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方潛 吳其榮 袁 亮 周 川
(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huán)保工程公司重慶科技分公司 重慶 401120)
我國的煤礦資源非常豐富,國家能源結構以燃煤發(fā)電為主,因此,隨著國家的發(fā)展,眾多煤炭企業(yè)對煤礦資源進行了大力的開發(fā),煤炭行業(yè)對我國能源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露天采煤技術,因為其作業(yè)環(huán)境和技術,在采礦過程不存在透水、瓦斯等問題,安全系數較高[1];同時采用露天煤礦開采技術,可有效降低煤礦企業(yè)成本。但是制約著我國露天煤礦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煤礦揚塵問題,一方面煤礦企業(yè)在生產、加工產品過程中會形成粉塵,另一方面因為露天開采導致水土流失產生的自然粉塵,都會嚴重影響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煤礦企業(yè)員工身體健康[2]。
目前各地方在加強對露天煤礦治理力度,2017年9月,山東省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細則,表明要嚴格推進露天煤礦環(huán)境綜合治理。
因此,目前露天煤礦揚塵的綜合治理刻不容緩。
露天煤礦粉塵的產生主要分為,自然粉塵和生產作業(yè)粉塵。
自然粉塵的產生:由于露天開挖作業(yè)面積很大,一般10平方公里是中型露采煤礦占地面積,而一個大型露天煤礦則有上百平方公里占地面積。同時在開采過程中,穿孔爆破等工序,對土地結構造成損害;在露天采煤礦排土場,粉塵量會隨著日積月累的風蝕和缺水問題越來越大,這些危害都會對當地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巨大影響。
生產作業(yè)粉塵:主要是產生在巖土剝離作業(yè)與毛煤生產過程中,具體過程如下:巖土、煤層穿孔揚塵,礦山爆破揚塵,巖土、毛煤裝卸以及對其運輸過程中的揚塵,毛煤破碎及轉載揚塵等。
所以露天煤礦的揚塵主要特點是:粉塵源分散,粉塵產生量大,影響范圍廣,治理難度大。
首先,應針對開采礦區(qū),進行前期規(guī)劃,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對開采和復墾地區(qū)合理分配,種植適宜當地環(huán)境的花草樹木,防止礦區(qū)土地沙漠化;開采分時段,有效避免天氣、風力等自然因素,加重粉塵危害??茖W利用煤礦的復墾土地,雖然此方法前期投入較大,但項目進行后,可使土地資源得到高效的利用,減少粉塵對設備的磨損,降低場地及設備的維護費用,具有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其次,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國家,在煤礦開采區(qū)水資源短缺問題更加普遍,而水資源對于揚塵治理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面水分可以促進植被生長減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水分是抑制揚塵的重要原料。如果煤礦企業(yè)對礦區(qū)用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不僅對當地水體造成污染,還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對此,煤礦企業(yè)要積極制定水資源綜合利用方案,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效率,增強節(jié)約用水意識,比如加強礦區(qū)用水和生活污水處理站的建設,增加廢水處理設施[3]。
以上措施都可以有效減少自然粉塵的產生。
針對露天煤礦具體生產過程的揚塵治理如下:
(1)采掘場:鉆孔爆破的生產過程就是鉆頭穿鑿巖土,然后加壓氣體吹散穿鑿孔中粉塵形成爆破孔,因此在進行鉆孔作業(yè)時要粉碎大量的巖土,產生大量的粉塵,是露天煤礦揚塵主要污染源之一。抑塵的有效措施有干法除塵、濕式除塵,當前兩種方式效果不佳時,可以使用干式、濕式復合除塵方式進一步加強除塵效果[4]。同時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北方由于寒冷地區(qū)濕式除塵方式受到氣候限制,因此采用干式除塵系統較多,但需要注意及時維護和更換捕塵袋。
(2)爆破:在爆破作業(yè)過程中,因為其爆破面積較大,大量的粉塵由于沖擊波吹散于空氣中,空氣中的粉塵含量在短時間內嚴重超標,為降低爆破時粉塵的產生量,可采用多排垂直深孔松動爆破方式,在爆破區(qū)域合理設計孔網間距和數量,并向巖土灑水,提高巖土濕度,使巖土粉塵團聚為大顆粒,可有效降低40%~70%含塵量;或采用環(huán)保抑塵噴霧機,其原理是水分通過高壓噴槍霧化為與粉塵粒徑大小相當的顆粒,水霧在風機作用下噴射覆蓋粉塵區(qū),在塵源處的上方或周邊形成霧化層。粉塵顆粒與水霧顆粒相互碰撞而團聚,水霧顆粒在粉塵顆粒表面形成濕潤層,被濕潤的粉塵顆粒繼續(xù)吸附其他粉塵顆粒,逐漸凝聚為大顆粒球團,在重力作用下而沉降,從而達到降塵的目的。
(3)裝卸:鏟斗在進行裝卸操作時,粉塵的產生量會隨著物料降落高度升高以及物料濕度的減小而增加。因此降低該過程揚塵量的有效方法為:在進行裝卸時,鏟斗與車輛等裝載工具盡量靠近,減少物料落差,同時在該作業(yè)區(qū)域配備增濕噴水裝置,定時定量進行灑水作業(yè),增大物料的濕度和粘結性,達到降塵的目的;或者在電鏟大臂下部和司機室前部安裝風水混合噴霧裝置的辦法,向裝載的物料噴霧降塵,使司機室前方空氣中的粉塵顆粒濕潤,保持司機良好的操作視野,既能防止作業(yè)事故,又能有效降低粉塵。
(4)地面生產系統揚塵防治措施:①在轉載站和裝車站配備灑水抑塵裝置,比如灑水噴頭、抑塵檔網等;汽車運輸渣土、砂石等易揚塵材料時進行遮蓋,有其他嚴格要求時采用密閉專用車輛[5],帶式輸送機裸露部分加設皮帶罩;二次破碎車間配備布袋除塵器。②在主要的運輸路線上鋪設適當規(guī)格的路料,通過灑水樁或灑水車定期對路面進行灑水,保持路面的濕度,抑制運輸路面揚塵。
(5)排土場揚塵治理:在排土階段,一是在排土場邊坡上覆蓋防風固塵網,根據排土場情況,適量灑水,二是當排土達到最終標高時,在不影響排土作業(yè)情況下及時對排土平盤進行綠化和部分覆土造田。當排土場達到服務年限后,全面地對排土場進行綠化,并分區(qū)塊覆土造田,可以在覆土層進行農業(yè)耕種[6]。
在煤場作業(yè)過程中,遭遇大風天氣易產生二次揚塵,不僅影響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也會造成煤礦資源的損失。為此,可以采用如下措施,進行治理。
(1)采用擋風抑塵墻技術:擋風抑塵墻根據風洞實驗、現場測試等綜合研究,設計、加工成具有開孔結構的抑風板,通過金屬支架,在揚塵現場組裝合成為擋風抑塵墻。其原理是當風沙通過具有開孔結構的擋風抑塵墻時,墻后形成高速區(qū)和低速渦旋區(qū),產生上、下干擾氣流,以降低風速,減小氣流含塵量,從而達到高效抑塵的目的[7]。
(2)在二次揚塵點,噴灑含有鈉、鎂等離子的鹽溶液,延長水分蒸發(fā)時間,增強灑水降塵的作用效果;在揚塵物料表面噴灑結殼覆蓋劑,結殼覆蓋劑和粉塵顆粒間具有粘結力,它們互相滲透擴散,粉塵表面會形成薄層硬殼,以此減少揚塵。
構建全面的煤礦企業(yè)職業(yè)健康管理體系,開展以粉塵危害為主題的職業(yè)健康教育培訓,在員工心中樹立起粉塵危害意識,定期對員工進行健康體檢;積極引進先進、高效的粉塵治理技術,提高對粉塵源的監(jiān)測力度,建立全方位的防塵體系,為員工的身心健康建立起一個全面、有效的屏障[8]。
截至2014年底,我國有生產和在建露天煤礦400多座,總產能約6.5億t/a。其中大型露天煤礦30多座,設計產能3.6億t/a;中型露天煤礦90多座,其余為小型露天煤礦。大型煤礦中,產能10Mt/a及以上的露天煤礦有15處,總產能約2.9億t/a,產能20Mt/a及以上的露天煤礦7座,總產能約1.88億t/a[9]。
其中僅針對我國大型煤礦每年生產能力總共有2.9億t/a,其露天堆煤場儲煤量約為1.45億噸t/a(估算為總量的50%),露天堆煤場的揚塵風損失因子大致在3%~5%,按照3%計算,煤炭價格約200-700元/t,按均價450元/t計算,煤炭揚塵風損失估值為19.575億元,如表1所示[10]。
表1 煤炭揚塵風損失估值
從上表可以看出,僅大型露天煤礦揚塵損失每年約19.575億的市場,因此對于煤礦企業(yè)具有較強的治理需求,同時又由于環(huán)保治理壓力,露天煤礦揚塵治理具有巨大市場潛力。
中國露天煤礦在規(guī)模、數量、開采技術和工藝等方面,經過近些年的發(fā)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煤礦資源也為我國跨越式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目前提倡環(huán)境友好型、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我們要更加重視露天煤礦的揚塵治理。
因此,按照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要求,加強落實粉塵防控體系落到實處,完善粉塵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綜合利用各種除塵設施,實施嚴格的粉塵防控方案,完善工藝過程,革新生產設備,達到消除粉塵危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