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佳 楊立剛
1.濟南市園林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2.濟南萬達城建設有限公司 山東 濟南 250000
文物古建筑的保護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性高難度的工作,需要專業(yè)的設備、技術和人才,當前,我國很多文物古建筑都被列入省級或者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這是國家對文物古建筑的重視,但是在實際保護的過程中存在經(jīng)費不足、措施不齊全、責任不明晰等問題,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力度和文物保護的措施是必要而迫切的。
1、常態(tài)性。文物古建筑的保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建立常態(tài)化的機制和保護措施,尤其是我國文物古建筑有其特殊性,我國的文物古建筑多為土木結構,年代久遠,具有脆弱性,易受到多種潛在性的破壞,比如說火災、雨水潮濕的侵蝕或者腐蝕,一些年代久遠的古建筑還容易受到白蟻、老鼠等動物的破壞,所以文物古建筑的保護要做到常態(tài)性,建立文物保護責任制,安排專人進行常態(tài)化監(jiān)管和保護。
2、整體性。文物古建筑一般由多個建筑單體組成的,每個局部的造型、作用各不相同,局部的損壞或者破壞可能影響到整體的安全。屋頂是保護建筑木構架、墻體以及建筑基礎安全的最重要部分,是木構的主要維護語言。屋頂受損會逐漸導致木構架殘損,影響建筑的建構和整體安全。中國文物建筑易受自然風雨損毀,常見現(xiàn)象是屋頂漏雨逐漸侵蝕梁架、墻體,最終導致整體建筑坍塌。所以,防止木結構建筑局部損害危及整體,日常保養(yǎng)和局部保護加固顯得十分重要。
3、延承性。中國文物建筑具有鮮明的時代延承性,單體建筑建成于一個時代,但是不乏以后歷代添加的修繕加固痕跡;群組建筑則歷時較長而成,這種延承性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建筑工匠對前人的尊重、傳承和發(fā)展,同時也客觀保存了文物建筑全部歷史過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體現(xiàn)出真實而不斷發(fā)展的文化價值。
1、責任落實不到位。我國在文物古建筑保護的上層建筑上做的很到位,制定了嚴格的文物保護相關的法律,但是法律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護而不是為了懲罰,所以要做到文物古建筑保護的責任落實,促使相關的文物保護部門正真的主動作為,履行文物保護的責任,當前我國文物保護的主要職責在與地方政府,但是地方政府在落實責任的過程中,采用的是層層簽訂責任狀的方式,日常監(jiān)督巡查、問責不足,事前的預防以及應急預案制度也不健全。
2、經(jīng)費保障不足。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故宮的文物修繕就耗費了漫長的時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是很多文物古建筑的所屬地,由于地方財政資金不足,對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投入的資金對古建筑的保護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所以很難將文物古建筑保護工作有效的完成。
3、保護體制待健全。當前,我國文物古建筑的修繕保護存在諸多問題,體制僵化,難以適應時代發(fā)展對文物保護工作的要求,文物古建筑在基層的力量也十分薄弱,一般文物古建筑的修繕是由地方文物保護部門主導的,但實際的保護修繕操作是由企業(yè)參與的完成的,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機構對文物進行保護修繕,這是市場化進程的必然,但其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說監(jiān)管不嚴、修繕標準不清晰等,再者,企業(yè)以追求利潤為主,但是文物古建筑的修繕又有著其特殊性,其更注重修繕的藝術性、精美性,而企業(yè)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往往會在修繕的過程中壓低預算,比如說在技術人員聘用上把關不嚴、對修繕材料的準入上降低檔次等,這樣的操作方式都會給文物古建筑的保護工作埋下安全隱患。
1、加強重視程度和理論研究。文物古建筑的保護主體要加強重視,從立法上、資金保障上和宣傳上加大力度,引導文物保護市場走向規(guī)范化,培養(yǎng)廣大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建立健全從上到下的文物保護機制,確保文物保護修繕能夠真正的按照需求和要求進行,另一方面,要加強中國文物保護的理論建設和研究,創(chuàng)新方法,研究出符合中國國情與中國文物古建筑特性相匹配的保護方法,建設一套行之有效,政府、市場各司其職,全方位保障文物古建筑修繕安全的制度,并引入獎懲制度,對資質(zhì)符合、修繕技術過硬、按要求完成修繕工作的市場主體給予扶持和保護,對于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的企業(yè)給予懲罰措施,用制度上規(guī)范文物古建筑保護行為。
2、解決好材料和技術問題。中國古建筑主體材料主要是木、石、磚、瓦、灰五種, 在文物保護修繕工程中要嚴格材料的采購流程,加強監(jiān)督,保證文物古建筑使用的相關材料符合要求。
3、加強資金保障和人才培養(yǎng)。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加強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的資金投入,確保文物古建筑的保護修繕費用能夠做到??顚S?,做好文物古建筑修繕的信息收集,建立國家級的文物普查與保護系統(tǒng),摸清家底,依照我國文物古建筑的整體情況,制定好文物古建筑保護的規(guī)范措施并制定財政預算,確保文物保護資金合理使用,用到實處。另一方面,建立技術過硬的文物古建筑保護修繕的人才隊伍也是至關重要的,相關的文物保護單位可以與知名大學建立產(chǎn)學研合作平臺,確保文物保護技術能夠薪火相傳,在文物保護修繕準入上要規(guī)范制度,確定標準,確保加入文物保護修繕工作的工作人員,都有相應的資質(zh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綜上所述,文物古建筑保護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強理論建設,改進文物保護技術,健全文物保護機制才能更好的留住人類文明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