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遠
前段時間,很多人在朋友圈里面談論一個話題:中年危機,它有三個關鍵詞:猥瑣、油膩、禿頂。這三個關鍵詞一出來很多人就很郁悶,一聽就很傷自尊,所以很多人就焦慮。
中年危機的根本在于這個世界的發(fā)展實在太快了,我們學到的很多知識和技能正在被淘汰。我們該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4個字:終身學習。
聯(lián)合國的教科文組織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叫做終身學習研究所。但是很多年輕人一聽到“終身學習”這幾個字就特別反感,因為他之前在學校里面可能已經學到吐了,你現(xiàn)在還讓我來終身學習,這不是等于判我無期徒刑嗎?
但是終身學習最可怕的一點在于:那些起點比你高,比你有錢,比你還聰明的人,他們學習起來比你還努力。2014年,當時我采訪了美聯(lián)儲的四朝元老格林斯潘,他已經88歲了,而那一年中國有一個新興行業(yè)特別火爆,叫做互聯(lián)網金融,當時我采訪了很多華爾街的許多精英,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清楚互聯(lián)網金融到底是個什么鬼。但是在我采訪格林斯潘的時候,他對中國互聯(lián)網金融的了解之深、預測之準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就納悶了,一個退休了這么久而且年紀這么大的老人,為什么會對中國的一個新興行業(yè)這么了解呢?他的一個同事告訴我:“這有什么啊,格林斯潘以前在我們那有個外號叫做知識海綿?!睂τ诟窳炙古诉@樣的人,無論他是退休還是在位,他這輩子唯一不變的身份只有一個——學生。
其實不光是格林斯潘,這些真正能夠稱得上大師級的人物,他們個個都是這樣。股神巴菲特,已經高齡了,但是直到今天他還保持每天5到6個小時的時間讀書和學習。還有比爾·蓋茨,平均每年要讀一百本以上的書。那個硅谷鋼鐵俠埃???馬斯克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平均每兩天讀一本書。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各個領域真正精英的這幫人,他們無一例外,全都是終身學習者。
個人需要終身學習,其實國家更需要終身學習。有人聽到這可能會說:“我們國家已經這么強大了,終身學習還有必要嗎?”很有必要。根據(jù)聯(lián)合國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年的閱讀量,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讀60本書,日本平均每人每年讀40本書,猜猜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讀幾本書?不到5本。但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國崛起中的國民,我們應不應該讀書和終身學習呢?其實我們比誰都需要,因為只有一個國家國民整體的知識、眼界和人格的提升,才是這個國家真正崛起的原動力。
作為個人,停止學習頂多就是失業(yè),但是作為國家如果停止了學習,那句話怎么說來著?落后就要挨打。這讓我想起了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之所以能夠成為今天的自己,是因為過去50年美國的輝煌讓我有了這樣的機會?!?/p>
而我在美國的那幾年最后也只得出來一個結論:未來50年的輝煌,一定是屬于中國的,中國也會誕生自己的巴菲特、比爾·蓋茨等世界級的企業(yè)家、思想家和學者,而在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我們又怎么能夠置身事外呢?
(薦自《我是演說家》第四季)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