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任伯年是清末著名畫家,他的繪畫發(fā)軔于民間藝術,山水、花鳥、人物等無一不能。重視寫生,又融匯諸家技法,并吸取水彩色調(diào)之長,勾皴擦點染,格調(diào)清新自成一家。
任伯年的繪畫啟蒙老師是他的父親米店老板任淞云,賣米經(jīng)商之外,任淞云也能作畫,是個功底扎實的民間畫師。
10歲那年,父親開始傳授他寫真等傳統(tǒng)繪畫技巧。很快,任伯年就展現(xiàn)出了他的繪畫天賦。有一次,父親不在,有朋友到家中造訪,任伯年暗暗記下來人的相貌特征,等到父親回來后,他用寥寥數(shù)筆勾畫出客人的容貌。父親一看,一眼就認出了來訪的客人。
任伯年15歲那年,父親在太平天國的戰(zhàn)亂中去世。他靠著父親傳授的畫技獨自謀生,輾轉(zhuǎn)于寧波、杭州、蘇州等地,仿制市場上銷售火爆的名家畫作,在路邊擺攤兒出售。湊巧的是,因為一把假冒的畫扇,任伯年結(jié)識了他的第二位老師——晚清“海派藝術”畫家任渭長。
一天,任渭長上街采購物品,路過任伯年的賣畫小攤兒,看到很多人在畫攤兒前駐足論畫。任渭長就走上前去,看到擺在地攤兒上的這些畫作很不錯,落筆點墨處線條分明有力,覺得這個年輕人是個可造之材,便停下來仔細欣賞了一番。可是看到最后,讓任渭長不禁心中非常氣憤,原來,一幅扇面作品的落款赫然寫著“任渭長”幾個字。任渭長想,這種江湖騙子實在可惡,竟然冒充我造假,毀壞我的聲譽,今天一定要好好教訓他。但正當任渭長準備上前訓斥賣畫青年時,他又細看了一下這幅仿品,竟越看越喜歡。任渭長的臉色由怒轉(zhuǎn)喜,心中暗自思忖:這樣難得的繪畫奇才,如果有人稍作指點,假以時日可能他的名氣要遠遠超過自己呢!于是竟動了愛才之心。
任渭長有心逗弄一下這個年輕人,就詢問攤主:“這扇子是誰畫的?”任伯年回答:“任渭長的真跡?!薄八悄闶裁慈耍俊薄笆俏沂迨?。”任渭長一聽,笑了:“我就是任渭長,怎不知有你這個侄兒?”謊言被拆穿后,任伯年先是驚得目瞪口呆,然后憋得滿臉通紅,支支吾吾說不出一句話來。
任伯年誠惶誠恐地趕緊向任渭長行禮賠罪,任渭長哈哈大笑:“既然賠罪就要有誠意,跟著我好好學畫,如果你的畫技超過了我,我就原諒你的造假之罪?!比尾暌宦?,隨即心領神會,跪地叩拜任渭長為師。
素材分析:
有一種境界,不計得失;有一種態(tài)度,化解干戈;有一種胸懷,包容天地。那就是寬容,因為有了寬容才有了后來的任伯年。
話題拓展:胸懷;度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