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袁齊媯后來雖貴為皇后,但因是庶出,她的親媽之前過得很苦。當上最尊貴的女人后,袁齊媯化身“扶媽魔”,常找皇帝要紅包接濟娘家。如果帝后感情和諧,周濟丈母娘本就應該,但劉義隆是著名的“摳門帝”,每次給的錢都不多,袁齊媯以為這就是劉義隆的治國之道,因此也很滿足。
日子過久了,七年之癢冒頭。劉義隆移情別戀,愛上了小老婆潘淑妃,但他屬于良心尚存的“出軌者”,下令全宮上下瞞著袁齊媯,在她面前表現(xiàn)得還像個“三好丈夫”,可宮人總有背地里咬耳朵被皇后聽到的時候。
袁齊媯當然不信,決定試探一把。她請潘淑妃出面向劉義隆要錢,數(shù)額在自己的基礎上翻了10倍。潘淑妃接受任務,要來的錢分毫不差。
如果說袁齊媯還要親口借錢才能感受到關愛和背叛,那么下邊兩則故事就是“深沉的愛”了。
東漢時期,一位不配擁有姓名的郎官家中貧困,欠了別人數(shù)十萬錢。債主天天蹲點逼債,該人不堪其擾,只能哀求寬限一段時間,但債主還是天天按時出現(xiàn),搞得他無比尷尬,只能省吃儉用地還錢。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債主不見了。莫不是憋什么大招?他只好打算先還一部分,債主也是老實人,說:“你不是還了嗎?”該人一臉懵,問是誰還的,債主說:“我也不確定,幫你還債的人不肯透露姓名,但我隱約記得他叫陳重?!?/p>
該人在腦海里搜索了一遍,似乎只認識一個陳重,那就是他的同事。想來或許是同事見他天天被催債,默默地替他還了。他忙跑去向陳重表達感激之情,陳重一臉驚訝,說:“可能是跟我同名同姓的人吧,肯定不是我?!?/p>
這年頭都流行做好事不留名了?該人先是一臉懵,回家后思索半天,才明白陳重的深意。陳重一來怕自己尷尬,二來不求回報或感恩,所以干脆事了拂衣去。這是真君子啊,陳重這個朋友他交定了。
宋太宗年間,有個叫李沆的人渾身是才,進士甲科出身,進入官場后廣受上司或同僚推薦,稱贊他有宰輔之才。宋太宗就將他召回朝廷,當了著作郎,先試用幾年看看情況。
三年試用期下來,李沆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寫的軍事策論也很得圣心,太宗早想找個機會提拔他了。恰好,右拾遺王化基頗有才華但無人舉薦,于是決定向皇帝推銷自己。太宗欣然接受,給他發(fā)張卷子摸底測試,并把李沆和另一位官員一起拉來考試。
考完,三人成績都不錯,但太宗最欣賞李沆。當時李沆在三人里官職最低,太宗趁機將他一舉到頂,成了三人里的老大,并各自賞了百萬錢,希望他們?yōu)槌⑿ЯΓ菜闶欠€(wěn)定人才。因為最關注李沆,太宗打聽到他家很窮,甚至欠了不少外債,于是偷偷追加了30萬錢替他還債。
都是替人還錢,陳重做得輕巧漂亮,太宗雖“富有四?!?,又有借帝王心術拉攏人心之嫌,卻也是真心愛才,這才愿替他解困。所以,愛一個人就愿為他花錢,一點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