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 蔡露茜
狼瘡性腎炎是臨床常見腎臟免疫性疾病,它是由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引發(fā)的一種并發(fā)癥[1]。研究表明,約有60%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伴有狼瘡性腎炎[2]。狼瘡性腎炎不僅是導致終末期腎衰竭的危險因素,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定期評估病情程度對此類患者預后尤為重要。目前,腎臟活組織檢查是臨床診斷狼瘡性腎炎的主要手段,但是腎臟活組織檢查對腎臟具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不易用來反復檢查,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3]。因此探尋敏感的血清分子作為診治的輔助性標志物對于狼瘡性腎炎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近年研究表明,細胞介素-17(IL-17)和白細胞介素-6(IL-6)在狼瘡性腎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4,5],本研究選取筆者醫(yī)院38例狼瘡性腎炎患者和19例健康受試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IL-17和IL-6在狼瘡性腎炎中的表達關系,及二者與狼瘡性腎炎疾病活動度的相關性。
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筆者醫(yī)院診治的38例狼瘡性腎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82年美國風濕學會修訂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治標準,且符合狼瘡性腎炎診斷標準(符合下述4條中至少1條并排除其他原因),即24h尿蛋白>0.5g,尿中白細胞或紅細胞>5個/HP或顆粒管型,腎功能異常,經(jīng)腎臟病理證實[6]。根據(jù)腎活檢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指數(shù)(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e index,SLEDAI),將38例狼瘡性腎炎患者分為狼瘡性腎炎活動期(SLEDAI>9)和狼瘡性腎炎靜止期(SLEDAI≤9),其中狼瘡性腎炎活動期有17例,狼瘡性腎炎靜止期有21例。納入標準:①本研究病例均符合腎臟活檢穿刺指征,經(jīng)腎活檢穿刺檢驗后,確診為狼瘡性腎炎;②未經(jīng)治療,或近1個月內未使用免疫抑制劑。另選取同期來醫(yī)院體檢的19例健康受試者作為正常對照組。所有入選者均排除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等其他感染,伴有腎臟其他病變,有腫瘤病史或有呼吸系統(tǒng)或血液系統(tǒng)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2.主要試劑及儀器:白細胞介素-17、白細胞介素-6、ELISA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購自上海賽默科技生物發(fā)展有限公司;LOGIQ400 B超儀購自美國GE 公司;16G自動活檢槍購自美國BARD公司;HITACHI71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購自日本日立公司;3K15超低溫離心機購自德國Sigma公司。
3.方法:(1)血清IL-17、IL-6表達水平檢測,采集受試者空腹靜脈血3~5ml置于無菌的EDTA抗凝管中,將采集的靜脈血置于超低溫離心機離心,3000r/min,5min,收集上清液并置于 -80℃冰箱內保存?zhèn)溆?,ELISA法分別用IL-17、IL-6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檢測血清中IL-17、IL-6的表達水平,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顯色后用酶標儀讀取450nm下的吸光度值。(2)疾病活動度評估:①SLEDAI評分:參照Gladman等[7]制定的標準對3組受試者9個系統(tǒng)和24項臨床指標進行評估,其中0~4分為基本無活動,5~9分為輕度活動,10~14分為中度活動,≥15分為重度活動;②腎臟活檢穿刺及病理檢查[8]:在B超引導下實施腎活檢術,采用16G腎活檢穿刺針取兩條腎組織,置于4%的甲醛溶液中固定1h,將腎組織制作組織切片,經(jīng)蘇木素-伊紅染色后鏡檢。根據(jù)2003年ISN/RPS的分型標準及狼瘡病理活動指數(shù)(activity index,AI)和慢性指數(shù)(chronic index,CI)進行病理分型。
1.3組受試者臨床資料的比較:正常對照組、狼瘡性腎炎靜止期組和活動期組受試者的年齡、性別、病程以及BMI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狼瘡性腎炎靜止期組和活動期組受試者血尿酸、尿蛋白、血肌酐、發(fā)熱、SLEDAI評分以及血清中Hs-CRP、ESR、透明質酸酶(HA)、C1q抗體、抗ds-DNA抗體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狼瘡性腎炎活動期組上述各項指標顯著高于靜止期組(P<0.05)。狼瘡性腎炎靜止期組和活動期組受試者血清中補體含量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活動期組也顯著低于靜止期組(P<0.05),詳見表1。
2.3組受試者血清中IL-17、IL-6的表達水平:狼瘡性腎炎靜止期組、活動期組IL-17、IL-6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狼瘡性腎炎活動期組IL-17、IL-6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靜止期組(P<0.05),詳見表2。
3.狼瘡性腎炎患者AI和CI比較:狼瘡性腎炎活動期組AI、CI顯著高于靜止期組(P<0.05),詳見表3。
4.狼瘡性腎炎患者IL-17與IL-6表達水平的相關性: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IL-17與IL-6的表達水平呈顯著正相關(r=0.647,P<0.05),詳見圖1。
5.狼瘡性腎炎患者IL-17和IL-6與疾病活動度指標的相關性: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IL-17、IL-6與SLEDAI評分、AI、CI均呈正相關(P<0.05),詳見表4。
狼瘡性腎炎是一種常見的由環(huán)境、遺傳、感染和免疫等多因素參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9]。臨床上常以血尿、尿酸、24h尿蛋白、血肌酐以及血清中Hs-CRP、ESR、HA的含量作為狼瘡性腎炎腎臟的改變評判標準,但是由于狼瘡性腎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上述指標在臨床應用中仍有欠缺。近期有研究認為,白細胞介素是一類細胞免疫因子,在生物體的免疫調節(jié)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中,IL-17和IL-6在狼瘡性腎炎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0]。
表1 3組受試者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狼瘡性腎炎靜止期組比較,#P<0.05
表2 3組受試者血清中IL-17、IL-6的表達情況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狼瘡性腎炎靜止期組比較,#P<0.05
表3 狼瘡性腎炎患者AI和CI比較
與狼瘡性腎炎靜止期組比較,*P<0. 05
圖1 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IL-17與IL-6相關性
表4 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IL-17和IL-6與疾病活動度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IL-17是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不僅能促進炎性反應,誘導趨化因子、基質金屬蛋白酶和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其還可通過誘導上皮細胞或內皮細胞分泌CCL20、CXCL1等趨化因子,最終引起炎性細胞的浸潤和組織破壞。本研究結果表明,IL-17在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同時活動期組IL-17表達水平也明顯高于靜止期組,另外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IL-17與SLEDAI評分、AI、CI呈顯著正相關,與何援軍等[11]的研究結果相符,根據(jù)以上結果推測可能由于IL-17可導致上皮細胞及纖維細胞分泌細胞因子或其他免疫介質,從而導致炎性細胞到腎臟等靶器官,因此認為IL-17與狼瘡性腎炎免疫功能紊亂有密切關系,可作為急性炎癥啟動因素參與狼瘡性腎炎患者的免疫發(fā)病過程。
Il-6屬于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的多效細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性反應及免疫調節(ji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具有促進免疫球蛋白合成等特點。目前多數(shù)學者研究證實,SLE的發(fā)病及疾病活動程度與IL-6分泌異常有密切關系,IL-6作為細胞生長因子之一,其不僅能夠誘導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加重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同時也伴有腎小球系膜MHCⅡ類抗原和腎小球細胞黏附分子表達地顯著升高[12~14]。
本研究結果表明,狼瘡性腎炎患者IL-6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同時狼瘡性腎炎活動期組水平顯著高于靜止期,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IL-6與SLEDAI評分、AI、CI呈顯著正相關,推測IL-6可能通過刺激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激活多種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從而導致狼瘡性腎炎的發(fā)生,提示IL-6細胞可能參與狼瘡性腎炎的發(fā)病及病情的進展與活動,可作為狼瘡性腎炎診斷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IL-17與IL-6在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表達水平呈正相關,二者均是狼瘡性腎炎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且與疾病活動密切相關,推測IL-17與IL-6具有相互作用關系,本研究結果與Rastin等[15]一致。
綜上所述,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中IL-17和IL-6的表達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且血清中IL-17和IL-6與疾病活動度指標SLEDAI評分、AI、CI呈正相關,認為IL-17和IL-6可作為評價狼瘡性腎炎疾病活動度的輔助性指標。但是由于本研究僅對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IL-17、IL-6與疾病活動指標和病情程度進行相關性分析,未深入分析二者與狼瘡性腎炎的關系,同時由于收集臨床資料有限,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