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利
(山西省蒲縣農業(yè)林業(yè)委員會,山西 蒲縣 041200)
蘋果蠹蛾Cydiapomonella(L.)隸屬鱗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屬Cydia,主要危害蘋果Maluspumila、梨Pyrus、沙果Malusasiatica、桃Prunuspersica、杏Prunusarmeniaca等水果,是農、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被我國列為一類進境植物檢疫性害蟲。該蟲原產歐洲東南部,于20世紀50年代由中亞地區(qū)擴散進入我國新疆地區(qū)[1],并迅速擴散至新疆全境,此后逐漸向我國其他地區(qū)擴散。截止2016年,蘋果蠹蛾已分布至我國7個省(區(qū))的150個縣(市、區(qū)、旗)[2]。國外分布于印度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3]。
目前,蘋果蠹蛾已成為制約我國蘋果、梨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國內史惠玲、屈金亮 等開展了蘋果蠹蛾的風險分析研究[4-6],為防控蘋果蠹蛾的傳入提供了理論參考。山西位于黃土高原東部,處于蘋果優(yōu)質產業(yè)帶,蘋果及其加工品已成為山西省所有農產品中口碑最好、出口量最大的優(yōu)質品種[7],山西蘋果在2015年代表中國首次進入美國市場[8]。山西也是我國梨果種植大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9]。鑒于國內蘋果蠹蛾的擴散態(tài)勢,本文根據(jù)李娟 等[10]提出的我國區(qū)域林業(yè)有害生物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對該蟲在山西省擴散的風險性進行分析,根據(jù)分析結果針對性的提出風險管理策略,以期為蘋果蠹蛾在山西的預防提供理論參考。
1.1 省內分布情況(P1) 山西省目前尚無蘋果蠹蛾分布的記錄。
1.2 傳入、定殖和擴散的可能性(P2) 目前全國的蘋果蠹蛾疫區(qū)中,內蒙古土默特右旗與山西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最小直線距離約200 km(ArcGIS中測量),而該蟲田間最大飛行距離只有0.5 km左右,自身擴散能力較差[11]。山西南部地區(qū)果汁加工產業(yè)不斷發(fā)展,促使新疆、甘肅、寧夏等疫區(qū)地的蘋果不斷流入山西果品市場,而果汁加工來源主要是鮮食果中低檔果、落果、殘次果等[12],攜帶蘋果蠹蛾蟲體的可能性非常大[13]。陜西省曾從新疆和甘肅的原料果中檢查出過6頭蘋果蠹蛾活蟲[14]。旅客私自從疫區(qū)攜帶蘋果也是該蟲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多次在旅客攜帶的蘋果中截獲蘋果蠹蛾。綜合分析,蘋果蠹蛾通過寄主水果的流通傳入山西風險很高。
梁亮 等[15]利用CLIMEX軟件預測認為山西省全境皆為蘋果蠹蛾的氣候適生區(qū),從氣候和寄主條件來看,山西省高度適合蘋果蠹蛾的生存,定殖的風險很高。而一旦蘋果蠹蛾傳入山西境內,由于其寄主水果的市場流通性很強,因此在省內各縣市傳播擴散風險勢必會很高。
1.3 潛在危害性(P3) 蘋果蠹蛾的發(fā)生受氣候、地理和寄主等因素綜合影響,一般氣候越溫暖危害率越高,同一地區(qū),危害率又隨寄主的不同而不同,蘋果受害率較高。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1個12 a生果園中,在不使用殺蟲劑情況下,該蟲對所有果樹的危害率總體在6%~10%,不同果樹品種危害率不同[16]。在美國安大略湖的果園,危害率在7%~35%[17]。在溫暖地區(qū),其發(fā)生代數(shù)較多,危害更為嚴重,克里米亞蘋果受害率達84%[18],澳大利亞首都地區(qū)蘋果受害率為65%~100%[19]。我國新疆平均被害果率為41.34%[20]。山西地處溫帶,種植大量蘋果,因此該蟲一旦定殖,其潛在危害風險很高。
1.4 受害寄主經(jīng)濟重要性(P4) 蘋果蠹蛾寄主包括蘋果屬Malus,李屬Prunus,梨屬Pyrus,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榅桲Cydoniaoblonga,胡桃Juglansregia,玉米Zeamays等[21]。其中蘋果是山西林果業(yè)的支柱性產業(yè),據(jù)2011年統(tǒng)計,山西水果面積約55萬hm2,而蘋果種植面積約35萬hm2,占比高達63%[22]。此外,其他寄主如山西梨的面積為8.6萬hm2(2012年)[23],核桃的面積為10萬hm2[24],同時李、杏、山楂等在山西也有種植。由此,蘋果蠹蛾寄主在山西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重要性。
1.5 危險性管理難度(P5) 蘋果蠹蛾幼蟲出果前,受害果實外表無顯著癥狀,或僅見極小的黑疤環(huán)狀小點(入果孔),或內部潛食后造成的下凹潛紋,幼蟲出果后,果皮上會出現(xiàn)綠豆大小的出果孔[25]。蘋果葉蜂Hoplocampatestudinea與蘋果蠹蛾的幼蟲外表比較相似[26],因此現(xiàn)場檢疫識別蘋果蠹蛾具有一定的難度。
不同的物理方法(低溫、高溫和γ-射線)對植物產品中蘋果蠹蛾的處理,具有一定的除蟲效率,但有各自的局限性。低溫對卵和低齡幼蟲具有較高的致死率,但對4~5齡幼蟲的致死率很低;以溫度48 ℃、相對濕度為98%或溫度44 ℃、相對濕度為100%的條件在水浴系統(tǒng)中處理蟲果4~8 h,均可使蘋果蠹蛾的幼蟲死亡率達到100%,但對不耐熱的果實不適用。高劑量γ-射線則能完全致死1~4日齡蘋果蠹蛾的卵[27]。
田間采用的引誘劑、迷向法、燈光誘殺、化學藥劑毒殺等多種控制蘋果蠹蛾的方法,防治成本高,全國每年投入的防治費用達1.58億元[28],但該蟲的發(fā)生、擴散仍然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根除的可能性很低。
2.1 定量賦值 不確定性是風險分析的根本組成部分,因為對風險因素的認知終難完美[29],加上不同評估者經(jīng)歷或背景的不同,即使對同一對象的風險評估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風險分析軟件@risk則用于風險評估的模擬,計算出多個結果供決策者決定[30]。由此,運用李娟 等[10]提出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對蘋果蠹蛾各風險指標進行打分,并對各指標的評分的分布進行了估計,主要使用了均勻分布和三角分布進行模擬[29]。對結果明確的風險指標,未考慮不確定性,如省內分布情況(P11)和國外重視程度(P33)。國外分布情況(P23)、潛在經(jīng)濟危害性(P31)和除害處理的難度(P52)3項指標,其參考數(shù)據(jù)通常是一個范圍,具有最小值和最大值,因此根據(jù)評估者的經(jīng)驗,采用三角分布對指標的值進行模擬。其他的指標,在打分區(qū)間內選擇任何1個值都有可能,由此該項指標采用均勻分布進行模擬(表1)。
2.2 R值的模擬計算與風險程度評定 根據(jù)風險指標P1、P2、P3、P4、P5,及風險值R的計算公式,結合各風險因素評估分數(shù)和模擬分布,利用@risk軟件,模擬計算5 000次,得到5 000個R值,各指標及風最終險結果如下:
P1=P11=3.00
P3=0.4×P31+0.4×P32+0.2×P33∈(2.20,2.60)
P4=Max(P41,P42,P43)∈(2.01,3.00)
P5=(P51+P52+P53)/3∈(1.54,2.12)
統(tǒng)計結果顯示,模擬得到的R值為2.30~2.55,呈正態(tài)分布,97.5%的R值處于2.0~2.50,約2.5%的R值大于2.5。平均值為2.43,標準差為0.04。模擬結果見圖1。按照李娟 等[10]提出的風險等級劃分標準,此次模擬結果97.5%的R值為高度風險,2.5%為特別危險。因此,總體上蘋果蠹蛾在山西省屬于高度危險的林業(yè)有害生物。
表1 蘋果蠹蛾風險分析評分表
圖1 蘋果蠹蛾風險值R的模擬結果
2.3 關鍵因子敏感度分析 與蘋果蠹蛾風險值R相關度較高的主要是受害寄主經(jīng)濟重要性P4(受害寄主特殊經(jīng)濟價值P43),危險性管理難度P5(除害處理的難度P52,根除的難度P53,檢疫識別的難度P51),潛在危害性P3(非經(jīng)濟方面的潛在危害性P32)(圖2)。因此,實踐中預防蘋果蠹蛾的傳入是降低風險的關鍵。
圖2 蘋果蠹蛾風險值R與風險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目前,蘋果蠹蛾在我國呈現(xiàn)多路發(fā)散性擴散、遠距離跳躍式傳播的態(tài)勢,發(fā)生危害范圍不斷擴大。結合山西省的果樹分布范圍及全國蘋果蠹蛾疫情,提出以下管理對策。
3.1 落實防控責任 蘋果蠹蛾屬于農業(yè)、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具有適應性強、繁殖力高、危害嚴重、防治難度大等特點。做好蘋果蠹蛾預防工作,應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訂防控方案,建立健全部門協(xié)作機制,落實農業(yè)、交通、林業(yè)、商檢等部門的職責,強化縣級政府預防責任,做到守土有責、防控有力。
3.2 加強監(jiān)測預警 充分發(fā)揮市、縣(區(qū))重大病蟲監(jiān)測預警區(qū)域站(點)作用,在蘋果、梨、杏、桃、沙果等寄主作物種植區(qū)及傳播關鍵通道、農產品集散地、果汁加工廠等高風險地區(qū),加密布設監(jiān)測網(wǎng)點,及時準確掌握疫情的發(fā)生態(tài)勢。同時,做好疫情監(jiān)測調查工作,做到不漏一園、不疏一線。引導果農及時發(fā)現(xiàn)、報告疑似疫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處置。
3.3 強化檢疫監(jiān)管 蘋果蠹蛾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染疫水果及其包裝物運輸。要加強源頭控制,對疫情發(fā)生區(qū)調入的寄主水果實施全面復檢,強化對果汁加工廠和水果集散地等高風險地區(qū)的檢疫監(jiān)管。充分利用全國植物檢疫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共享疫情發(fā)生和水果調運信息,實施可追溯制度,適時采取防控阻截措施,降低疫情傳播擴散風險。
3.4 加強宣傳與培訓 組織編制蘋果蠹蛾宣傳冊、宣傳短片等,及時發(fā)放給林果產區(qū)的政府及相關部門、技術人員及廣大果農,普及防治知識,提高廣大果農防范意識。制作公益廣告,提示人們旅行時不從疫區(qū)攜帶蘋果等水果。加強蘋果蠹蛾監(jiān)測防治技術培訓,重點加強蘋果、梨、杏的主產區(qū)的果農和有關基層防治檢疫機構業(yè)務人員的培訓,全面提高蘋果蠹蛾預防和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