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聲笑,塵封的金子發(fā)金光。
韓國瑜真的是賣菜郎嗎?還是選舉時媒體所說的一人對一黨,是一瓶礦泉水的干凈選舉?韓國瑜現(xiàn)象意味著什么,他本人又是什么樣的政治人物,是政治素人,還是一顆被埋沒了許久才發(fā)光的金子?
韓國瑜異軍突起,奪回失去二十年的高雄執(zhí)政權,國民黨迎來制衡民進黨的新機遇,兩岸城市交流迎來新機遇,但對韓國瑜來說,挑戰(zhàn)剛剛開始。
韓國瑜1957年出生,原籍河南商丘,東吳大學外文系畢業(yè),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推廣中心主任,《中國時報》撰述員。在黃復興黨部支持下,他成功擔任臺灣地區(qū)第二到第四屆民意代表,熟悉立法機構情況,并且以維護軍榮民權益而獲好評。2018年一首“夜襲”歌曲,顯示了他的軍隊情結。
2016年民進黨上臺執(zhí)政后,在意識形態(tài)優(yōu)先的考慮下,拔除了韓國瑜臺北農產品運銷公司總經理的職務,轉而任命蔡英文的親信,被稱為最貴實習生之稱的吳音寧。韓國瑜在北農的經歷,使他擁有“賣菜郎”的頭號,而他一戰(zhàn)民進黨臺北市議員王世堅的場面,使他意外走紅,而他的口才、機智獲得民眾的欣賞。蔡英文、吳音寧們不會想到,一個被踢走的老藍男會東山再起翻轉高雄選情,而且也令國民黨逆襲,進而成為民進黨最大的敵人。
空降到高雄,一無所有的韓國瑜選擇了一條打干凈選舉的道路。在個人形象方面,他竭力塑造出草根性、親民性(不戴領帶,不穿西裝,幽默敢于自嘲),同時又塑造清廉的形象,在選舉最后關頭敢于做出反貪承諾。他不懼抹紅,順勢提出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2018年臺灣地方縣市長候選人中敢于亮出自己立場、敢于擔當?shù)乃{營候選人。
對韓國瑜來說,給他贏得選舉的時間只有三個多月,他沒有高雄在地經營的經驗,也沒有國民黨中央經費可以挹注,嚴格意義就是“空軍”,但是他將這樣一場原本艱難的選戰(zhàn)打成了成功逆襲的典型。
韓國瑜幽默、機智,反應快,打出切中臺灣經濟選民的口號,用通俗的語言打動庶民,“人出得去,錢進得來”“人民要過好日子”“禿子跟著月亮走”,以醒目的口號吸引高雄及整個臺灣的選民,成功制造“政治素人加賣菜CEO”的政治形象。
在用人與依靠方面他選擇了兩股力量,一是目前在立法機構系統(tǒng)的國民黨青壯年民意代表,二是依靠國民黨內的本土派王金平、蕭漢俊,一個是相對清新,一個是被諷刺為“黑金”的地方派系,韓國瑜均有倚重。因為前者在議題年輕選票上有優(yōu)勢,后者在金流與地方樁腳上有奧援。在贏得選舉的考量下,深藍本土藍暫時放下矛盾。
在決斷力方面他果敢,應對重大挑戰(zhàn)進退有據(jù),敢于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及時做出切割。有人說他具有江湖智慧,遇到來自民進黨全黨上下的攻擊,他四兩撥千斤,舉重若輕(在臺北市議會接受王世堅質詢)。在黨內迅速找到派系的支持,特別是獲得王金平、張榮味等地方勢力大力支持,包括資金上、組織上的大力支持。韓國瑜也得到張善政、李鴻源等國民黨重要專家級政治人物的支持。這次韓國瑜的選戰(zhàn)不僅僅是空戰(zhàn)輿論戰(zhàn),而且有扎實的組織戰(zhàn),并非他所說的那樣沒有競選后援會,沒有組織戰(zhàn)。據(jù)一位從高雄眷村嫁到臺北的女士說,早在選舉一個半月前高雄的藍軍就被動員起來??梢哉f,半個國民黨在幫助韓國瑜打選戰(zhàn)。
“韓流”得益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信息的及時傳遞、個人形象的成功塑造,離不開大數(shù)據(jù)分析。韓國瑜團隊有一批年輕人策劃議題,分析選情,可以說,互聯(lián)網(wǎng)成就了韓國瑜?!绊n流”見證了臺灣網(wǎng)絡政治對傳統(tǒng)選戰(zhàn)的沖擊。2014年“反服貿”興起得益于網(wǎng)絡的傳播,而韓國瑜認識到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對選戰(zhàn)的重要性,巧用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營造網(wǎng)絡巨大聲量。選前,韓國瑜在臉書(Facebook)的點擊率超過50萬人次,幾次接受“網(wǎng)紅館長”訪問,吸引7萬以上網(wǎng)民觀看,一個新的政治明星得以在短時間內得以形塑。
這是臺灣選舉政治的新變化,造神、明星效應始于虛擬網(wǎng)絡,最后固定在每一張選票上。
從國民黨未來改造的角度去思考,以韓國瑜為首的新生代勢力連線已成形,一方面有侯友宜、韓國瑜、盧秀燕、江啟臣、蔣萬安(江啟臣、蔣萬安沒有參選,但在臺中,江啟臣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中生代),這幾位國民黨中生代將選戰(zhàn)打得可圈可點、風生水起。另外還有他們結合國民黨在中南部地方派系,成為一支強有力的黨內新生力量。
“韓流”出現(xiàn)并發(fā)揮巨大沖擊力,對國民黨來說無疑具有十分積極且重大的意義,它給藍營極大鼓舞,可以說是救命稻草。但是此次國民黨大贏并不是在國民黨整個體制機制發(fā)生重大改革之后涅槃重生,因此未來黨內利益之爭、路線之爭、權力斗爭仍然需要關注。
許多學者、媒體評論人認為,這場選舉將一定程度推動國民黨黨內改革,也許這場改革是緩慢的,但是它將成為一種主流聲音。改革的力量在韓國瑜、侯友宜、江啟臣、盧秀燕這批有此次選戰(zhàn)經驗,且打得比較出色的國民黨地方實力派與民意代表。改革的方向,一是國民黨將慢慢變成選戰(zhàn)型政黨,二是國民黨完成本地化轉型過程,地方派系與組織系統(tǒng)通過選戰(zhàn)得以重建。
當然,由于民進黨執(zhí)政績效不彰,又因大力改弦更張而激起諸多民怨,這次選舉打的也是順風牌。但如果不是韓國瑜激起海嘯,選舉結果頂多是小勝?,F(xiàn)在靠著韓國瑜非典型國民黨人特質,才拔地而起,打破藍營從來無力反攻的沉悶局面。
韓國瑜將高雄選戰(zhàn)打成了2020年國民黨選舉的試驗田,無論組織動員、選舉造勢、互聯(lián)網(wǎng)聲量、選舉議題、政策攻防,還是對兩岸關系的表態(tài),可以看成是一場縮小版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前哨戰(zhàn),為韓國瑜布局2024年選舉提供難得的經驗。韓國瑜在顧及自身選舉情況下,還能在全臺進行輔選,且每一場造勢幾乎動員了臺灣各地支持者,拉抬了國民黨其他縣市選情,特別是臺中、新北選情,使侯友宜、盧秀燕一路領先。這也使得韓國瑜比國民黨其他縣市長擁有更高的全臺知名度,后續(xù)如果施政產生好的成效,勢必成為國民黨新一代領軍人物。
韓國瑜選前清晰喊出“九二共識推倒高雄圍墻”,主張“人進得來,貨出得去,人民要過好日子”,推動兩岸經貿交流,獲得高雄選民高票支持,尤其是突破鳳山、旗山、岡山三大綠營大票倉,有助打破民進黨長期控制南臺灣的局面,為南臺灣特別是經濟注入活水。在“韓流”輻射下,當選的南投縣縣長林明溱也公開呼吁以“九二共識”推動南投與大陸城市交流,要加快成立“兩岸工作小組”。相信在國民黨贏得選舉的15個縣市中,兩岸城市交流將開啟一個新階段。
對韓國瑜來說,挑戰(zhàn)才開始。民進黨、綠營支持者將他當作頭號敵人、眼中釘,這也許是“韓流”興起后韓國瑜無法躲避的宿命。而他的“愛與包容”在藍綠極度對立的南臺灣將面臨挑戰(zhàn),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當不了“全民領導人”,韓國瑜如果想當“全高雄人的市長”恐怕會重蹈馬英九的覆轍。
其主要挑戰(zhàn),一是“韓流”難以撼動國民黨的痼疾。
臺灣資深媒體人陳國祥分析稱,韓國瑜這次選舉展現(xiàn)的能量和風格,屬于個人性的而不是政黨的整體,“韓流”現(xiàn)象固然為國民黨注入新能量,但這股動能要在選后化為百年老黨更新再興的力量,不但擺脫僵化性思維、僵尸般體質與僵固舊勢力的羈絆,而且浴火重生地重新活起來、動起來、旺起來,恐怕是嘎嘎乎其難。理由是以國民黨根深蒂固的黨性,劫難一旦離開,僥幸得以喘息,老毛病難保不會再犯,一時氣盛之后又要爭權奪利,搶食資源,斗來斗去互不相讓,最終白白把復興的契機給糟蹋了。因為國民黨的政黨文化,一向是表面講究恭順、溫婉、和諧、不斗爭、不強霸,實際上另搞一套,理念思維歧異大,雖不爭辯卻也互不相讓;社會屬性差異大,雖雞兔同籠卻也心有芥蒂;利益格局區(qū)別大,雖各有所系卻也相互猜忌。在這樣的大雜燴組合中,任何改革都容易促發(fā)內部矛盾尖銳化,同時因為缺乏協(xié)調沖突機制,因此歷來的主事者大都只能微調、小修,以免打翻平衡和諧的假象,以致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因此,國民黨2000年和2016年兩次痛失中樞執(zhí)政權,雖然感到創(chuàng)痛深重,卻也大病小醫(yī),不敢動大手術,甚至諱疾忌醫(yī),以至于體質基本不變,理念亦未煥然一新。
二是其地方執(zhí)政可能面臨來自民進黨中央及基層全面反撲、掣肘。
華僑大學陳克明教授認為,韓國瑜主政高雄,將是一條坎坷之路。一旦“韓流”逆襲成功,就意味著“韓流”效應可能會對2020年臺灣大選產生影響,民進黨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千方百計防止“韓流”效應繼續(xù)發(fā)酵,那就是會充分利用民進黨執(zhí)政中樞以及其在高雄經營二十年所形成的各種力量限制、遏制韓國瑜,這將對韓國瑜未來政績產生很大影響,沒有臺灣當局的資源和支持,韓國瑜會面臨很多“無米之炊”的局面,也會在許多方面受到來自上面的、形形色色的掣肘;沒有強有力的基層勢力支持、配合,韓國瑜的很多政策、決策將無法付諸實施和實現(xiàn),而面對這種局面,國民黨又能給韓國瑜什么樣的支持和支援?況且,韓國瑜在這次競選中主打經濟牌,而高雄的經濟問題更主要的是結構性問題,這是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地方選舉過后最多不到一年就要進入2020年大選狀態(tài),高雄的經濟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有所改觀,因而到時會被以“跳票”為話題,成為民進黨在選舉中的主要攻擊點,反而對國民黨的2020年選戰(zhàn)產生極大負面影響,這對韓國瑜、國民黨是一個很大考驗。
韓國瑜競選政見攸關兩岸,而相關職權在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手里。在蔡英文拒不承認“兩岸一中”“九二共識”,兩岸愈來愈走向對抗的情況下,“人進得來,貨出得去”政見能不能落實,實受制于兩岸關系變化、受制于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當然,韓國瑜的“韓流”非韓國的“韓流”,如果在韓國瑜未來的政治生命里,政治實踐中注入更多中華文化新元素,擦亮在高雄被蒙塵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高雄成為新的兩岸中華文化地標值得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