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
這圖是啥?PS處理的圖像疊加?不,這種拍攝方法其實叫“頻閃攝影”,高一物理課本推薦的《外星人學物理2》里反復提及的一種記錄物體運動的頻閃技術。沒錯,論出身,它起源于物理概念。不過今天,我們不講復雜繁瑣的物體運動現(xiàn)象,而是來講講,怎樣用頻閃技術拍出一張時髦大片!
最早的頻閃儀是一種在工業(yè)生產中,用于檢測物體運動速度的設備,例如,可以用它來檢測電機的轉速、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等,以此作為判斷產品是否合格的標準之一。在檢測過程中,工程師們利用頻閃儀將所觀察到的物體運動現(xiàn)象拍攝下來,于是就有了早期的頻閃攝影。
所以,早期的頻閃攝影工作者,多數(shù)是科技工作者或是電子技術工程師,真正的藝術攝影師不多。然而,技術控的工程師們手中的大部分頻閃攝影作品(準確來說是工作作品),只有技術內容,缺乏藝術內涵。
后來,當攝影藝術大師發(fā)現(xiàn),早期的頻閃技術不能滿足頻閃藝術攝影的需要時,他們便腦洞大開,為這項源于物理概念的技術加入不少藝術創(chuàng)意,于是,新的頻閃攝影就應運而生了。
開拍前
●你需要先知道……
頻閃攝影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用大功率的外置閃光燈,以高頻的方式,連續(xù)不斷地照射被攝物,使其長時間曝光在相機感應板上,駐留下一幀幀被拍攝物品(人物)的運動軌跡和細節(jié)。也就是說,拍攝時,大功率閃光燈會一直處于快速閃爍的狀態(tài),每一次閃爍都會使被攝物在運動過程中被定格,留下一個影像,最終的圖片效果,就如同我們在武俠劇中看到的拆解每個動作的武功秘籍一樣。
●你需要先準備……
在進行頻閃拍攝時,你需要的基本設備是:
1.—臺能夠長時間曝光的相機(不一定是單反,有M檔的卡片數(shù)碼相機也能做到)。
2.一臺(或幾臺)帶有頻閃功能的外置閃光燈。
頻閃燈的頻率可以通過調節(jié)頻閃儀上的頻率旋鈕來調節(jié),人們通常把一秒鐘內其閃爍的次數(shù)叫頻率。一般來說,燈每秒鐘的閃光次數(shù)可達幾十次甚至上百次。
所以,閃光頻率越高,底片感光次數(shù)越多,被攝物在照片上出現(xiàn)的錯落有致的影像就越多。因此,在拍攝前,一定要先確定好畫面上準備留下幾個怎樣的影像,影像與影像之間間隔多大,影像與影像之間是否要用虛影相連等,然后再決定閃光燈的位置及數(shù)量。
正式開拍
●記住四個訣竅
A.只能在暗室里進行,越暗越好。因為淺色容易反光,一反光便會造成被攝物呈半透明狀,跟見了鬼似的。
B.拍攝現(xiàn)場除了主要照明用的閃光燈外,其余光源應全部關閉。若是進行人物動態(tài)的拍攝,為了讓人物分辨運動方向,可以在現(xiàn)場安置少量燈光,但光源要暗,且盡量靠近地面,與被攝物呈逆光照射角度。
C.控制畫面景深,最好讓閃光對后景完全沒有影響。如果被攝物距離背景較近,最好使閃光燈與被攝物形成側光和側逆光的照射角度,被攝物最好也有明顯的輪廓線條,這樣便更能保證畫面整潔,主體突出。
D.照相機的位置是固定不動的,快門轉至“常開”狀態(tài)。
●打開快門,按步驟拍攝
當上面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可以開拍了。只要把握住下面的技巧,再進行合理的調試,很容易便能拍出效果非常不錯的照片。當然,好圖人人都能拍,要奪人眼球還要靠一點,那就是創(chuàng)意!
stepl.將照相機的快門轉到“常開”狀態(tài)。
step2.讓被攝物開始運動。
Step3.被攝物開始運動的同時,拍攝者手動操縱閃光燈,根據其不同的運動姿態(tài)逐次閃光。如果只有一臺閃光燈,又需要三個影像,就讓閃光燈閃三次,如果有三臺閃光燈,就可以三臺機依次閃一次,以此類推。
作品完成
經過多次閃光后,照片上就會留下多個不同姿態(tài)的影像,你的時尚大片也就拍攝完成啦!快發(fā)到QQ空間炫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