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是雷鋒第二故鄉(xiāng),是雷鋒精神發(fā)祥地,是雷鋒“政治生命”誕生地,是雷鋒精神種子培育基地。雷鋒曾經(jīng)在6個城市長期居住和工作,即“鞍山的工人,遼陽的兵,營口的營區(qū),撫順施工,鐵嶺房東,沈陽是活動中心”。
1958年
改名“雷鋒”來到鞍山
1958年11月,雷鋒從故鄉(xiāng)湖南來到東北,首先在鞍鋼安家落戶,他的戶口當時就落在了鞍山。雷鋒原來并不叫雷鋒,本名叫雷正興。1958年,國家加強工業(yè)建設,擴大鋼鐵生產(chǎn)規(guī)模,鞍鋼派人到湖南望城招工。雷鋒欣喜若狂,一心想到鞍鋼參加社會主義工業(yè)建設,成為新中國的鋼鐵工人。為了表達這種決心,在填寫招工表時,他棄用了雷正興3個字,即興寫上了“雷鋒”兩個字,而且寫的是先鋒的“鋒”,而不是山峰的“峰”,意思是要當先鋒、打頭陣。
1960年
在遼陽入伍參軍
1959年8月,鞍鋼要進一步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創(chuàng)建弓長嶺鐵礦。弓長嶺位于遼陽地界的偏遠山區(qū),環(huán)境艱苦。
雷鋒來到弓長嶺鐵礦,參加搶建廠房的緊急任務。在雷鋒大量的好事中,有一件事頗令人欽佩和敬仰,就發(fā)生在弓長嶺鐵礦。那就是在雨夜里用自己的被褥蓋公家水泥,保護國家財產(chǎn)。1960年1月8日,雷鋒響應祖國號召,光榮入伍參軍。
1960年
軍旅生涯在營口開始
當時雷鋒所在的7343部隊駐地在營口。雷鋒和他的新兵戰(zhàn)友們興高采烈地走進軍營。全團迎接新戰(zhàn)友大會上,雷鋒作為新戰(zhàn)士代表講話。
1960年
隨部隊前往撫順
1960年“五一”前夕,根據(jù)當時沈陽軍區(qū)下達的指令,7343部隊緊急開往撫順,執(zhí)行代號為“751”工程的建設撫順鋼廠的任務,雷鋒隨全團大部隊前往。
他在這里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和軍旅生涯,這里留下了他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他把無限的深情給予了這個城市,他把鮮血灑在這個城市的土地上。
1960年
雷鋒在沈陽光榮入黨
1960年10月,位于沈陽市和平廣場附近的沈陽軍區(qū)工程兵黨委決定召開“四好連隊”“五好戰(zhàn)士”代表大會,決定樹立雷鋒為典型。從此雷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典型,走向了更廣闊的地域,雷鋒的名字越來越響亮。
1960年11月,雷鋒的“政治生命”在沈陽誕生,通過雷鋒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黨委會在沈陽召開,同時進行了雷鋒的入黨談話。
1962年
在鐵嶺寫下30多篇日記
1962年2月26日到8月15日,雷鋒在山區(qū)執(zhí)行任務,住在鐵嶺縣橫道河子鄉(xiāng)下石碑村,在半年多的時間里留下30多篇日記,這里有他的3個房東。
“雷鋒學院”在遼寧撫順揭牌
2月27日,“雷鋒學院”在遼寧省撫順雷鋒紀念館揭牌?!袄卒h學院”將整合遼寧雷鋒文化資源,設置雷鋒精神教育、研學線路、雷鋒精神實踐活動體驗等一體化課程體系,探索打造新時代學雷鋒基地。
“雷鋒學院”選址于沈撫交界的撫順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占地面積185.2畝,現(xiàn)有主體面積2.7萬平方米,距離沈陽市區(qū)15公里,距離雷鋒紀念館6公里,于2018年6月啟動建設。撫順擁有全國最集中、最豐富的雷鋒文化資源。在這里建設“雷鋒學院”,也是綜合利用宣傳文化成果,集中打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基地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