工作的整體性,從不同角度制定出既具有執(zhí)行功能還能夠進行數據追蹤的可調整性預算管理戰(zhàn)略,保證高校會計預算工作的有序進行。
這里所謂的實現預算控制的網絡化,即地方高校將目前使用的單機版預算體系轉變?yōu)橐揽烤W絡的全新控制體系。首先,學校將預算指標下發(fā)給各個二級院系,將其作為對各個系部業(yè)績考核的主要參考依據。圍繞預算所發(fā)生的信息反饋以及控制執(zhí)行的情況主要依托網絡技術實現,方便財務人員對各部門業(yè)務活動有精確的了解和把握,及時發(fā)現癥結所在并解決問題。
資金是高校開展活動、進行全方位建設不可缺少的條件。有效利用資金,實現資金的優(yōu)化配置,最大限度發(fā)揮資金的作用,是高校內部財務會計工作重點。預算執(zhí)行力的提升是會計預算工作職能得以實現的前提,學校管理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要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明確預算執(zhí)行效力的重要意義,強化執(zhí)行力度,及時進行預算考核,為學校資金運轉以及資金結構優(yōu)化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