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世界上最無趣的事情莫過于開會了。大好的日子,一大堆人被迫放下手頭的急事、要事、趣事,濟(jì)濟(jì)一堂,只為聽三五個人逞其舌鋒,爭辯一件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通的事情,真是集體浪費時間的最佳方式。僅僅消磨光陰倒也罷了,更可惜的是平白掃興,糟蹋了美好的心情。
開會的心情之所以好不了,正因為會場的氣氛只能夠印證性惡的哲學(xué)。濟(jì)濟(jì)多士埋首研討3小時,只為了防范冥冥中的一個假想敵,免得他日后利用漏洞,占了大家的,包括你的便宜。開會,正是民主時代的必要之惡。名義上它標(biāo)榜尊重他人,其實是在懷疑他人,并且強(qiáng)調(diào)服從多數(shù),其實往往受少數(shù)左右,至少是攪局。
除非是終于付諸表決,否則爭議之聲總不絕于耳。你要閉目養(yǎng)神,或游心物外,或思索比較有趣的問題,并不可能。因為萬籟之中人聲最令人分心,如果那人聲竟是在辯論,甚或指摘,那就更令人不安了。
意志薄弱的你,聽誰的說辭都覺得不無道理,尤其是正在侃侃的這位總似乎勝過了上面的一位。于是像一只小甲蟲落入了雄辯的蛛網(wǎng),你放棄了掙扎,一路聽了下去。若是舌鋒相當(dāng),場面火爆而高潮迭起,效果必然提神??上в懻撏萦谀z著,或失之瑣碎,為了“三分之二以上”或“講師以上”要不要加一個“含”字,或是垃圾的問題要不要另組一個委員會來討論,而新的委員該如何產(chǎn)生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等,節(jié)外生枝,又可以爭議半小時。
如此反復(fù)斟酌,一個草案終于通過,簡直等于在集體修改作文??上С删偷闹皇且黄鏌o表情更無文采的平庸之作,絕無漏洞,也絕無看頭,所以沒有人會欣然去看第二遍。
我最佩服的,便是那些喜歡開會、擅于開會的人。他們在會場上總是意氣風(fēng)發(fā),雄辯滔滔,甚至獨攬話題,一再舉手發(fā)言,有時更單挑主席纏斗不休,陷議事于瓶頸,置眾人于不顧,像唱針在溝紋里不斷反復(fù),轉(zhuǎn)不過去。而我,出于潛意識的抗拒,常會忘記開會的日期,惹來電話鈴一迭連聲催逼,有時去了,卻忘記帶厚重幾近電話簿的議案資料。但是開會的煩惱還不止這些。
其一便是抽煙了。不是我自己抽,而是鄰座的同事在抽,我只是就近受其熏陶,所以準(zhǔn)確一點,該說聞煙,甚至嗆煙。一個人對于鄰居,往往既感覺親切又苦于糾纏,十分矛盾。同事也是一種鄰居,也由不得你挑選,偏偏開會時就貼在你隔壁,卻無壁可隔,而有煙共吞。你一面嗆咳,一面痛感“遠(yuǎn)親不如近鄰”之謬,應(yīng)該倒過來說:“近鄰不如遠(yuǎn)親?!?/p>
另一件事是喝茶。當(dāng)然是各喝各的,不受鄰居波及。不過會場奉茶,照例不是上品,更談不上什么品茗,只成灌茶而已。經(jīng)不起工友一遍遍來壺添,就更淪為牛飲了。其后果當(dāng)然是去“造水”,樂得走動一下。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會場外面也很熱鬧,討論的正是場內(nèi)的事情。
會議開到末項的“臨時動議”了。這時最為危險,只怕有妄人意猶未盡,會無中生有,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什么新案來。
幸好沒有。于是會議到了最好的部分:散會。于是又可以安逸半個月了,直到下一次開會。
(摘自《心有猛虎,細(xì)嗅薔薇》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