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源
隨著《商業(yè)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業(yè)內期待已久的銀行理財監(jiān)管實施細則終揭面紗。
子公司理財產品“新”在何處?一是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使得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二是拓寬了投資者購買渠道,不僅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可以代銷,其他銀保監(jiān)會認可的機構也可代銷;三是允許子公司發(fā)行分級理財產品;四是允許子公司發(fā)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
這些新政策將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投資者應如何調整投資策略?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業(yè)內人士。
繼“理財新規(guī)”將銀行理財產品銷售起點從5萬元降為1萬元之后,這一起點再迎調整?!独碡斪庸竟芾磙k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將不再設置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金額。
“這意味著,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站在了同一起跑線,后者的銷售門檻優(yōu)勢降低。”某國有大行資產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說,尤其是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fā)行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將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公募基金產品形成更激烈的競爭。
“隨著投資者不斷成熟,降低銀行理財產品門檻確有必要,有助于銀行理財產品更加普惠化,覆蓋更多的普通投資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說,這也有利于銀行理財產品與公募基金等資管產品公平競爭,增強產品的吸引力,提高資金募集能力。
其次,上述規(guī)定也拓寬了投資者購買渠道。此前,如果投資者想購買某銀行的理財產品,只能通過該行或其他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
《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則規(guī)定,子公司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代銷,也可以通過銀保監(jiān)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
“也就是說,未來擁有相應牌照的第三方非銀行科技公司也能夠代銷銀行子公司的理財產品,這有望為科技公司帶來新的業(yè)務增長點?!本〇|金融研究院院長孟昭莉認為。
再次,在產品分級方面,新規(guī)允許子公司發(fā)行分級理財產品。具體來看,產品名稱中應包含“分級”或“結構化”字樣,分級理財產品的同級份額享有同等權益,承擔同等風險。
“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得違背風險收益相匹配原則,利用分級理財產品向特定一個或多個劣后級投資者輸送利益?!便y保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說,子公司應當向投資者充分披露理財產品的分級設計及相應風險、收益分配、風險控制等信息。
頗令市場興奮的是,《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子公司發(fā)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同時,辦法對股票投資的集中度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即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開放式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一上市公司發(fā)行的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15%。
此前,銀行私募理財產品已被允許直接投資股票,銀行公募理財產品雖然也可入市,但需要通過“公募基金”這一載體間接入市。
“允許子公司發(fā)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對銀行來說,這意味著理財產品投資范圍得以擴大,產品創(chuàng)新的空間更大?!倍m嫡f,對股市來說,將可以引入更多的長期穩(wěn)定資金,投資者結構和投資風格也有望改變。
他認為,未來理財子公司將可能成為打通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的重要載體?!爱斎?,這并不意味著理財資金將立即大量進入股市。在審慎經營策略下,銀行資管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可能不會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確了業(yè)務規(guī)則后,理財子公司接下來的定位和發(fā)展路徑仍需進一步探索。
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子公司與商業(yè)銀行將是兩個獨立的法人主體,結合國外資管子公司發(fā)展經驗,未來理財子公司有望成為一個連接左右、溝通上下的綜合服務平臺。具體來看,理財子公司不應局限于單一的產品部門或者客戶部門,而應推出開放式的綜合服務。
在產品方面,理財子公司既可根據自身投研能力,設計相應的資產管理產品,也可引入第三方發(fā)行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多樣的資產管理產品和投資服務。在客戶方面,既可以為保險公司、中小金融機構等機構客戶提供服務,也可以圍繞行內高凈值私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和財富管理服務。
同時,理財子公司也需要加大與母行業(yè)務部門、分行的合作,提供從資產管理到融資、融智等的綜合金融服務,理順并深化產品和客戶的聯動、子公司與母公司的聯動。此外,理財子公司還應加強與其他資管機構等合作,在競合中提升跨界服務能力,成為踐行“開放銀行”理念的綜合金融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