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以下的一幕可能很熟悉:一個殘忍的殺人兇手殺害了無辜的人,在輿論洶涌時,總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xiàn):呼吁對兇手“寬容”。有時,甚至有人會認為兇手是“被社會逼的”。這是為什么?
古往今來,“壞人”的內涵相當豐富,以我們所熟知的,可以給壞人列一個簡易清單:作奸犯科、貪污腐敗、殺人越貨、敲詐勒索、猥褻強奸、欺詐掠奪、欺侮弱小、助紂為虐、陰險算計、變態(tài)破壞、忽悠利用、整人害人……其危害有大有小,從大奸大惡到街頭流氓,都囊括其中。
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種面目的壞人,無論階層、身份、社會位置、文化程度、傷害力大小,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出賣或扼殺了真自我。這是成為壞人的第一步。
實際上,一個人從性質上來說有兩個自我,一個是真自我,一個是假自我。真自我是一個人最天然的東西,是哲學上所講的“本真”,符合自然、理性、邏輯、人性、道。而假自我則是一個人內心中,自然、理性、邏輯、人性、道被社會運作邏輯和本人破壞后,所產生的一個“李鬼”。真自我如果被出賣、扼殺,那么假自我就被生產出來取而代之。
事實上,從人心內部來說,決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主要就是看有沒有出賣、扼殺真自我。
在沒有走到出賣、扼殺真自我這一步時,一個人的真自我因為弱小而退縮,從而產生了假自我來代替,只是表明他的真自我被壓抑了,并不表明真自我已經不起作用,這個弱小的真自我,在內心深處,還是對他的行為有很強的道德約束的。所以,這些人實際上基本都是好人。
但一個人如果出賣、扼殺真自我,性質就完全不同了。那意味著其很難對自己的行為有什么道德約束。
與真自我相比,假自我有六種實力。
第一種實力,是利用社會價值排序上的實力來在心理上打壓,甚至傷害別人。比如一個有錢或自認為有錢的市儈罵別人是“窮鬼”,一個素質低劣的官員稱人民群眾為“刁民”。
第二種實力,是攻擊。比如,有人污蔑侮辱別人、有人殺人越貨、有人橫行霸道、有人在背后算計別人,等等。
第三種實力,是心計。像“陰險狡詐”“老奸巨猾 ”“老 謀深 算”“城府很深”等詞語,其實都是假自我的心計。舉個例子,明朝萬歷年間,馮保作為一個太監(jiān),居然可以和張居正平起平坐,聯(lián)合把持朝政,可以把高拱整得被罷官回家,甚至差點整死,由此可見壞人的危害。
第四種實力,是玩花樣。假自我天生就自帶撒謊、欺騙性質,始終偽裝、包裝自己。
第五種實力,是耍賴。它天生不講邏輯和規(guī)則。這種實力擊中了好人的軟肋,因為壞人只允許他用流氓手段對付你,卻不允許你用他的游戲規(guī)則回敬他——否則,他就會說你也是壞人。
如果用上耍賴這種實力后仍不奏效,假自我仍有第六種實力:裝可憐。這種實力也是直奔好人的軟肋而去的——好人容易心軟,有很大的道德壓力。
當然,壞人之所以擁有破壞性的能量,并不僅僅是因為擁有以上的假自我實力。他們還有心理同盟,而這些心理同盟往往是以好人的面目出現(xiàn)。
如果我們對現(xiàn)實深有體會的話,對以下的一幕可能很熟悉:一個殘忍的殺人兇手殺害了無辜的人,在輿論洶涌時,總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xiàn):呼吁對兇手“寬容”。一個人涉嫌性侵或強奸了某個女生后,其圈子里的人,便會變相起來為他辯護;一個心理扭曲變態(tài)的兇手“報復社會”對孩子下手后,盡管他并非處于社會底層,都有很多人認為他是“被社會逼的”……
從人心層面,總會出現(xiàn)這些為數(shù)不少的人,從不會去同情受害者,不會感覺到被傷害的痛苦,相反,卻能體驗到施害者的掙扎、無奈,他們對施害者行為背后的心理歷程似乎有天然的共鳴。這些人可以稱之為壞人的心理同盟。
心理同盟大致指六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有一些共享的東西,在特定情境中可以形成一個心理共同體。比如,在“北京人”“上海人”“東北人”這樣的標簽下,不少人會感覺大家是一路的。
第二個層面:有共同的情感情緒投射的地方。
第三個層面,有所謂共同的“三觀”,在價值觀念上差異不大,大家的自我容易從對方身上獲得支持,有認同感。
第四個層面,在成為什么人方面,有相同的心理歷程或心理邏輯。
第五個層面,相同的心靈氣質。比如,有人在網上裝有錢人,也有人在網上裝有知識的人,這些心靈氣質會讓一些人走到一起。
第六個層面,相信或信仰某種意識形態(tài)。
壞人的心理同盟,主要起到三個作用:營造有利于壞人生產的社會氛圍,比如說“都是被逼的”;當壞人傷害了好人時,給好人施加道德壓力捆住好人的手腳,相當于不允許好人還手,讓他們只能被傷害。
盡管如此,壞人的漏洞——出賣、扼殺自我后的那種恐懼、焦慮和虛空——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澳Ц咭怀撸栏咭徽??!贝砩频牧α吭絹碓綇姡鐣傇诓粩嗟赝晟茖娜说姆烙蛻土P機制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