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幕上叱咤風云的電影明星突然想要“棄藝從政”,這樣的案例并不在少數。2018年俄羅斯大選之前,曾先后有4名女影星宣布要與普京一決高下。1月初,有關知名脫口秀女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參選2020年美國大選的傳聞轟動一時,連特朗普本人都將她列入了對手名單……不得不承認,大多數演員的“棄藝從政”夢想都被扼殺在襁褓之中,但縱觀歷史,也不乏成功“轉型”的案例。
里根:從演員到總統(tǒng)
美國前總統(tǒng)羅納德·里根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藝人從政”標桿人物。早在大學就讀期間,里根便鐘情于校足球隊的比賽和校劇社的演出。1937年,在當紅影星赫茲絲的推薦下,電臺播音員里根登上好萊塢影壇,開啟了他近30年的演員生涯。二戰(zhàn)期間,里根離開銀幕前往空軍服役,戰(zhàn)爭結束后,他重返好萊塢,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參與了51部電影的拍攝。
20世紀40年代,里根當選為電影演員工會主席,這段經歷被視作其“棄藝從政”轉型的開始。1962年,里根在加利福尼亞州權勢集團的大力支持下正式踏入政壇。4年后,他擊敗派特·布朗當選為第33任加州州長,并于1970年成功連任。1968年和1976年,里根兩度爭取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但均未成功。
直至1980年,里根終于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提名為總統(tǒng)候選人,以明顯的優(yōu)勢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吉米·卡特,并在4年后成功贏得連任。
施瓦辛格:從政只是小插曲
自幼時起,施瓦辛格便對體育健身和健美展現出濃厚的興趣。20歲那年成功獲得“奧林匹亞先生”的頭銜后,生于奧地利的施瓦辛格前往美國謀求發(fā)展,并于1970年正式進軍演藝事業(yè)。1984年,他憑借在《終結者》中的反派角色一炮走紅。7年后,《終結者2》上映并大獲成功,施瓦辛格的個人片酬已躍升至1500萬美元。
然而,就在演藝生涯如日中天之際,施瓦辛格毅然決定‘‘棄藝從政',在2003年當選為加利福尼亞州第38任州長。2006年底,他再度投身選舉,贏得了自己的第二個州長任期。
隨后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長期借債度日的加州出現財政危機,施瓦辛格不得不宣布該州進入財政緊急狀態(tài)。在其任期內,施瓦辛格全力尋求經濟刺激方案來解決加州入不敷出的財政窘境,然而直到他2011年1月卸任時,該州的經濟狀況并無起色。同年4月,施瓦辛格宣布重回影視圖,繼續(xù)自己的演藝生涯。
埃斯特拉達:政壇不倒翁
菲律賓第13任總統(tǒng)約瑟夫·埃斯特拉達也有這樣一段傳奇。埃斯特拉達出身貧困家庭,學業(yè)未完成就投入演藝圈。雖然沒有“背景”,但高大帥氣的埃斯特拉達天生就是當演員的料。從影十年間,他先后拍攝了100多部電影,在24歲那年便被追捧為菲律賓的“影帝”。
得益于銀幕中的成功形象,埃斯特拉達在菲律賓人氣很高。在先后擔任圣胡安市市長、國會參議員和副總統(tǒng)之后,他在1998年成為菲律賓歷史上首位“藝人總統(tǒng)”,直到2001年因涉嫌貪污被迫下臺。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跌宕起伏之后,埃斯特拉迭在2013年成功當選馬尼拉市市長,帶著“污點”成功回歸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