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鵬,鄒田田,隋元杰,崔志光
(中國科學院 聲學研究所北海研究站,山東 青島 266000)
在海上實驗研究中,實驗平臺基本都是由浮標、 潛標搭建而成.平臺的主要特點是工作時間長且無人值守,所使用的設備昂貴且存有大量重要數(shù)據(jù),因此在布放錨系系統(tǒng)之前必須考慮到如何在后期安全可靠的回收.此前的回收工作一般是將系統(tǒng)布放時的位置信息當作回收參考位置[1].但在實際的海上實驗中,實驗設備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洋流、 海洋風暴、 漁船拖網(wǎng)等,設備的位置很可能會發(fā)生較大變化,從而增加了設備回收的難度,甚至還會造成設備和數(shù)據(jù)的丟失,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還會泄露機密[2].因此,為了降低風險、 減小損失,研制出能夠幫助系統(tǒng)可靠回收的技術與設備迫在眉睫.
目前基于GPS的全球定位系統(tǒng)在我國各類定位通信設備中仍起著重要作用[3],這種情況導致了對國外導航定位系統(tǒng)的過度依賴,不僅阻礙了國產(chǎn)核心技術的研制和發(fā)展,還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可能對國家的利益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4].本文主要以“北斗二代 ”定位系統(tǒng)為基礎,設計研發(fā)了一套工作持久、 性能穩(wěn)定、 可靠性高、 便于操作、 低成本低功耗的定位通信系統(tǒng).
主板采用MSP430系列芯片作為控制單元,其具有電壓低、 功耗低、 運行速度快、 片內集成資源豐富等優(yōu)點[5].主板上設計有電源、 RS232、 預留RS485、 壓力傳感器等接插件,在信標倉底部增加一個水密開關,可用于控制供電電源的通斷.主板尺寸為65 mm×65 mm×15 mm,便于固定和節(jié)省倉體內部空間.主板的布局圖如圖 1 所示.
圖 1 主板布局Fig.1 Mainboard layout
本系統(tǒng)選用的是小型化的手持式北斗天線,尺寸為52 mm×52 mm×16 mm,實物如圖 2 所示.選用BDM910北斗模塊,尺寸為60 mm×55 mm×12 mm,該模塊集成度高、 功耗低、 兼容接收 RDSS、 北斗 RNSS&GPS衛(wèi)星導航信號,可以實現(xiàn)載體的實時定位、 授時測速、 短報文通信等功能[6],并通過廣瀨接口與主控板連接,實物如圖 3 所示.
圖 2 北斗天線Fig.2 Beidou antenna
圖 3 北斗主板Fig.3 Beidou mainboard
上位機軟件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定位信息和通信.在接收到位置信息以后會發(fā)出提示音,并且可以實時監(jiān)測接收設備的狀態(tài).軟件主界面如圖 4 所示.
圖 4 軟件界面Fig.4 Software interface
電池組采用四串七并的連接形式,串聯(lián)電池組中單只電池加裝防止過放電平衡電子器件(1n4007二極管),平衡電壓為0.40~0.75 V,在單組串聯(lián)電池組合中接入3.50 A防過流熱敏,以防止電池組單組出現(xiàn)短路等意外故障.與單只電池并聯(lián)二極管用來防止過放電問題,不會造成開路電壓與工作電壓壓降問題.實體結構見圖 5,原理圖見圖 6.
圖 5 實體結構 Fig.5 Entity structure
圖 6 原理圖Fig.6 Schematic diagram
本系統(tǒng)以高容量鋰亞電池作為信標的供電電源,在滿足工作所需電壓的同時又可以延長使用壽命[7].通過壓力傳感器判斷是否滿足深度門限,主控板將壓力傳感器發(fā)出的電壓信號轉換為相應的水深參數(shù),如果深度小于3 m,北斗模塊開始按照預設的工作頻率發(fā)送定位信息.此時,指揮機接收到位置信息,然后通過定位軟件發(fā)出信息提示音,并將接收到的位置信息顯示在相應的界面上.在不滿足深度門限的情況下,系統(tǒng)處于待機狀態(tài),降低功耗[8].
系統(tǒng)相關的設計指標及參數(shù)如表 1 所示.
表 1 設計指標
北斗信標系統(tǒng)主要由3部分組成,分別是北斗信標倉、 接收裝置以及定位軟件.其中北斗信標倉主要包括控制主板、 北斗天線、 北斗模塊、 壓力傳感器、 電池; 接收裝置主要包括北斗天線、 北斗指揮機、 計算機; 定位軟件主要包括信息顯示窗口以及信息提示音.系統(tǒng)構成如圖 7 所示.
圖 7 系統(tǒng)構成Fig.7 System construction
為使北斗天線更好地接收信號,將其放置在天線倉頂端的尼龍外罩中,既可以減少金屬對信號的影響又可以減輕重量.整體結構如圖 8 所示,海上布放如圖 9 所示.
圖 8 整體結構Fig.8 Integral structure
圖 9 布放圖Fig.9 Deployment diagram
本文在北斗二代通信定位技術的基礎上,研制了一種可以實現(xiàn)信標位置數(shù)據(jù)的無線衛(wèi)星傳輸設備.本設備的可靠性已經(jīng)通過海上實驗驗證,在設備上浮或被漁船意外拖拽的情況下,一旦設備的深度滿足深度門限,就會向北斗指揮機發(fā)送位置信息.即使在海況惡劣的水域,只要滿足深度門限,信標會按照相應時間頻率重復檢測北斗的信號狀態(tài),直到完成設備定位.本設備的成功研制為海上實驗系統(tǒng)和調查設備的可靠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