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專業(yè)技能是聲樂學習者自如地把握作品、表現作品的必備要件,故對于聲樂學習者的技能技巧訓練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從聲樂演唱技能技巧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論述聲樂技能訓練的方式方法,以期通過優(yōu)化合理的循序漸進的聲樂技能技巧訓練模式有效地提高聲樂學習者的聲樂演唱水平。
關鍵詞:音樂專業(yè) 聲樂技能訓練 優(yōu)化教學方法
聲樂是一門表演性極強的藝術門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聲樂藝術由于采用人聲的方式呈現,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一首風格完整地道的歌曲需要強大的機能支撐,可以說,聲樂技能是歌曲藝術表現力的依托和載體,對于聲樂學習者而言,聲樂技能技巧的訓練師必不可少的;對于教師而言,合理地的優(yōu)化聲樂技能的教學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一、聲樂演唱專業(yè)技能的劃分
(一)科學的歌唱發(fā)聲。聲樂從發(fā)聲機理上分為氣息、發(fā)音體、共鳴、吐字咬字等部分??茖W的發(fā)生是幾大部分的靈活自然的配合下完成的。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抑或僵硬都會帶來聲樂發(fā)聲上的問題,進而影響整個發(fā)聲的狀態(tài),也就談不上科學的發(fā)聲??茖W的發(fā)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而且是越演唱越興奮的過程,而不是相反。氣息是聲樂學習者首先需要掌握的環(huán)節(jié),掌握自然有支持的氣息運用技巧就是聲樂學習成功的一半。我們首先將手放在肚臍眼下方三指頭處的丹田位置(小腹),當我們輕輕地咳嗽一聲,會發(fā)現那里會微微地一動,找到那個小腹中間的點,把它想象成氣息的支點,用嘴巴輕輕地發(fā)出“SI”的聲音,出氣和用力的方向就是那個氣息的支點,肩膀不可抬,腹式呼吸,橫隔膜下移,呼氣時均勻飽滿,一條氣息線是平穩(wěn)的。我們的喉嚨是發(fā)音源,附近是頸部肌肉,歌唱始終保持放松,氣息沖擊聲帶自然發(fā)聲。人體的聲帶是發(fā)音源,而頭腔、鼻腔、額竇、蝶竇、口腔、咽腔、胸腔屬于擴音器,能夠將聲音美化,故共鳴是聲樂學習的重要領域。在此基礎上,運用準確的咬字吐字技術完美地呈現歌曲,這些綜合運用就是科學的發(fā)聲。
(二)嫻熟的表演技能。聲樂演員也是演員,也是需要進行表演的,只不過與影視演員不同的是我們聲樂是依靠聲音來描述情境、表達思想感情的。完整地富有表現力的歌曲一定是帶有表演性質的。聲樂是極具表現力的藝術門類,但是,無論我們在琴房怎樣練習,最終都是要拿到各個場合進行表演完成的。嫻熟的表演技能是聲樂演唱專業(yè)必備的技能,它包括對于聲樂作品的情感處理和聲樂作品呈示的綜合效果。前者注重的是將演唱者與創(chuàng)作者以作品為媒介進行隔空溝通,體會作曲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結構、風格和背后的民俗文化,需要演唱者在了解作者的基礎上,融入作品角色,以身臨其境的方式呈現作品的感情和內涵;后者注重的是演唱者的外在視覺感受,符合作品需要的眼神、表情、手勢、姿態(tài)、著裝,以及將各個舞臺上的表演要素充分融合發(fā)揮的素質和能力。
二、聲樂演唱技能的教學優(yōu)化方式
(一)聲樂個別教學模式。聲樂一對一教學是最古老最基礎也是最有效的聲樂演唱技能的訓練方式,在這個教學工程中,學習需要依據聲樂學習者的自身條件而定,沒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傮w來說,在一對一的課堂上,以師生之間技能的反復模仿體會為主,從最開始的氣息、共鳴、母音、咬字,到最后的歌劇詠嘆調都是如此。這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由于聲樂技術屬于抽象的感覺技術,很做到客觀化,但是,教師應該盡量創(chuàng)設形象的環(huán)境為學生的理解服務,如在教室擺放鏡子,讓學生直觀感受與教師的不同;在教師放置聲樂解剖掛圖,播放橫膈膜運動的視頻,播放聲帶運動的內部結構,觀看人體內部的腔體構造和發(fā)音原理;使用比喻性質的語言,聞花香、打哈欠、喝半口水;講授作品背景和風格知識等。
(二)聲樂小組觀摩交流。聲樂小組觀摩課型在專業(yè)音樂院校是經常開設的課程,在聲樂教師的組織下,不同類型的學生相互觀摩。由于每個學生彼此的演唱問題是不同的,故而,相互的交流觀摩是直觀觀看問題,反思自我的必要手段。在教師的主導下,啟發(fā)學生思考分析聲音音質的好壞,分析原因和尋找解決策略,以此提高每一位參與者的聲音演唱技術,以更好地為聲樂表現服務。在這個觀摩學習的過程中,大家一方面可以交流技術技巧獲得專業(y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觀摩,熟悉大量的自己并未演唱過的聲音作品,積累大量的聽覺信息和聲樂作品知識,在聆聽教師講授的過程中獲得基礎的聲音辨別能力。
(三)聲樂表演藝術實踐。聲樂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聲樂所涉及的要素是紛繁復雜的,在琴房一對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停下來一個字一個字的學習,一個音一個音的指導,可是,在舞臺藝術實踐中,一首完整的涵蓋聲樂技巧各個要素的聲樂作品是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場合完整地表現出來的。這一點對于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同時是學生提升自身音樂素養(yǎng)和聲樂表現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重視聲樂學習的舞臺實踐,創(chuàng)設舞臺表現的平臺是合理優(yōu)化聲樂教學方式的必由之路。當然,在聲樂表現藝術實踐課程的展開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從作品的情感表現到演唱者的舉手投足都進行嚴格的訓練,使得學生熟悉舞臺,能夠在上臺的一瞬間克服自身的膽怯心理,在熟練掌握舞臺的基礎上,能夠達到瞬間恢復常態(tài)心理的自如發(fā)揮演唱水平的能力,這是舞臺藝術實踐給予學生的不可替代的聲樂表演技能。
結束語
聲樂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的連續(xù)的過程,需要教授者在宏觀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精細的培養(yǎng)方案的設計,這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在依托循序漸進的原則的基礎上,教師能動地把握各個基本表現要素,既要有基礎氣息、共鳴、發(fā)聲、咬字等機能訓練,也要有對于作品內涵的文化基礎的學習,也需要師生之間的常態(tài)化的觀摩交流學習提升技能,更需要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舞臺藝術實踐,讓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能夠自如地運用技巧,熟練的把握舞臺的表現要素,克服自身的膽怯心理,完整地聲情并茂的演唱聲樂作品??偠灾?,對于聲樂演唱技能的訓練需要對教學本身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設計,這樣才能夠適應不同學習者聲樂技能提升的需要,有效地提升我們的聲樂技能訓練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的開展思路及優(yōu)化思考[J]. 戲劇之家, 2017(15):146-147.
[2] 孫琦.淺談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基本技能訓練[J]. 中國音樂學, 2000(s1):116-118.
[3] 劉大巍.高師音樂專業(yè)聲樂教學改革探索——談談聲樂理論課教學[J].鹽城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1(3):107-110.
[4] 褚黎明.聲樂教學中技巧學習分析[J].音樂時空, 2016(6):117-118.
作者簡介:唐祺禹(1987.7—),女,云南臨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民族中學 學士學位,音樂學聲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