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濟南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張洪軍
羅老先生今年75歲,十幾年前,他感染了一次肺炎。那次肺炎痊愈后,羅老先生自我感覺身體在走下坡路,一感冒就咳得厲害,而且經常覺得胸悶。十幾年間,羅老先生輾轉了很多醫(yī)院,看了很多專家,最后得到的診斷是:間質性肺炎。醫(yī)生說,這個病治不好,是世界難題,只有靠自己保養(yǎng),盡量避免感冒。家人查了些資料,說嚴重的間質性肺炎,病人沒幾年好活。羅老先生聞聽后心情低落。
間質性肺炎不是一種病,而是對多種疾病的統稱,這些疾病都有彌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的病理改變,都有活動性呼吸困難、X線胸片顯示彌漫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癥的癥狀表現。
通俗地說,如果把肺泡比作房間,肺泡間隔的結締組織就是墻壁。間質性肺炎會使得“墻壁”變厚,肺泡里的氧氣穿過墻壁的難度變大,進入墻壁內管道(血管)的氧氣變少,病人會出現全身缺氧。間質性肺炎的機理和危害就在于此。
廣義上的間質性肺炎有200多種病理分型,包括原因明確和原因不明的。原因明確的有膠原血管性疾病、藥物引起、吸入有毒氣體、感染等,這些間質性肺炎找到病因后,可以對癥治療,緩解癥狀,甚至治愈。讓醫(yī)生感到棘手的是原因不明的間質性肺炎,其中特發(fā)性肺纖維化,三年存活率為50%,五年存活率僅為30%。
有些患者體檢時發(fā)現檢查單上描述 “肺部可見纖維化病灶或纖維條索影”,部分人會自己上網搜索,結果搜出“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其實,兩者的區(qū)別可大了。肺纖維化病灶,往往是病人的肺紋理比常人粗一點,出現纖維條索影,可能是以前各種感染后留下的疤痕,往往患者自己沒有絲毫不適感覺,一般在咳嗽癥狀不緩解需排除肺炎的檢查或體檢時才意外發(fā)現。如果查出肺纖維化病灶,沒有癥狀,那就不要自己嚇唬自己,定期檢查看看有沒有變化就可以了。
被醫(yī)生確診為間質性肺炎后,要根據病因采取對因治療,定期檢查,動態(tài)監(jiān)測疾病進展情況,監(jiān)測肺功能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平時適度運動,提高免疫力,感冒高發(fā)季節(jié)避免著涼、感染。老年人如果知道自己患有此病,平時應高度警惕,發(fā)現不適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