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潔
自創(chuàng)“三遍法”
兒子洛洛上中學后,對我的嘮叨越來越反感和抗拒。上個學期,他撕手皮的毛病在我反復的斥責中反而變本加厲。有一天,我看到他的手指竟然滲出了血珠,所有的怒氣都化作了心疼,想都沒想就把他那根手指含在了嘴里,流下了眼淚。我不同尋常的舉動,感動了孩子,他也哭了,說:“原來媽媽還是愛我的……我再不這樣了!”后來,他真的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暑假期間,洛洛給我看了一篇刊登在《知識窗》雜志上的文章,標題是《為什么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文中說,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超限效應”,就是“刺激過多、過強和過久,會引起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文章由此得出結論:只有及時、適當?shù)闹貜筒拍芷鸬胶玫男Ч?/p>
于是我想實行一個“三遍法”:重要的事情最多說三遍,并在說的方法和時機上動一番腦筋。洛洛第一時間表示大力支持。作業(yè)、游戲、玩嘴,這三件事是我嘮叨最多的,我決定就從這三件事上著手。
有一天,洛洛一大早就跑來問我:“媽媽,我今天能玩會兒游戲嗎?”“我們不是說好暑假作業(yè)完成前不碰游戲的嗎?”“可是作業(yè)好多呢,我都好幾天沒玩了?!彼蓱z巴巴地看著我。我溫和地堅持道:“已經(jīng)決定的事情不能朝令夕改。”“那就讓我簽個到唄。”“不行,你簽了到就會想玩,心就散了?!崩瞎犚娏藳]好氣地說,干脆沒收了他的平板和手機。洛洛趕緊說:“不要嘛!那還是按原計劃,寫完作業(yè)再玩吧?!?/p>
吃過早飯,洛洛把自己關在小房間里寫作業(yè)。我不留神忘記敲門就進去了,恰好見他邊寫作業(yè)邊用手揉嘴唇,我不由得長嘆一口氣,說:“現(xiàn)在不撕手皮,又改玩嘴了是吧?”“你進我房間怎么不敲門呀?”“我敲門可以,但你不要再讓我看見你這么多小動作,好不好?”他不耐煩地嘟囔道:“知道啦知道啦?!?/p>
夜晚的臺燈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洛洛看,憂心忡忡地說:“我覺得你的嘴好像有點歪了?!彼B忙跑去照鏡子,然后急切地追問:“我的嘴真的歪了嗎?”我認真地說:“現(xiàn)在問題還不大,但如果你一直習慣性地這么揉捏或者使勁地扭動嘴唇的話,嘴肯定是要歪的。因為青少年正處于成長期,五官很容易因外力影響而變形?!甭迓暹B連點頭,看樣子是聽進去了。
方法勝于說教
一天,洛洛應邀隨同學出去玩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我以為他總該寫寫作業(yè)了,誰知他吃完飯就開始玩《部落沖突》。我再次提醒他關于游戲的約定,他乖乖放下了平板,可沒過一會兒,又拿起一本《雍正皇帝》看了起來。
我繃不住了,說:“你是打算一整天都不學習嗎?”“我今天好累,不想學了?!薄袄哿司挖s快睡覺,明天能早點起床,還看什么小說!”他聽了很不滿地嚷了一句:“平時你總說我看書太少,現(xiàn)在又不讓我看,你到底想讓我怎么樣呀?”
暑假一開始我就帶洛洛出去旅游了十幾天,回來后又去培訓機構上了一個月的課,所以學校布置的作業(yè)他都沒怎么寫?!斑€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開學了,你還有那么多作業(yè)沒做,我都替你急。你不應該寫完作業(yè)再看課外書嗎?”“媽媽,我跟你說過多少遍,我自己的事情我心里有數(shù),不用你替我急,你急也沒用!”洛洛說到這里連聲調(diào)都變了,顯得極其煩躁。
我突然感到很懊悔,那些明知說了也沒用的話,怎么又條件反射地脫口而出了呢?我想起一句話:反復無休止的嘮叨是對他人精神上的一種虐待。想到此,我毫不猶豫地向洛洛道歉:“對不起,我不該催你的。你看書吧,但最晚十點半一定要睡覺。”
公公婆婆來上海玩,住在我們家,洛洛騰出了自己的房間,暫時跟我和他爸同處一室。如此一來,他不得不在我眼皮子底下做作業(yè),我覺得他的效率并不高。洛洛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媽媽,你是不是又在擔心我的作業(yè)?”我坦率地說:“過幾天我們還要陪爺爺奶奶出去玩,你不寫完作業(yè)的話會有點麻煩?!比缓笪彝蝗挥辛艘粋€主意,“咱們打個賭吧,如果你一周內(nèi)做完所有作業(yè),就能贏得100元錢,輸了不罰?!甭迓逡宦爜韯帕耍骸昂冒。谎詾槎?!”
晚上,我們設宴給公公婆婆接風,洛洛跟一口方言的爺爺奶奶溝通起來很困難,索性掏出手機玩了起來。我不動聲色地把網(wǎng)上流傳的一幅漫畫拿給他看:一位老人好不容易盼來了久別的孫輩,可那些年輕人卻各玩各的手機,絲毫沒有在意老人眼中深深的失望和孤寂。洛洛會意地收起了手機。過了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他又下意識地把手放在嘴唇邊蹭來蹭去,便給他使了個眼色,他立馬心領神會把手拿開了。吃飯的過程中,我和老公都盡量聊一些洛洛感興趣、能參與的話題。爺爺奶奶喜愛洛洛,不停地夸贊他,我卻故意插了一句:“其實他也有缺點和毛病……”洛洛立即緊張地看向我,我接著鄭重地說道,“但他都努力改正了!”
事后洛洛問我:“你說的是我哪個缺點?”“已經(jīng)改了的那個。”他聽了,眨巴眨巴眼睛沒再說話。臨睡時,他讓我?guī)退麥蕚湟恍┠z布,說:“我白天把膠布貼在手上,能提醒我不再玩嘴?!?/p>
接下來的一周時間,洛洛全力以赴專心做作業(yè),成功贏得100元錢。他高興極了,我也可以放心地安排一家人出游了。
治標更要治本
早上出門碰到鄰居家孩子東東,得知他這次期末考試分數(shù)很高?;氐郊遥胰滩蛔?shù)落洛洛:“東東以前成績沒你好,現(xiàn)在人家迎頭趕上了,再看看你,就沒有一點上進心嗎?”洛洛委屈地辯解道:“我哪里沒有上進心了?我以后會努力的……”我打斷他,說:“我問你,新教材的預習、單詞手冊的背誦,這些你都開始做了嗎?”洛洛硬邦邦地頂了一句:“我做了!”說罷扭頭走了。
我冷靜一想,期末考試已經(jīng)過去了,再糾結于此有什么意義呢?孩子已經(jīng)承諾會更加用心學習,但羅馬畢竟不是一天建成的。我想給自己找個臺階下,便追過去輕描淡寫地對洛洛說:“我就是好意提醒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他卻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媽媽,你進別人房間一定要先敲門哦。”“我是這樣做的呀?!薄安灰欢ò桑闵洗尾痪屯藛??”這都是好多天以前的事了,我雖然感覺莫名其妙,但還是應道:“以后不會忘了?!?/p>
下午我們要出去看電影,我準備叫醒正在午睡的公婆,正要敲門,洛洛在我身后說了一句:“別忘了敲門!”“我知道要敲門,你那么多廢話干什么?”“沒什么呀,我就是好心提醒你一下?!薄翱晌也挥媚闾嵝?!”洛洛一聽,笑嘻嘻地說:“那怎么行,我怕你會忘了?!敝钡竭@時,我才恍然明白他那句有關敲門的沒頭沒腦的話是別有用意。
當一個人已經(jīng)想好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再多此一舉地提醒他,是多么愚蠢和討厭??!
自從我腦子里繃起“重要的話只說三遍”這根弦之后,我和兒子的摩擦明顯減少,親子關系大為改善。不過,在兒子眼里,這個方法也是有效的嗎?
“當然有效了!”洛洛回答得很干脆,“你每次說我的時候,我都知道你是認真的,所以我也會認真對待?!彼f,玩嘴那件事我說第二遍的時候,他就決心要改正了,原因是我準確擊中了他的“痛點”,他不想變成歪嘴。
“游戲呢?”“好像就三遍吧?而且我覺得那幾次也不算嘮叨。對了,明天就開學了,我想請你幫我把手機和平板都藏起來,我怕我看見了就想玩,一玩起來就收不住?!彼@番表態(tài)讓我驚喜,看來真的不能低估孩子的自我成長力。
作業(yè)方面,洛洛是提前完成了,但我并無成功之感。因為第一次是以往的行為慣性,第二次是動用了物質刺激——洛洛并不缺錢,吸引他的是那種勝利的快感。但物質激勵畢竟只能偶爾為之,它之所以特別管用,是因為我之前從未使用過。第三次更像是宣泄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后的焦慮情緒。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嘮叨的根源在于內(nèi)心的焦慮和控制欲,如果不及時、妥善地處理這些負性能量,任何技術性的解決方案都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媽媽,我感謝你為我做了那么多,但其實不需要太多,‘三遍就好!”洛洛的話把我從沉思中拉了回來,我們相視而笑。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