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在學生的眼中,老師應(yīng)該是無所不能,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卻知道英語再好的人也會有不知道的單詞。而向?qū)W生坦誠自己的不足,不但是勇氣,更多地是給孩子們表率,更深層地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潛力。
一天,我在上“水果”一課時,我讓學生畫他們最喜歡的水果。走過一個學生旁邊,他正在畫一個哈密瓜。突然間,他拉住我,輕聲地說:“Miss Liu, I like 哈密瓜。But how to say 哈密瓜 in English?”在腦子里一陣快速地搜索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知道哈密瓜是如何用英語來說的。而正在此時腦中忽然閃出一個念頭:
要不就臨時編一個告訴他吧-——哈密瓜就是Sweet melon。然而到最后,我選擇了另外一種做法……
我非常自然地向?qū)W生說:“Sorry. I do not know how to say 哈密瓜 in English. Lets find it out in the dictionary after this class.”然后,我又用中文說:“哈密瓜這個單詞我真的不知道,同學們?nèi)绻銈冇信d趣,下課后讓我們一起到辦公室在詞典中查一查好嗎?”學生們點點頭繼續(xù)上課。下課后,很多學生馬上提醒我到辦公室去查單詞。我知道他們現(xiàn)在不僅在學哈密瓜如何念,而且在學如何學習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就這樣,我不僅沒有感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感到欣慰。當學生向我提出一個我所不知的單詞,其實他是在督促我多學了一個單詞,使我在原有的基礎(chǔ)能有點滴的提高,我應(yīng)該感謝這樣的學生。另外,我覺得自己終于在行動中,關(guān)注了學生的實際需要。語言不是在模仿中學會的,而是在學生需要運用時或表達時才習得的。學生真的就喜歡哈密瓜,我應(yīng)該教會他這個書上沒有的詞。作為老師應(yīng)該有這樣的意識:我們教給學生的,應(yīng)該是學生需要的。
學生把老師問住了,我認為是好課。因為老師已經(jīng)把孩子的思維啟發(fā)到能問住的程度了。這時,他們的學習會產(chǎn)生一種滿足感,會更加激勵學生好好學習的欲望。有時,教師的示弱也是一種啟發(fā)、鼓勵。如能學生帶著新問題走出教室,這就是我更追求的課堂。
在教學中,課上的時間是最寶貴的,上好課上的40分鐘,勝過課下的1小時。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經(jīng)常會運用實物、圖片,形體語言,多媒體等多種手段進行語言信息的整體輸入,導入新的教學內(nèi)容。在視聽的整體感知語言信息的基礎(chǔ)上,我對所教的內(nèi)容進行分段落和分層次設(shè)問,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精講難點和重點。
在上課中,我注重當天的知識當天會的原則,對學生的單詞進行每天測查,積少成多。并且間隔一段時間再重復一次。
英語教學要面向全體的學生,充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當看到有不愛發(fā)言的學生,突然舉手要發(fā)言時,我總是給他們機會,叫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無論說的是對是錯,無論是好是壞,我都鼓勵他們要大膽勇敢地去說,并聆聽他們說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英語教學就是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探索研究,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才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才會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班上還有一個叫可可的小女孩,每天都是漂漂亮亮的,但與她外表相反的是她的學習習慣:每次上課的時候,她的桌子上都鋪滿了一堆書,自己的書桌周圍也是亂得一塌糊涂。至于作業(yè),哎!那就更甭提了,亂七八糟,根本不像小女孩寫的!
有一天上完課當我走出教室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個小小的身影跟在我的后面,我回頭一看,是Coco,她悄悄走到我身邊,對我說:“劉老師,你今天穿得真漂亮!”我笑了,對她說:“你也漂亮!我們兩個都漂亮!你以后長大了會比劉老師還漂亮!”
就是這么一次小小的對話,在Coco身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她看見我走進教室的時候,她立刻就會行動起來,會把桌子上收拾得干干凈凈。作業(yè)也寫得很工整,和以前判若兩人,于是我就把收作業(yè)的任務(wù)交給了她,她高興極了。
前幾天檢查作業(yè)的時候,她媽媽在作業(yè)本空白的地方寫道:劉老師,孩子非常喜歡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什么事情有興趣了,就一定能做好,感謝您!
通過這件事,我的感觸很深!人人都喜歡漂亮的事物!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學會把自己打扮得“美麗”,但這種美麗必須是和諧的。除此之外,美麗的語言,特有的人格魅力,美麗的人情,美麗的課堂都是不可忽視的。崇尚美麗吧!讓我們都來做一名美麗教師!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是“有形的”,教育也是“無形的”。崇尚自然,讓我們用人格的魅力影響學生,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我與愉快教育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