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吳
電梯在和大家捉迷藏
越來越多的高樓拔地而起,與此同時,防火問題也備受人們關注??茖W家們紛紛開始想辦法,研究出各種高科技裝備,為消防員迅速搭救出高層的住戶提供便利,比如這款剛投入使用的折疊電梯。消防員為了測試它的性能,特意組織了一次安全演習,好奇心爆棚的小智自然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一轉眼,消防車就到達了救援地,看到穿戴齊備的消防員叔叔一個接一個從車上下來,我的心情興奮又緊張,可是等等,前方的大樓高層正濃煙滾滾,消防員并沒有帶云梯,難道要飛上去不成?
聰明的我并沒有馬上開口,我知道,這里一定藏著一些我不知道的門道,貿然大驚小怪,不就顯得我太孤陋寡聞了?果然,消防員到了樓底下,熟練地拿出遙控器,“刷刷刷”——奇怪奇怪真奇怪,電梯竟然是藏在大樓頂上的!經過介紹我知道,這套電梯系統(tǒng)由動絞盤和艙室陣列等幾部分組成,安裝在大樓頂部的折疊位置上。一旦發(fā)生火災,它會向外反轉,艙室陣列會向外延伸到建筑的外立面,然后借助頂部的繩索,沿著大樓的外立面下降至地面,全程僅耗時幾十秒,可謂十分迅捷。我想,設計師應當是從折紙上得到的靈感吧。
原來是個高個子
折疊電梯看起來就像一個精致的瓶塞,又像一個小號的瑞士軍刀,最大的妙處就是可折疊,會“縮骨”。這不,等到它收起“縮骨功”,一下子長成了高個子,足有五層樓那么高,之所以這樣設計,當然是為了一次性盡可能多裝一些人了。
雖然是演習,可不得不說,參與演習的群眾演技都很逼真,電梯剛升上來,擁擠的人群一下子將我團團包圍住,有的皺著眉頭說“快救救我啊,我想先下去”,有的說“就這么點地方,這么擠來擠去,誰也下不去”!我的心也跟著懸起來,加上滾滾的濃煙,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
關鍵時刻,還要靠專業(yè)人士出馬,只見消防員叔叔迅速組織隊員們行動起來,打開窗戶下方的折疊電梯,將逃生出口準備好,再拿出遙控器,控制電梯和逃生口對接在一起。接下來,他們一邊有條不紊地指揮大家上電梯,一邊沒忘記稱贊我:“小家伙,你很鎮(zhèn)定嘛,看到這種大場面不害怕也不發(fā)抖,是個當消防員的好材料?!?/p>
唔,我才不會說,其實我是第一次經歷這種場面,還有點懵。
安全守衛(wèi)者
對于高層火災救援,各國的科學家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比如,俄羅斯科學家發(fā)明了充氣飄降系統(tǒng)救援背包,美國科學家研發(fā)了充氣逃生滑梯,日本科學家設計了帶有折疊梯和垂直逃生通道的陽臺……但我覺得,它們有的風險太大,有的花費時間長,都不如我今天看到的這款可折疊電梯實用,因為五層一起撤離,那是相當節(jié)省時間,一次就能運輸好幾十人。第一層的人員離開后,電梯就會折疊起來,再撤離第二層的人,以此類推,直到所有人絕對安全為止。目前,許多醫(yī)療中心都已經配備了這種可折疊電梯,守護人們的生命安全。
演習結束了,研究這款電梯的Q博士拿出筆讓我寫一點感想,平時我這么愛抒發(fā)感情,這可是我表現(xiàn)的好機會。我思索再三,最后寫下:“在生命面前無小事,當災難發(fā)生,每一秒都顯得格外可貴。因此,我希望這款折疊電梯在未來能夠普及開來,讓更多住在高層的人們的安全得到守護……”
不能再長了,再長就變成一篇作文了。Q博士打量著我的作文,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最后,他鄭重地說:“我要告訴你一件好事,一件壞事,好事是,你寫得很好,我會把它放在研究館留言簿的首頁;壞事是,你思考的時間有點長,錯過了最后一輛公交車,今天可能坐‘11路公共汽車回去了?!?/p>
這這這,小智無語凝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