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懷
在很多的人基于歷史觀的潛意識當中,春秋戰(zhàn)國、秦漢、唐宋、明清經常會被連在一起出現(xiàn),這是由于這幾個時期的文化環(huán)境有著非常深刻的交替?zhèn)鞒刑匦?,例如漢代的律法就是沿用的秦例,宋代的很多制度實際上照搬的是唐制,這種大的歷史文化的延續(xù),讓這些時代往往具有十分相似的藝術文化魅力。楚漢時期的文化以其思辨性、浪漫性、雄豪性,在我國傳統(tǒng)藝術中占有極高的地位,是傳統(tǒng)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源頭的活水之一。這種深刻的影響,即便到了今天,已然能夠散發(fā)出璀璨的光芒,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是一種楚漢藝術所獨有的美學思想、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民族的風尚和品格。
作品“楚漢風云”即是我在學習這一段文化歷史的過程中思考所產生的創(chuàng)作融入,這把壺的所表達的正是帶有獨特的楚漢文化審美元素的紫砂創(chuàng)造。其壺上的裝飾構造,肌理變化,形象的處理都帶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出處,并未了能更好的融入紫砂壺藝創(chuàng)作分別進行的一定的加工和調整,在秉承了傳統(tǒng)紫砂壺結構的基礎上,發(fā)揮楚漢文化的獨特藝術吸引力,將裝飾、造型等等的塑造最終融為一體。從這把壺整體來看,其繼承了楚漢文化藝術追求浪漫、充滿想象的獨特風格。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地祭祀泛濫,充斥著各種原始崇拜,各種祭祀對象繁多,形象獨特,所以從祭祀衍生而來的楚地歌舞中充滿種種神秘浪漫的色彩,久而久之,這就深入的影響到了楚人的藝術風格,衍生到了諸如詩歌、繪畫、漆器、青銅器、石刻、建筑等等的諸多領域。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楚人的壁畫。這種充滿了原始圖騰同時又兼具神秘形象的壁畫風格具有著十分獨特的美感,在作品“楚漢風云”的壺面上,就以陽刻的形式部分再現(xiàn)了當時的石刻壁畫風格。之所以采用陽刻,是因為在傳統(tǒng)的圖騰印象之中,這種刻繪方式最能表現(xiàn)那種久遠的歷史滄桑,而對于形象的選擇上,則以簡化的龍的作為刻畫的主題,通過線條的變化,陰陽的轉變,凸顯出楚漢文化所具有的思想內涵、精神風貌和風格特色。
除此之外,作品“楚漢風云”圓盤形壺身所催生的平壺肩在上下的裝飾形象之間起來到一種過渡的作用,采用重復的菱形方格紋來進行裝飾,為了與壺面的裝飾風格一致,同樣運用了陽刻的表現(xiàn)手法,陰陽變換之間別有韻味,讓壺肩的平面呈現(xiàn)出一種古代畫卷一般的裝飾效果,如同一條錦帶環(huán)繞與壺口之下,圓形的壓蓋之上則是將壺面圖騰具現(xiàn)化的壺鈕,運用紫砂泥料良好的刻雕塑性質,以紫砂雕塑的形式來制作出了具有復合形象的壺鈕,而不再僅僅局限于過去中心化的壺鈕結構,紫砂壺蓋上特有的氣孔結構被直接開設在了圓形壺蓋的中心處,圓而醒目,從上俯視來看,結合壺肩的紋樣裝飾,如同一塊秦漢時期的玉璧,又似一面精雕細琢的銅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類似的形象裝飾以及布局確實出現(xiàn)于那個時期的銅鏡之上,讓所塑造的形象本身的時代感更加強烈。
從整體來看,這件作品從主題的選擇,具體的制作都顯示出了相當高的水準,并且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整體結構的融合上顯示出了紫砂壺一貫的制作精美,而在局部的形態(tài)處理上,又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加以變化,形態(tài)和意蘊融會貫通,仿佛迎面吹來的一陣楚漢文化之風。
總結:一件優(yōu)秀的紫砂壺創(chuàng)作要在作品上尋求突破點,力求新穎,就必須以蘊含充足的文化為基點。與楚漢文化風格融合的紫砂壺并不是生搬硬套就會顯得好看,而是需要順應實際的變化,做到簡潔、靈活和不拘一格。在整體壺形的設置上,古典人文風味保留的同時還包含著現(xiàn)代設計的美感,給人新穎、獨特,天馬行空的藝術享受。
《楚漢風云》尹 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