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艷
(慈溪市廣播電視臺,浙江 寧波 315300)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進一步拓展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各類電子設備的應用讓信息傳遞更具時效性和真實性。而這也讓電視臺記者的采編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電視臺記者應該認識當前開展采編工作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并尋求相關解決對策,通過加強學習、創(chuàng)新方法讓采編工作的開展更有意義。
網絡既具有開放性也具有隱匿性,導致網絡信息真假難辨。而網絡和新媒體為記者提供了更廣闊的信息獲取渠道,也對記者的信息甄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電視臺記者并不具備良好的判斷能力,不能深挖信息背后的真實內容則采編工作會缺乏嚴謹性,也不能為公眾提供真實的新聞,電視臺的公信力也會被拉低。
電視臺記者作為新聞傳播者應該與受眾進行良好的互動,在工作中也應該適當聽取公眾的意見。這樣才保證他們制作出的新聞符合觀眾需求,可以真正發(fā)揮新聞的價值。當前,電視臺記者在觀眾互動問題上表現(xiàn)略有欠缺,嚴重影響了他們對觀眾喜好和新聞價值的判斷。
電視臺是傳統(tǒng)媒體,在新媒體時代之下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展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當前,仍有許多電視臺記者采用老舊的工作方法采編新聞,導致工作質量難以提升。新媒體時代下,記者需要擁有更為敏銳的新聞捕捉能力和語言編輯能力,才能保障新聞采編質量,讓電視臺立于不敗之地。
如今,電視臺記者開展采編工作時,應該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其中。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可以為電視臺記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信息資源,讓他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采編,使其工作質量可以得到提升。電視臺記者可以依仗新媒體技術及其平臺獲取新聞線索,然后根據線索進行深入挖掘,為采編提供更為有效的依據,讓采編工作的嚴謹性得以提升。電視臺記者一定要重視互聯(lián)網的力量,并利用這種力量對自己追蹤的新聞線索進行深入挖掘。同時,為了提高采編工作的有效性,電視臺記者還應該加強與受眾的互動,在互動之中加強對新聞嚴謹性和真實性的論證,以免誤導大眾。此外,電視臺記者還應該根據采編工作的特點,將工作進行細化分類以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比如,將信息采集、攝影素材采集以及視頻錄制等工作交由不同的專業(yè)人士完成,既可以提高素材采集的專業(yè)性和有效性,由可以縮短信息采集時間,讓采編工作的整體質量得以提升。
在新媒體背景之下,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傳統(tǒng)媒體的受眾更為廣泛,而新媒體的發(fā)展方式更為靈活,二者各有所長。在媒介融合趨勢下,電視臺記者作為職業(yè)媒體人,需要認識到媒介融合的重要性和優(yōu)勢,并將之應用在自己的工作當中。電視臺記者在開展采編工作時,應該加強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特點融合,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
電視臺記者可以在進行新聞采編時加強與觀眾的互動,借助以新媒體的力量更深入地了解新聞市場需求,讓工作開展變得更有效率。電視臺記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或其他新媒體平臺與觀眾進行有效交流,了解觀眾的心理需求以及輿論導向,深度把握新聞市場現(xiàn)狀;選取最具吸引力的觀點解讀新聞事件,讓采編工作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比如,某電視臺記者在追蹤新聞線索時,在微博上發(fā)起話題討論以及投票。讓觀眾與記者一同實現(xiàn)對新聞事件的追蹤報道。而且,該記者通過網友評論了解了觀眾對此新聞事件的看法,并以此為依據編輯新聞,讓新聞的吸引力和社會價值得以提升。
電視臺記者需要具備更強大的專業(yè)技能以及更高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勝任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采編工作。所以,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推進自身能力的提升,才能讓自己適應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要求,成為具有高水平的采編人才。
電視臺記者應該深入了解當前的新聞采編環(huán)境,并加強對新型采編技術方法以及思路的學習,讓自己始終走在行業(yè)的前沿。同時還應該提升自己的新媒體工具應用水平,學會在新媒體平臺上搜尋信息,獲得更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而且,電視臺采編記者還應該通過練習提升自己的信息甄別能力。面對眾多的新聞線索,記者應該依據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以及靈敏嗅覺,迅速判斷出最具價值的線索,并根據其內容進行深入挖掘,以社會大眾所關注的重點為新聞解讀切入點,讓新聞的價值得以充分發(fā)揮。只有電視臺記者擁有精準的判斷能力、強大的追蹤調查能力和文字編輯能力并實時了解社會輿論導向,才能讓采編工作的質量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為電視臺的新聞采編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電視臺記者在開展采編工作時,需要運用更加靈活的手段以增強工作有效性。記者們應該牢牢抓住新媒體時代特征,實現(xiàn)新媒體與電視臺之間的有機結合。在媒體融合的趨勢下通過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高采編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