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2013年,一部名為《白日夢想家》的電影,讓我初識了冰島,也讓我對這個如此美麗的國家充滿了期待。但直到5年后的2018年,才終于帶著佳能的EOS R專微相機,和冰島有了12天的接觸。
說到冰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基本上都會是這個國家一定非常寒冷。據說冰島名字的由來也是為此,在島上的定居者們因為怕人們聞風而來,所以才給這個美麗的島嶼起了一個如此嚇人的名字。其實冰島是一個冬暖夏涼的國家,因為在冰島的冬天會有海洋暖流經過,所以冰島的溫度并不會像它的名字一樣冰冷,與旁邊的北歐國家相比,冰島的冬天簡直是舒服太多。
機身:佳能EOS R;鏡頭: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光圈:F22;快門:1/5秒;感光度:ISO-320。
佳能EOS R全畫幅專微相機
作為佳能第一款全畫幅專微相機,EOS R的外形和重量都輕巧了不少。它還具備均衡的3030萬有效像素和8張/秒最高連拍能力,畫面解析力與色彩表現都很出色。在易用性方面,相機可以通過旋轉液晶屏進行觸控對焦,配合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tǒng),達到即觸即拍的使用體驗。
機身:佳能EOS R;鏡頭:EF 16-35mm f/2.8L III USM;光圈:F13;快門:150秒;感光度:ISO-320。
冰島有雪山、冰川、湖泊和數不清的瀑布,還有火山、黑沙灘、如鉆石般的冰塊和夜晚空中跳躍的極光??傊诒鶏u所到的每一個地方,都會讓人產生跳出了地球的感覺,也許這里就是地球初生時的樣子。
冰島的天氣變化很快,有時一天甚至能經歷幾種天氣。我第一天的行程運氣頗佳,遇到了晴空萬里的天氣,之所以覺得運氣頗佳,是因為接下來連續(xù)幾天都是陰雨連綿。在這樣多變的天氣里拍攝,對相機的耐用性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好在我的佳能EOS R本身具備防水滴防塵結構,整趟拍攝經歷水濺無數,也沒有什么妨礙。
從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驅車前往斯奈山半島,沿途的景色讓我這個第一次到達冰島人興奮不已,不斷停車拍照,導致太陽幾乎快落山才到達教會山。
教會山位于斯奈山半島,是一個有著美麗外形和勻稱的獨立山體,我覺得它的形狀更像一個草帽,所以更習慣叫它草帽山。在教會山對面的教會山瀑布旁是拍攝教會山的最佳位置,這里一年四季都是攝影師最愛的拍攝地。在這里拍攝,超廣角鏡頭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目前RF鏡頭里還沒有這類鏡頭,但由于佳能推出了EF-EOS R轉接環(huán),可以轉接佳能畫質出色的EF16-35mm F2.8LⅢ USM鏡頭。轉接后還能使用轉接環(huán)上的多功能控制環(huán)來調節(jié)光圈,操作感一流??焖俚南?,大約50年后也許就徹底消失了。
在冰洞里拍攝時,我讓自己成為了畫面中的模特。先打開佳能EOS R上的內置Wi-Fi,
機身:佳能EOS R;鏡頭: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光圈:F25;快門:0.6秒;感光度:ISO-100。
方便的EF-EOS R轉接環(huán)
由于EF-EOS R卡口適配器的存在,可以讓EOS R轉接使用龐大的EF鏡頭群。特別是在目前還是空白的超廣角領域,無論轉接EF 11-24mmF4L USM還是EF 16-35mm F2.8L Ⅲ USM,都能獲得與單反相機上同樣的畫質表現,還可以用轉接環(huán)上的控制環(huán)來改變光圈,非常方便。
機身:佳能EOS R;鏡頭:EF 16-35mm f/2.8L III USM;光圈:F7.1;快門:1.3秒;感光度:ISO-400。
選擇11月來冰島有三個原因:第一是這時正是冰島旅游的小淡季;第二是這時的冰島還未進入極夜;第三是這時的藍色冰洞正好是剛剛可以進入的時間。
要想進入藍色冰洞必須提前預約,每天大約只能有200人有機會進入。自己前往冰洞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到達冰川的路崎嶇坎坷,只有駕駛改裝車才能在這種路上如履平地。到達停車點后,穿戴完防護設施,還要跟隨專業(yè)向導開始漫長的徒步,先要從布滿火山石的路上徒步大約30分鐘,據說這些地方以前都是被世界第三大冰川瓦特納冰川覆蓋,因為氣候變暖,瓦特納冰川正在通過手機來查看自己的站位是否合適,再按下屏幕上的快門按鈕遙控拍攝,一張電影《星際穿越》般的照片就這樣拍成了。
在夏季時,冰洞里是充滿了水的,正是水波浪不斷的沖刷才把冰洞雕琢出來夢幻般的形態(tài)。即使是同一個冰洞,因為時間不同,看到的樣子也會完全不同,更有大部分冰洞在第二年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在朋友圈的冰洞照片下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是初見也是最后一面,明年春暖花開時,她在地球上也許已經尋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