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桉
(廣西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培養(yǎng)“應用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最終的教學目標,但高職中《建筑材料》課程的內容知識點較多,并且連續(xù)性較差,學生對知識難以建立概念,在學習時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長久下來,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導致教學質量不佳。對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首先要轉變教學思想,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就目前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校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教師主宰了課堂,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課堂上教學為主,導致了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不高。教師沒有對班級學生存在的差異化現(xiàn)象進行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單一的教學方法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質量。
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缺乏一套較為完備的實訓基地,因此在對《建筑材料》進行教學時,大多采用的是理論授課,學生缺乏對知識的實踐,學生所學專業(yè)與崗位需求的能力脫節(jié)嚴重,造成了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會理念不會操作的現(xiàn)狀,很長時間都不能適應工作的崗位。
教學大綱的改革縮減了建筑材料的授課時間,但是教材中有許多內容又是比較重要的,需要學生去一一掌握的,為了完成教學計劃,教師只能在每一課時增加授課內容,學生真正能吸收的知識有限。
在對課程的考核制度上,教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按照學生的出勤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和期末考試情況來判定學生的學習結果。這種考核制度沒有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建筑材料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需要教師完善課程考評制度,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對建筑材料課程進行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習者、當代社會經濟生活和學科發(fā)展的需求。就高職院校而言,要培養(yǎng)的人才是技術性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建筑材料課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熟悉常用的材料種類,理解教材中出現(xiàn)的材料性能,以及材料的驗收、操作方法和應用等,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
素質教育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建筑材料課程主要分為兩部分進行,一部分是對學生的理論授課;另一部分是實驗教學。理論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和多媒體的方式將基礎知識、理論計算和實驗方法等傳授給學生,實驗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演示完畢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小組研究,通過小組合作獲得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是從實驗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進行實驗就會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囊龑W生主動去尋找問題的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能通過個人或者集體的學習,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學習的教材更新較慢,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對建筑材料課程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及時了解建筑材料市場的最新動態(tài),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教材是固定的內容,但是課外閱讀資料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可以針對建筑材料中的某一點進行深刻的研究,例如建筑鋼材和木材,學生在教材中獲取的相關知識比較淺顯,就可以通過課外資料補充自己的對建筑鋼材和木材的認識。教師可以利用監(jiān)督的功能,讓學生定期完成一篇課題報告,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自己的視野。
建筑材料這門課程中材料類型多,教師在課堂上能為學生介紹的建筑材料是有限的,采用調研匯報法就可以彌補課時較少的弊端?;诖?,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合理運用調研匯報法進行教學,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當?shù)氐慕ú氖袌龌虿牧霞庸S進行實地調研并進行系統(tǒng)總結,寫出調研報告。在展示調研報告時,鼓勵學生大膽講出自己的調研結果,教師要對學生的調研報告進行中肯的建議和指導,教師可以將質量較好或者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調研報告提出來,讓其他同學進行參考。調研報告法可以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優(yōu)秀的學生引導其他學生學習的目標,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且調研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此改進教學方法。同時,在進行調研時,可以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調研,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分工合作的能力。
高職院校應當加大對實訓基地的投資力度,完善實訓條件,開設具有綜合設計性的實驗,為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提供物質基礎。在完善實訓設備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實驗室的安全和日常管理,保證實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學校要豐富實訓教學的途徑,加強與建筑企業(yè)的合作力度。例如:學校與建筑企業(yè)合作,在條件允許下,讓學生去實地參觀材料加工廠,讓學生親身體驗什么樣的材料應當運用在什么地方,通過實地參觀加深學生對材料的理解。社會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在建筑材料的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開設具有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在完成教材內容實驗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出一定開放型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得到結果,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建筑材料課程包含的內容較多,教師要在基本概念進行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調研匯報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學校要加大對實訓基地的投入,為教師更好的進行教學打好堅實的物質基礎,教師在實訓過程中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操作技能為最終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