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石油與天然氣公司位于西海岸的氣體處理廠建有3套脫硫裝置,其天然氣凈化處理能力達1150×104m3/d。其中,GSU-12、GSU-13兩套裝置于1990年投產(chǎn),第3套裝置GSU-14于2014年1月建成投產(chǎn)。前兩套裝置脫硫采用Sulfinol-D工藝,自投產(chǎn)以來運行平穩(wěn),凈化氣中H2S和CO2體積分數(shù)分別達到4×10-6和50×10-6,滿足下游深冷加工裝置的指標要求。
2005年4月,裝置出現(xiàn)嚴重發(fā)泡問題,造成脫硫裝置處理能力暫時下降、產(chǎn)品氣產(chǎn)量降低、溶液夾帶進入下游裝置和溶劑損失等問題,導致處理成本增加。因此,決定逐步替換為采用高性能活化MDEA溶劑的Sulfion-X工藝。2006年~2011年,脫硫裝置采用了Sulfinol-D工藝和Sulfion-X工藝兩種溶劑混合進行處理。2011年,又出現(xiàn)溶劑發(fā)泡問題,且降解產(chǎn)物噁唑烷酮含量超過規(guī)定上限。因此,提出兩種處理方案:①提高混合溶劑中活化MDEA比例;②全部更換為Sulfion-X工藝。GSU-12裝置于2012年5月更換為全新Sulfion-X工藝,并取得了良好效果;GSU-13裝置提高了活化MDEA溶劑含量,繼續(xù)采用混合溶劑處理,并于2014年6月更換為全新Sulfion-X工藝;新建GSU-14裝置則直接采用全新Sulfion-X工藝。采用新的處理工藝后,不但解決了進口DIPA所產(chǎn)生的高昂費用和溶劑不易獲得的問題,還避免了副產(chǎn)物的產(chǎn)生、聚集和溶劑的復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