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黨建,中宣部推出了供全國黨員使用的App“學習強國”,該App上線后迅速被大量下載,在有的App商店里下載量超過了微信和抖音。近日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說,這款App是阿里巴巴的一個項目團隊開發(fā)的,并以此宣揚中國民營企業(yè)與黨和政府有著“不尋常的關系”。
這樣的報道充斥了意識形態(tài)偏見,凸顯了那些西方輿論機構評論中國事務時立場先行的嚴重程度。
首先,中共是個大黨,又在中國長期執(zhí)政,執(zhí)政黨聲音的傳播對社會治理有關鍵作用。而黨建工作需要與時俱進,“學習強國”把黨建搬到網上,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新。該App很快被大量下載使用,說明它契合當前的黨情、社情。在今天的中國,僅靠行政推力是不可能形成爆款級的互聯(lián)網現(xiàn)象的。
執(zhí)政黨推出這款App,不意味著它應當自己組織力量設計、開發(fā)它,而完全可以面向社會購買服務,委托一家成熟的公司做這項工作。這是世界上的通行做法,西方國家的政府和政黨也都有面向社會的大量服務購買。
阿里巴巴有成熟的網絡技術,并且向全社會提供服務。如果確信它的一個項目團隊幫助實施了“學習強國”的開發(fā),從世界的角度看一點也不特殊。向中宣部提供一項服務與外媒宣稱或暗示的它“與中國政府有特殊關系”,完全不是一碼事。
西方大公司哪一家沒有與政府合作過呢?美國總統(tǒng)的“空軍一號”就是波音制造的,這能算是波音與美國政府“有特殊關系”并且“受政府的影響”嗎?
客觀說,所有超級規(guī)模的公司都注定與政府打交道,因為公司做到足夠大時,更多履行社會責任就成為它的義務。另外現(xiàn)代政府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也必然有大量的公共服務購買,在挑選購買對象的時候,當然會選擇實力和信譽俱佳的公司,這是常識,也是市場邏輯。
西方一些人的思維就是:他們做什么都有道理,而中國只要做西方沒做過
的事情,都屬于離經叛道。甚至我們做西方同樣在做的事情,也可能遭到惡意的審視,被指別有用心。
美國和一些西方力量給華為貼上“受中國政府控制”的標簽,開辟了它們打擊中國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的新戰(zhàn)線。類似的詆毀操作不排除向更多中國民營企業(yè)擴大,形成了競爭力的中國民營企業(yè)可能成為新的目標。
要西方輿論機構不找中國方面的茬,是做不到的。中國需要加強應對能力,讓西方那些力量的發(fā)難起不了作用,達不到效果,這應是我們對付各種挑釁的主要方向。
比如,西方輿論機構在西方社會的影響力不斷式微,它們希望自己的挑釁對中國產生影響,受到重視。但我們偏要蔑視它們,任憑它們怎么說,我們認準自己的路,堅持自己的做事方式和節(jié)奏,晾它們。
中國企業(yè)要堅持市場導向,苦練內功,西方輿論貼的那些標簽并非都可以成為附在中國企業(yè)身上的魔咒。它們可以被駁斥、被打破,只要中國事情做得好,我們抵制西方輿論對我們的妖魔化必將越來越有所作為。
搞好黨建是完善中國治理的關鍵。治理好近9000萬黨員的超級政黨,一點不比治理好人口大致相當?shù)牡聡菀住Df開發(fā)一款新穎的App,黨建顯然需要更多的工作創(chuàng)新,以及更加堅定地以實際效果為導向。迎著各種雜音,我們讓自己不斷變得成熟、強大,是最好的回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