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偉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223)
鋼結構廠房通常有重型和輕型之分,主要是根據(jù)廠房內有無吊車、吊車噸位大小、工作級別、軌面標高、廠房高度等來劃分。重型鋼結構廠房主要參照GB 50017—2017鋼結構設計標準來設計,輕型鋼結構主要參照GB 51022—2015門式鋼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來設計。對于重型鋼結構廠房的圍護結構比如屋面和墻面檁條可以采用GB 51022—2015門式鋼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范來設計。
重型鋼結構廠房主要包括以下幾大系統(tǒng):基礎系統(tǒng)、柱子系統(tǒng)、吊車梁系統(tǒng)、屋蓋系統(tǒng)、墻架系統(tǒng)。
從2000年至今,我國鋼鐵產能急劇擴張,這其中不論是大型國有鋼廠,還是小的民營鋼鐵企業(yè)都新上了不少項目,當然相應的廠房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其中,也都出現(xiàn)了不少錯誤,有的甚至是很低級的。下面就工程中遇到的問題及需要考慮的事項給大家作以介紹,供大家學習。
基礎的埋置深度除了按基礎規(guī)范按建筑物高度的1/15~1/18外,主要要考慮管線的埋深,以及設備基礎的埋深,很多廠房基礎設計時機組資料還沒有,可以把靠近機組的廠房柱基礎暫緩設計,以免造成返工。
一般廠房在下柱有柱間支撐跨間,基礎之間沿廠房縱向都會設置基礎梁,某工程中拉梁跨度為24 m,如果中間不設支點,則拉梁斷面尺寸將達到800×1 700。如果中間設支點,雖然增加了支點基礎混凝土量及地基處理的費用,但拉梁跨度減小為12 m,則拉梁斷面尺寸也隨之減小為400×800,總體還是節(jié)省了投資。關于柱間支撐處柱基礎的拉梁一般認為:拉梁跨度小于15 m,中部不設支點;拉梁跨度在15 m~18 m之間,中部支點可設可不設;拉梁跨度超過18 m,從經濟角度考慮宜設中部支點。
冶金廠房中管道都比較多,在這里要說的是廠房柱為雙肢柱時,管道在穿柱子的地方,要注意柱肢間斜腹桿的設置要避開管道或者是調整管道位置。
對結構來說,柱間支撐設在溫度區(qū)段的中間是最好的,但這個應由工藝專業(yè)來確認。在實際的工程中,很多時候為了滿足工藝要求,柱間支撐都不在中間。
廠房柱設計中經常用到鋼管混凝土,需要注意不要將排氣孔留在柱頂,經常留在柱頂?shù)呐艢饪妆坏踯嚵合乱砭壣w住,造成排氣不暢,最后爆管,建議設在柱頂側面,超灌時比較好控制。
目前設計的精細化程度都比較高,為了使計算的簡圖更加貼近實際工況,用PKPM平面框架計算排架結構時,把屋面梁或屋架建在同一模型中,這樣可以考慮他們之間剛度的相互影響,計算更加準確。
有很多設計人員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在大跨度廠房中,吊車的跨度大,吊車一般都帶有水平導向輪,這個需要在選擇壓軌器時注意,由于水平導向輪有一定的高度,所選的壓軌器和連接螺栓與水平導向輪不能碰?,F(xiàn)場出現(xiàn)過由于壓軌器選擇錯誤,導致現(xiàn)場安裝后才發(fā)現(xiàn)吊車不能運行,處理辦法主要是更換壓軌器或者是吊車梁上翼緣與柱連接節(jié)點處高強螺栓反裝。
上吊車梁走道板鋼梯在設計時應注意結合內網的排管圖,保證踏步上方的凈空。吊車梁走道板的樓梯開孔不要開在走道板的中間,這樣很難通行。
吊車梁在柱間支撐處通過高強螺栓與柱頂節(jié)點板連接,用來傳遞吊車的縱向水平剎車力和山墻的風荷載。很多人會忽視屋面橫向天窗在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水平力,由于冶金廠房發(fā)熱量比較大,橫向天窗的數(shù)量相應也多,所以不能忽視。
吊車梁鋼軌的伸縮縫(15 mm或與廠房伸縮縫相匹配)位置通常設在廠房吊車梁伸縮縫位置附近,拼接接頭應與梁的伸縮縫錯開約500 mm,兩者不要重合。
在工程中有時會碰到廠房端部吊車梁懸挑出去較長,通過計算遠端支座不是受壓,而是受拉,這時遠端支座應做成平板式支座,與柱頂連接可靠,而不能采用凸緣式支座。
重型廠房中吊車的噸位都比較大,吊車梁的高度也比較高,這時可以采用高強度的Q390,Q420鋼材,這樣可以減小吊車梁高度,增加廠房下部凈空,避免采用很厚的鋼板,同時也可減少鋼材用量。
屋面單軌吊檢修走道爬梯在端部軸線處與上柱的柱間支撐相碰,設計人員應當注意,同時還應注意爬梯的立柱不與吊車相碰。
冶金廠房中會有抽柱的情況,廠房是剛架形式時,最好屋面梁與托梁疊接,這樣做的好處是托梁兩端與柱頂連接時可避開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加勁,核心區(qū)的加勁和柱頂?shù)纳w板可以在工廠焊,以保證質量。
廠房縱墻采用懸掛式結構,豎向荷載由墻架柱傳給吊車梁輔助桁架,上端以天溝為水平支點。要注意的是墻架柱的位置要與吊車梁輔助桁架的節(jié)間對應,保證強加荷載以集中力傳至輔助桁架的節(jié)點,而不是傳至桁架的節(jié)間。同樣墻架柱上部應與屋面天溝底部的加勁錯開。這里面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墻架柱的上段以天溝作為支點,天溝平面外剛度較差,受彎性能較弱,應該在墻架柱支點位置,把天溝與屋面支撐體系相連,這樣墻面的水平力就通過天溝傳給屋面支撐體系。
山墻采用自立式結構,豎向荷載由墻架柱直接傳到基礎,上端以屋面檁條作為水平支撐點。當廠房較高或吊車噸位較大時,為保證山墻的剛度,在墻架柱間宜設置柱間支撐,尤其是在地震烈度較高的地區(qū)更應該設置。對單跨廠房一般設置一道柱間支撐,當廠房高度與跨度之比較大時(高度接近跨度的2倍時)宜設置兩道柱間支撐。對等高多跨廠房,可僅在兩側跨的山墻設置柱間支撐;對不等高多跨廠房,應在高跨和低跨分別設置。在柱間支撐的節(jié)點處,宜設置通常的水平系桿,作為未與柱間支撐相連的墻架柱的側向支承點。
大型廠房的設計是一個大的系統(tǒng)工程,并不是一個人從上到下慢慢完成的。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往往是4個人~5個人,每人一個系統(tǒng)做下來。這樣就需要設計人員相互配合,把系統(tǒng)間的連接和對應關系搞清楚。以上所提到的問題都是在工作中經常碰見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觀點,可能有不妥的地方,愿和業(yè)內人士共同探討,其目的就是把重型廠房設計得更合理,更安全,減少現(xiàn)場的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