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2019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共青團中央公布了“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單,120名優(yōu)秀青年脫穎而出,他們在愛崗敬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勤學上進、扶貧助困、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方面樹立了青春榜樣,傳承著生生不息的五四精神,也書寫了向上向善的時代風貌。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下面,讓我們走近這群人,吸取向上向善正能量,積累作文素材。
1.蔣萌——輪椅上的評論員
蔣萌,人民網(wǎng)編輯中心編輯。他11歲患罕見脊髓瘤休學,小學未畢業(yè),經(jīng)三次大手術,成為輪椅族,后經(jīng)艱苦自學十余載,走上評論和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在全國報刊及網(wǎng)絡發(fā)表作品數(shù)千篇,共計幾百萬字。出版了《蔣萌網(wǎng)評》《觀點·良知》《另開一扇門》三部作品集,自傳《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跡》入選中國作協(xié)2018年重點扶持作品。被媒體譽為“輪椅上的評論員、作家”。曾被評為2005、2006年人民網(wǎng)十大網(wǎng)評人;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基金會授予“百名網(wǎng)絡正能量榜樣”稱號。
素材點評:身殘志堅,自學不輟,蔣萌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譜寫出了一曲精彩的人生篇章,為我們每個人做出了榜樣。
適用話題:身殘志堅、努力堅持、成功榜樣等。
2.唐立梅——雙龍科考有巾幗
唐立梅,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她是同時具有大洋深潛與南極科考經(jīng)歷的第一位中國女科學家。作為奮戰(zhàn)在科研一線的女科技工作者,愛崗敬業(yè),多次克服野外惡劣環(huán)境,參加科考。2013年參加蛟龍?zhí)柺状卧囼炐詰煤酱尾?zhí)行第72次深潛任務,成為首位搭乘“蛟龍”號深潛大洋的女科學家。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參加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歷經(jīng)165天。搭蛟龍?zhí)胶#搜埰票?,《人民日報》報道稱,“唐立梅:雙龍科考有巾幗”。唐立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基金項目,在《GCA》等主流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先后獲得2013年“海內外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2015年“最美科技人”,2018年浙江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素材點評:誰說女子不如男。唐立梅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向人們證明,只要女性足夠努力,她完全可以勝任最艱苦的工作,創(chuàng)造出非凡的價值。
適用話題:愛崗敬業(yè)、巾幗英雄等。
3.羅恒軍——七年“鑄劍”克難關
羅恒軍,中國二重萬航公司技術部副部長。他帶領團隊,七年“鑄劍”,攻堅克難,首次實現(xiàn)了C919大型客機主起落架系列關鍵承力件的國產(chǎn)化,解決了多項大型民用客機用航空模鍛件“有無”問題,顯著提高了大型航空模鍛件研制的國產(chǎn)化水平。11年來,他勇于創(chuàng)新,突破了超大型鈦合金中央翼緣條控形與控性等30余項關鍵工藝技術,出色地完成了起落架、中央翼等130余件關鍵承力件的設計、制造工作,有力地保障了C919大飛機的成功首飛,為打通我國民用飛機國產(chǎn)鍛件裝機應用途徑做出了突出貢獻,曾獲得“2018年全國青年崗位能手”、C919大飛機首飛個人一等功等榮譽。
素材點評:為了攻克科技難關,讓中國的大飛機盡快飛上藍天,羅恒軍,刻苦鉆研,大膽創(chuàng)新,終獲成功。這正應了那句老話:有汗水,必有收獲!
適用話題:科技創(chuàng)新、堅持不懈、突破、收獲等。
4.王旭東——石墨烯應用有突破
王旭東,中國航發(fā)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央企業(yè)青聯(lián)委員。他長期從事先進材料研究工作,在科技創(chuàng)新和成果轉化應用方面取得突出成績。他和所在團隊突破了多項石墨烯應用一般共性技術,開發(fā)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石墨烯應用產(chǎn)品。他作為課題負責人開發(fā)了我國第一代系列化石墨烯輕質裝甲材料,作為項目帶頭人研發(fā)了系列化石墨烯鋁導線材料,該項目獲第二屆中國軍民兩用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大賽金獎。他曾獲中國科協(xié)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中國航發(fā)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
素材點評:石墨烯應用研究是一項全新的領域,誰完全掌握了石墨烯技術,誰就擁有了一把重要的科技之匙。王旭東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石墨烯領域取得突破,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適用話題:前沿科技、突破、偶像等。
5.譚玉嬌——刷新紀錄展風采
譚玉嬌,北京體育大學殘奧冠軍班本科生。他是殘疾人舉重世界紀錄保持者。2012年倫敦殘奧會代表中國國家隊作為舉重隊最年輕的女運動員獲得銀牌,自2013年開始,陸續(xù)獲得亞錦賽、世錦賽、亞殘會、世界杯賽冠軍,2016年里約殘奧會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金牌。2018年亞洲殘運會,兩次刷新世界紀錄,并獲得冠軍。譚玉嬌具有頑強拼搏、追求卓越的運動員精神,通過刻苦努力為祖國爭光,用奮斗的青春彌補了身體的缺憾。訓練、比賽之余,她一直堅持學習,2016年免試進入北京體育大學本科學習。學習期間,積極參加學校、社會組織的各項活動,用運動員的活力和激情展示了當代青年人積極向上的風采和力量。
素材點評:為了能給祖國贏得榮譽,譚玉嬌從小就立志成才,刻苦訓練,終于憑借自己的實力一路向上,在比賽中不斷刷新世界紀錄,為祖國贏得榮譽。
適用話題:勤學上進、身殘志堅、追求卓越等。
6.尤苑——最美“護花”使者
尤苑,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黃橋實驗小學教師。她連續(xù)十年暑期赴青海助學,參加的“護花”公益巡講覆蓋到玉樹藏族自治州二十多所學校,惠及學生4000多名。她帶領著一批批西部孩子走出大山,走進黃橋實驗小學,與本地青少年結對開展活動,累計近300名西部學生參與。在她的示范帶動下,她所住街道的愛心人士也結對資助了60名藏族貧困學生,整個街道各項資助金額累計達30萬元。她先后獲得蘇州市道德模范、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等榮譽。
素材點評:尤苑是一名教師,她不僅把關愛給了自己的學生,她還情系西部地區(qū)的青少年,去給孩子們演講,為孩子們募捐,用堅持和努力書寫了一個大大的“愛”。
適用話題:助學、公益、愛心、模范等
7.王先俊——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王先俊,貴州省畢節(jié)市大方縣出租車駕駛員。2015年從事城市出租車客運工作以來,他不斷提升自身職業(yè)修養(yǎng),嚴格遵守交規(guī),文明服務乘客,誠實守信做人,保持運營30萬公里無重大事故、無違法違規(guī)紀錄,撿拾交還乘客遺失物品100余件,為乘客挽回經(jīng)濟損失3萬余元。他懷揣助人為樂、誠實守信的心,用善良質樸熱心對人、溫暖他人,他常常告訴自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不斷地傳遞愛心,這個社會就會更加幸福和諧”。
素材點評:出租車駕駛員是一份非常平凡的工作,但王先俊卻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業(yè),他用誠實守信和一顆滾燙的愛心,溫暖了無數(shù)人。
適用話題:敬業(yè)、誠實守信、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等。
8.郭俊——19年投寄無差錯
郭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大連市中山區(qū)寺兒溝投遞站攬投員。他在“晴天一身水、雨天一身泥”的郵政投遞崗位上一干就是19年,投遞工作無一差錯,快件無一丟失損毀,無一投訴記錄。2013年,一封寫著35年前地址的掛號信轉到了他手中,他幾經(jīng)輾轉,將毫無希望的“死信”找到了主人。類似這樣的一封封疑難信件經(jīng)他手便重新煥發(fā)了生命力。在投遞段道上,他創(chuàng)建了3條“愛心郵路”,為投遞范圍內弱勢群體奉獻愛心,6年來先后與2戶老人結對幫扶,代繳水電費、代買蔬菜米面,逐步從普通郵遞員成長為“遼寧省郵政勞動模范”。他用誠實守信、甘于奉獻、胸懷大愛的精神走出一條堅實的青春足跡。
素材點評:投寄工作紛繁復雜,業(yè)務量特別大,偶爾出一次錯實在是太正常了。但郭俊卻19年投寄無差錯,這種極其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令人欽佩。而他創(chuàng)設的“愛心郵路”,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一顆金子般的心。
適用話題:敬業(yè)、責任、認真、愛心、誠實守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