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珍妮·古道爾對黑猩猩的喜愛從孩童時期就開始了。1935年2月,不到1歲的古道爾就收到了來自動物園的玩具,這是她第一次認識黑猩猩。大一點時,她開始觀察當?shù)氐膭游?,做大量的筆記,閱讀各種關于動物與非洲的書,比如《人猿泰山》?!拔爷偪竦貝凵狭藚擦种酰瑝粝胫腿嗽程┥皆谏掷锷?,我下定決心去非洲,和動物們一起生活”,那時她就夢想著去非洲旅行,探尋非洲大陸上那群可愛的動物們。
小時候的古道爾與黑猩猩玩偶合影。
古道爾用香蕉“賄賂”一只猩猩。
中學畢業(yè)后,古道爾一邊當女服務員攢旅費,一邊閱讀大量關于黑猩猩的書籍。偶然間,她結(jié)識了人類學家路易斯·李基,被他聘為秘書。李基認為黑猩猩與人的親緣關系最近,觀察它們能更好地研究人類祖先。但這些研究很少成功,要么是動物園里的黑猩猩因為人工飼養(yǎng),行為不自然;要么是觀察者在野外停留時間過短,無法獲得更多信息。而古道爾性格溫和,對野外生活充滿向往,且不帶有專業(yè)偏見,所以她會是“最完美的觀察者”。在李基的支持下,古道爾開始了她的“非洲之旅”。
幫黑猩猩挑蟲子的古道爾
1960年的夏天,珍妮·古道爾來到了非洲坦桑尼亞貢貝河自然保護區(qū)。一開始,古道爾在森林中搭帳篷,四周陰冷潮濕,不時還有兇狠的公狒狒跑來襲擊。黑猩猩也對這位不速之客十分厭惡,一看見她就躲得遠遠的。古道爾建了一個“香蕉俱樂部”,定時投喂香蕉來“賄賂”黑猩猩靠近她。但不久她后悔了,因為喂香蕉會破壞黑猩猩的自然進食模式,不利于科學觀察。于是,她決定變成一個安靜的“鄰居”,靜靜地待在它們周圍,小心觀察,模仿黑猩猩的動作和呼叫聲,嘗試和它們做一些“溝通”。
她還會給每一只黑猩猩命名,而不是用冷冰冰的數(shù)字代替。一個寒冷的雨天,古道爾用望遠鏡看到一只駝背的黑猩猩正趴在一個白蟻巢上。她發(fā)現(xiàn),這只黑猩猩是最早不害怕她的猩猩,由于長著漂亮的灰色胡子,古道爾便給它起名“灰胡子大衛(wèi)”。她看到灰胡子大衛(wèi)拿起一根小樹枝,將之折彎,剝?nèi)淙~,最后把它插進白蟻巢,將白蟻舀出來放進嘴里?;液哟笮l(wèi)竟然用樹枝從白蟻窩中捉白蟻!這一發(fā)現(xiàn)徹底打破了人類對于自身的認識:不只有人類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古道爾和黑猩猩在交流。
古道爾認真觀察黑猩猩。
慢慢地,灰胡子大衛(wèi)允許古道爾跟著它穿越叢林,和它一起爬樹摘果子吃,她發(fā)現(xiàn)黑猩猩會像人類去店里買水果一樣,先摸摸水果看熟不熟。作為黑猩猩部落首領,灰胡子大衛(wèi)給其他黑猩猩帶了個好頭,它們也不再懼怕她,每當古道爾靠近,它們還愛答不理,專心做自己的事情。這使她發(fā)現(xiàn)了更多現(xiàn)象:它們用石頭當武器,也用觸摸和擁抱來安慰彼此;它們不只吃素食,也會捕食大型鳥類、昆蟲等;黑猩猩還會發(fā)動戰(zhàn)爭,古道爾曾親眼目睹它們用近乎屠殺的殘忍手段殺死了族群內(nèi)的成員。
隨著研究的深入,她將成果展現(xiàn)給世界,打破了靈長類動物行為學一貫的認識。然而到了20世紀70年代,古道爾發(fā)現(xiàn)保護區(qū)周邊的環(huán)境正在被破壞。因為人口增長和貧困,周圍的村落瘋狂地砍伐森林,這樣黑猩猩的棲居地將危在旦夕。從那時起,古道爾逐漸變成黑猩猩的“守護者”,通過寫作和上電視,讓更多人知道黑猩猩的危險處境;她鼓勵非洲國家發(fā)展關于動物的旅游項目,使它們給國家?guī)硎杖?即使到八十多歲,她仍積極地飛往各國演講,呼吁人們重視與保護黑猩猩。
這位女科學家在黑猩猩自然保護區(qū)進行了幾十年的實地觀察,收獲了多項重大的成果,被美國《時代》雜志稱為20世紀“世界最杰出野生動物學家”。下面就來看看她有哪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吧!
一只黑猩猩正用樹枝從白蟻窩中捉白蟻。
黑猩猩能制造工具 古道爾偶然發(fā)現(xiàn)黑猩猩會制造和使用工具,這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學術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因為一直以來,人類學普遍認為,自然界中只有人類能夠使用與制造工具,然而古道爾打破了它。路易斯·李基根據(jù)此評價道,“現(xiàn)在我們必須重新定義人類,重新定義工具,或者接受黑猩猩是人類這一事實”。
黑猩猩食肉 古道爾在接觸黑猩猩的第一年里,觀察到灰胡子大衛(wèi)在吃一頭野豬仔,說明一直普遍認為的“黑猩猩吃素”的觀點是錯誤的,它也是食肉動物。
黑猩猩族群等級分明
經(jīng)多次觀察發(fā)現(xiàn),等級較低的雄性猩猩會在占據(jù)首領地位的黑猩猩面前卑躬屈膝,討好它們而避免可能受到的傷害。
黑猩猩的
戰(zhàn)爭
一個族群的雄黑猩猩與七只叛逃的黑猩猩之間爆發(fā)了一場大戰(zhàn),長達四年之久,以叛逃者失敗而告終。
黑猩猩敬畏大自然 黑猩猩見到一條瀑布,會自發(fā)地手舞足蹈起來,于是古道爾相信,這種敬畏大自然的表達與早期人類信仰宗教的感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