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比如我們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在我們長大遠離一段時間后,再回去時,你可能就已認不出來。但是,在那兒,你曾品嘗過的味道是永遠難以忘懷的。那令我難以忘懷的味道,來自雞蛋。
菜市場里有各種各樣的食材,我家獨愛雞蛋。冰箱里什么菜都可能沒有,但是絕對不會缺雞蛋。雞蛋在我家人的手上,能變成各種不同的菜肴,蒸炒煎炸煮,無所不能。雞蛋仿佛只有在我家的飯桌上才能發(fā)揮它真正的價值,而我家每個人對彼此的愛意,似乎也只有用雞蛋才能表達出來。因此,每當舌尖觸碰到雞蛋味,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家,想爸爸媽媽,想我家餐桌上的雞蛋……
小學六年級臨近小考的那個學期,爸爸每天都起得很早,為我準備好一個雞蛋,然后在沙發(fā)上繼續(xù)睡他的回籠覺。那時,我每天坐公交車去學校,因為路程較遠,所以起得很早。爸爸上班的地方在家附近,走路10分鐘可到。但是,為了我,他一直早起,為我準備早餐。說到這,有人會感慨:一天一個雞蛋,你怎么會堅持吃一個學期?要是別人,估計一看到雞蛋就想吐了。
這完全是因為我爸爸會“變魔術(shù)”呢!他能把雞蛋做成不同的菜式,保證一周內(nèi)不會重樣:周一早上甜酒雞蛋,周二早上煎雞蛋,周三早上牛奶蒸雞蛋,周四早上咸雞蛋,周五早上西紅柿雞蛋面,周六早上水煮雞蛋,周日早上雞蛋餅……
而且,更神奇的是,就算是同樣的菜式,也會有不同的味道。就拿蒸雞蛋來說,爸爸能將它變出甜的、咸的、淡的……這每一口都是妥妥的驚喜??!
小考那天,爸爸特意煮了兩個雞蛋給我,說我吃了就能考100分。哈哈!我這可愛的爸爸。
每次回外婆家,若遇上外公親自下廚,他一定會拿出兩個雞蛋向我晃一晃,然后走進廚房。這時,我就會露出會心的微笑,知道外公要開始做他的獨家菜式——蒸蛋餃了。外公將雞蛋烙成薄餅,在里面包上鮮嫩的豬肉末拌蔬菜的餡兒,然后切成小段,碼在盤子里,放進蒸籠,蒸上1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如果外婆下廚,一定會做我最喜歡的蘋果雞蛋餅。將蘋果削皮后切成絲,與雞蛋一起混在面粉里,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后放進油鍋里炸至金黃色。蘋果的香甜混著雞蛋的滑嫩,讓人食欲大開。
外公和外婆都知道我從小愛吃雞蛋,因而我每次回去看望他們,飯桌上都必不會少這兩道菜。
現(xiàn)在,我也學會烹飪雞蛋了。周末,趕在父母上班前,煮一鍋熱騰騰的面條,給每人配上一個我親手煎的雞蛋,美味的早餐便大功告成了。爸爸媽媽非常喜歡吃我做的煎雞蛋,因為我能把雞蛋煎得外焦里嫩、金黃誘人。
你們一定特別疑惑,為什么我們一家人這么喜歡吃雞蛋。這還用說嗎?雞蛋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zhì),能為家人提供所需的營養(yǎng)——這不正是我們下廚時最大的愿望嗎?
編 輯 絮 語
一枚圓圓的雞蛋——是爸爸對“我”的愛,每日早起為“我”做不重樣的雞蛋早餐;是外公外婆對“我”的愛,為“我”烹制“我”最喜愛的雞蛋卷和蘋果雞蛋餅;是“我”對爸爸媽媽的愛,“我”把雞蛋加入愛,為父母做好吃的煎雞蛋。最后,我深刻體會到,熊佳佳是想告訴我們,人對味覺的依戀,其實是對愛的珍惜。的確,留在舌尖上的是家味。所以,看完這篇作文,我想趕緊去做一個蘋果雞蛋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