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遠
(臥龍區(qū)蒲山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河南南陽 473000)
臥龍區(qū)地形復雜多樣,氣候適宜,土壤種類較多,適宜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紅薯等農作物生長,農作物常年播種面積8.35萬hm2次,農作物年產量約37.09萬t,農作物秸稈年生產量47.47萬t,綜合利用約25.44萬t,利用率為53.6%,其中通過機械化粉碎還田利用約4.5萬t,保護性耕作還田約1萬t,秸稈飼料化利用約8.64萬t,秸稈沼氣利用約2.5萬t,秸稈固化利用約2萬t,乙醇原料利用約0.8萬t,薪柴利用約2.63萬t,食用菌基料利用約0.1萬t,工業(yè)造紙利用約2萬t,其它工業(yè)原料利用約1.27萬t。
據統(tǒng)計全區(qū)47.47萬t農作物秸稈,可收集量約40.3萬t,而實際利用量為25.44萬t,有相當一部分秸桿沒有被收集利用,或堆放在村莊地頭或田間焚燒。因此,我區(qū)農作物秸稈利用空間較大,開發(fā)前景廣闊。
從2008年起,我區(qū)對秸稈沼氣工程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在陸營鎮(zhèn)朱屯村建成第一座360m3大型秸稈沼氣工程,日產氣量110m3,最高日產氣達150m3,年利用秸稈0.1萬t。在反復試驗探索的基礎上,于2009年在英莊鎮(zhèn)南劉營村建成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建設池容500m3,年產沼氣54000m3,沼渣12000m3,年利用秸稈約0.2萬t。在此基礎上又和中海油氣電公司合作建了6000方秸稈沼氣工程,每年可利用秸稈2.2萬t左右。
目前,全區(qū)牛存欄26420頭,羊存欄40900只,年利用小麥、玉米秸稈飼料約7.64萬t左右。以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為對象,大力推廣了全株玉米秸稈青貯技術,目前,以石橋青云牧業(yè)養(yǎng)殖有限公司、安皋昌裕繁育養(yǎng)殖場為代表養(yǎng)殖企業(yè)建有500m3青貯池138個,年利用玉米秸稈制作青貯飼料1萬t以上。
目前,我區(qū)秸稈還田機械保有量為224臺,玉米收獲機143臺,機械秸稈還田率為38%以上,每年機械化粉碎秸稈還田約4.5萬t。
臥龍區(qū)青華、潦河、陸營、謝莊等鄉(xiāng)鎮(zhèn)建有10多個秸稈收購站,將秸稈打捆作為造紙原料,或利用秸稈生產一次性包裝盒等,每年可利用秸稈2萬多t。南陽天冠集團在潦河鎮(zhèn)建纖維乙醇廠,年生產酒精3萬t,建成后每年約需原料秸稈27萬t。目前,該乙醇廠通過直接收購、設收購站收購、設經銷商收購等途徑每年利用小麥、玉米秸稈0.8萬t左右,現(xiàn)正與5家經銷商洽談合作事宜,這些經銷商收購儲存秸稈近4萬t。
我區(qū)在英莊鎮(zhèn)南劉營村將秸稈粉碎,加適量麩皮、畜禽糞便等輔料,經過堆漚發(fā)酵,裝袋接種平菇、蘑菇、香菇、草菇、金針菇、白靈菇、雞腿菇等食用菌,每年可利用秸稈0.1萬t左右。
小麥收割后,直接將麥草均勻鋪撒在田面或行間,以能滿足后茬作物播種為宜。每年還田1萬t左右。
焚燒秸稈既嚴重浪費了寶貴的可再生資源,也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構成大面積污染,甚至會影響到飛機的正常起降,造成公路能見度降低,產生交通隱患。焚燒秸稈還產生大量粉塵煙灰,被人吸入后,影響人體健康,焚燒秸稈還會導致土壤板結,有機質大量損失、土壤生物不復存在,造成土地貧瘠,降低土地生產能力。但群眾對此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農作物秸稈燒了以后,種植、耕作更方便了,同時也燒死了一些蟲害。
現(xiàn)在農村青壯勞動力普遍外出打工,農忙時還要趕下茬作物播種,想秸稈捆扎、運輸普遍缺少人手,更不用提進行綜合利用,導致農戶大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一把火燒了完事。
臥龍區(qū)屬于淺山丘陵平原兼有地形,土地高低差距很大,北部淺山丘陵區(qū)不利于機械化作業(yè),更談不上秸稈還田機械化進行。
針對我區(qū)秸稈利用上存在的問題,提如下建議和對策。
要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重要性的認識,要大力宣傳秸稈禁燒對保護人民身心健康,維護交通安全,改善農村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價值,普及秸稈還田技術,使廣大農民看到經濟和生態(tài)效益,積極轉變傳統(tǒng)耕作習慣采用農機化新技術。
實行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秸稈利用方式。一是實行秸稈綜合利用補貼制度。建議對農戶機械化還田的,補貼20~40元/667m2;對秸稈多種利用項目的,如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500戶以上,每座補助50萬元。二是推廣秸稈處理機械化技術。推廣小麥秸稈打捆撿拾技術,將秸稈收集打捆;在聯(lián)合收獲機上安裝秸稈切碎還田機,直接將秸稈粉碎還田;在機收中控制麥茬高度,禁止高苗茬,這都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技術措施。三是鼓勵全區(qū)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農機大戶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購買、配套秸稈還田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