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童
(山西省太岳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介休 032000)
櫻花是薔薇科、櫻桃屬的一種落葉花灌木。櫻花原產(chǎn)于北半球環(huán)喜馬拉雅山脈的溫帶地區(qū),全世界有100 余種,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櫻花樹皮呈灰褐色,葉緣有芒齒,葉表深綠色,花葉互生,花色多為白色或紅色?;ǘ? 朵~5 朵簇生,短總狀花序,花繁色艷,幽香艷麗,成片栽植效果尤為壯觀。櫻花喜陽光、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酸性土壤中生長旺盛,根系分布較淺,耐堿性弱,不耐積水。適宜北方寒冷地區(qū)栽植的耐寒性強的櫻花品種,主要有日本早櫻、日本晚櫻、云南櫻、大山櫻以及科櫻花等。櫻花育苗有播種、扦插和嫁接幾種方法,北方地區(qū)多以嫁接育苗為主。
嫁接櫻花的砧木,大多數(shù)為山櫻桃或者毛櫻桃。這兩種櫻桃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生長旺盛,并且與大多數(shù)嫁接櫻花品種的親和力強。山櫻桃或毛櫻桃的培育可用種子繁育或扦插繁育,用扦插繁育時宜剪取直徑為0.80cm 左右、生長健壯的新生枝條,將其剪成15cm 長的插穗,保證每個插穗有3 個~5 個萌芽,隨采隨扦插,可以提高砧木的成活率。為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fā)、加快砧木生長速度,需在整好圃地的基礎上先鋪設地膜。扦插株行距25cm×45cm,扦插深度10cm,一般來說扦插后10d 砧木開始長出葉片。當進入夏季,砧木苗高長到50cm 時應去除苗莖上的側(cè)芽,一年當中要除芽2 次~3 次,苗高50cm以下的側(cè)芽要全部抹除;生長季節(jié)要松土、除草3次~4 次,追施2 次速效肥,并要適時澆水灌溉;秋末冬初要澆足封凍水。
選擇品質(zhì)優(yōu)良、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櫻花優(yōu)良母樹,比如日本早櫻和日本晚櫻等優(yōu)良品種。采集接穗時應盡量選取位于樹冠外圍、芽體飽滿、充實的發(fā)育枝和徒長枝,采集后的接穗應置于低溫、濕潤環(huán)境中,以免水分蒸發(fā)。所采接穗按照每50 條或100條捆成一捆,并掛上標簽,標簽上注明品種和采集日期,接穗貯藏時間不超過15d。如果是現(xiàn)采現(xiàn)用,則包上濕布或下端浸入水中。外運苗木,用濕布包好,運輸過程中要噴水通風,防止接穗干枯、霉爛,到達目的地后及時卸車,并用濕布覆蓋備用。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兩種方式。枝接的優(yōu)點是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長較快,缺點是使用接穗多、利用率低,當砧木較粗、砧木與接穗均不離皮時多采用枝接,但是用枝接繁育新品種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芽接的優(yōu)點是操作方法簡便、嫁接時間長、接穗利用率高、傷口容易愈合,且接合牢固、成活率較高,缺點是砧木過粗、樹皮增厚時成活率較低,但能夠快速繁育新品種苗木。
枝接,將接穗剪成5.0cm~6.0cm 長的接穗,每個接穗上要保證有2 個~3 個葉芽;將剪好的接穗放入小水桶中,嫁接時再將其取出;把接穗下部第一個芽以下1.0cm 處削成長度2.0cm~3.0cm 的斜面,背面也削成長度1.0cm 的斜面,在砧木距地面高度6.0cm處平截,用劈接刀將砧木從中間劈開,深度略短于接穗的長斜面、寬度與接穗直徑相同。將削好的粗細基本一致的接穗大削面向里,迅速插入砧木切口中。要做到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然后再用1.0cm 寬的帶有一定彈性的塑料薄膜條綁扎緊(將接穗短截的部位全部包?。?,綁扎時應由下往上扎緊,以防止嫁接后雨水滲入接口,影響成活率。
芽接需要在砧木與接穗處于生長活躍、形成層細胞迅速分裂時進行。芽接方法有T 型芽接和帶木質(zhì)砧芽嫁兩種。T 型芽接,就是將接穗枝條芽上方約1.20cm 的地方,用芽接刀向下平削(確保葉芽完整),削至葉芽下方1.50cm 處即可,然后在下部橫向切皮取下芽片,將砧木在距地面高度6.0cm 處平截,在砧木背風面的平滑處切一個T 型切口,其長寬與芽片的長寬相仿,將芽片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用塑料條綁緊(葉芽要露出外面)。帶木質(zhì)砧芽接與T 型芽接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嫁接時帶有木質(zhì),操作方法簡便、接合牢固、成活率高、生長快,且不受是否離皮季節(jié)的影響,適用于大面積嫁接育苗。
嫁接后10d 就能看出是否成活,如果失敗應及時補接。枝接成活的接穗應保留1 個壯芽,其余萌芽必須摘除,而且砧木上生長出來的萌芽也要抹除。進入生長季節(jié),穗芽開始快速生長,應及時抹除主干下部的萌發(fā)枝條與葉片,因櫻桃、山櫻桃的萌蘗力較強,因此須連續(xù)多次除蘗。接穗上部萌發(fā)的側(cè)芽也要進行摘心,以利于櫻花苗木的高生長與徑生長。當接穗長出15cm 左右的枝條時應去除綁扎物,方法是用刀片將塑料薄膜條輕輕割斷。櫻花嫁接成活后生長較為迅速,宜在苗木旁邊插一根支柱,將接口部位固定在支柱上,以防止被風折斷。
嫁接苗生長前期,因為弱小、水分蒸發(fā)又快,又容易滋生雜草,應根據(jù)土壤墑時適時澆水。澆水要少澆、勤灌,正常情況下每15d~20d 澆1 次。澆水后要及時中耕、除草,注意保墑,保持土壤濕潤。7 月-8 月為雨季,應排澇防洪,防止出現(xiàn)圃地積水爛根而造成苗木死亡的現(xiàn)象。及時除去雜草,澆水后要及時松土。6 月中旬結(jié)合澆水進行追肥,每667m2施復合肥25kg;7 月中旬結(jié)合澆水進行追肥,應以磷、鉀肥為主,每667m2施入尿素10kg、磷酸鈣15kg、硫酸鉀10kg,以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使其旺盛生長,安全越冬。
櫻花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早春當櫻花嫩葉長出后,容易遭到金龜子等食葉害蟲的為害,可用毒死蜱、辛硫磷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類農(nóng)藥按照使用說明噴灑于櫻花葉面上。夏季發(fā)生蚜蟲為害時,第一次用1500 倍液的20%殺滅菊脂乳油進行防治,第二次用1000 倍液的50%辛硫磷乳油進行防治,當再次發(fā)生蚜蟲為害時應交替使用這兩種殺蟲劑進行防治。為預防常規(guī)性病害的發(fā)生,可將700 倍~1000 倍液波爾多液噴灑在苗木上,噴施次數(shù)依觀察情形確定。
櫻花生長旺盛,萌芽能力與成枝能力強,進入生長旺季應將基部瘦弱枝、多余枝及病蟲害枝修剪干凈,以利苗木通風透光,提高光合作用的效果。為預防修剪過程中傷口感染病蟲害,宜在修剪前后分別噴灑多菌靈600 倍~800 倍液進行預防。
11 月中下旬櫻花苗木進入休眠期,當日消夜凍時澆灌封凍水。翌年土壤解凍后開溝施入廄肥,每667m2用量為4 000kg,覆土后澆1 次春水;進入5 月施入尿素,每667m2用量30kg;7 月時再進行1 次施肥,每667m2施復合肥60kg。為減輕雜草帶來的危害、降低勞動強度,宜采用化學除草的方法進行滅草,每667m2噴施用量為1.0L 的10%草甘磷水劑或用量為0.50L 的20%百草枯水劑進行滅草。其他的澆水、松土管理與上一年的情形基本相同。當櫻花嫁接苗長高至1.80m 時,應進行定干,以延展樹冠、促進加粗生長。此后,再視生長狀況進行移植栽培,以培育大苗壯苗,盡可能滿足園林綠化市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