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 睿
(山西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實驗林場,山西 太原 030009)
仁用杏是我國北方地區(qū)普遍栽培的經濟林樹種之一。仁用杏的杏仁既是工業(yè)產品原料,也是重要的中藥材,可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消積食、散滯氣;又是食品工業(yè)的重要原料。仁用杏壽命較長,適應性強,較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及風沙區(qū)均能生長,可在荒山荒坡或棄耕地上栽植建園,且產量較高,盛果期樹每公頃可產杏核1.50 萬kg 以上、出杏仁750kg,僅杏仁即可收入3.0 萬多元,是廣大貧困地區(qū)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收入之一。
仁用杏栽植,以往傳統(tǒng)的方法是在荒山荒坡上進行,即利用荒山荒坡營造仁用杏林,由于管理不便,水肥條件較差,產量極低。為了滿足市場對杏仁的需求,仁用杏栽培正在由零星分散、粗放經營向建立高產優(yōu)質杏園的方向發(fā)展。
仁用杏雖然適應性強,適宜在各種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但要培育高產優(yōu)質林分,必須選擇土、水、肥條件較好的立地作杏園。杏園立地選擇條件是:平川地要選擇地下水位較低、土壤肥沃、有灌溉條件的地塊;丘陵山區(qū),可選擇向陽背風、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的平緩坡地;風沙區(qū)可選擇固定、半固定或地勢較平坦的耕地或者沙荒地。
建立仁用杏園地,可以通過集約經營達到豐產高產。因此,杏園必須要有一定規(guī)模、一定標準和規(guī)格。目前,示范地區(qū)杏園的標準是:面積6.67hm2以下為小型園;面積6.66hm2以上、33.34hm2以下為中型園;面積33.34hm2以上為大型園。
仁用杏苗木質量很重要。沒有高標準、高質量的苗木,就不會有高質量的杏仁,也不可能有較高的產量。因此,在營造仁用杏園時,必須選用Ⅰ級商品苗木,標準是:①沒有凍害或干枯;②主根長度不小于35cm 和要有相當數量的側根;③1.0a 生苗木不能分枝,便于日后樹木整形和樹冠形成;④完全木質化,樹皮光滑,芽飽滿,樹干健壯;⑤主干或枝條沒有受到機械損傷或日灼、霜凍等為害;⑥無病蟲害為害;⑦苗木高度不低于1.20m,地徑粗度在1.0cm 以上。
仁用杏建園有2 種方式:①栽植成品苗木建園,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種形式。苗木栽植可以做到一次到位,杏園建園一次成功,速度快,受益早;②栽植半成品苗木,雖然建園質量、受益程度都低于成品苗木建園,但投資相對減少,苗木損失較小。
杏園地表處理包括4 方面內容:①清除干凈雜草灌木;②平整園面,川平地平整后便于機耕作業(yè),山地應修成機修農田或水平梯田;③集流措施,如修建渠道、整修坡面或整修漏斗式栽樹大穴,以便匯集天然降水和匯集地表徑流;④修筑圍墻,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杏園周圍修建圍墻或營造生物墻。
杏園整地的方式主要是大坑整地,無論是在農耕地上建園,還是在荒山荒灘建園,都要挖較大較深的栽植坑??觾纫?guī)格是:長1.0m、寬1.0m、深1.0m,每公頃825 株,株行距2.0m×6.0m。整地時,先將表層熟土堆在一邊,再將生土堆放在另一邊。植樹坑挖好后,先回填生土,后回填熟土,填土完后踩實。樹坑四周培育成高約10cm 左右的土埂,以便于日后澆水。
仁用杏苗木栽植前,先對苗木根系進行修剪,剪去過長的主根、側根和傷損根,剪后的主(側)根長度保留在25cm~30cm 即可。栽植之前,要將苗木放入流水中浸泡24h,然后黏上用生根粉配制的泥漿。
栽植時,在提前預整地的基礎上,挖出部分表層土,將苗木垂直放入坑內,然后分層填土踩實。填土前,要將苗木根系舒展,不能窩根?;靥畹谝粚油梁笠认蛏咸嵋幌旅缒?、再踏實,回填一層踩實一層,直至填平或略低于地表。苗木栽植結束后,應立即澆水,尤其是在天氣干旱、土壤墑情不好時,更不得耽誤澆水時間。
為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增強抗逆性,栽植前可用3號ABT 生根粉配成50ppM 溶液浸泡苗木根系,時間1.0h 左右;也可用“根寶”2 號加水浸泡苗木根系,配制方法是:用1 瓶“根寶”原液加水10kg,浸泡時間8.0h~10h 時左右。采取這兩種方法,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長量。此外,氣溫寒冷的地區(qū),可以采取覆蓋地膜的方式提高地溫和抗旱保墑。
土壤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加深熟化土壤、增加土壤養(yǎng)分、創(chuàng)造良好的根系生長環(huán)境。土壤管理內容包括:①擴大樹盤。隨著杏樹的高生長和根系的不斷擴展,樹盤也要年年擴大。坡地杏園樹盤擴大可以成較大的蓄水坑,里切外墊,阻攔地表徑流。②中耕除草。每年春、夏、秋3 季進行中耕鋤草,使杏園始終保持土壤疏松和無雜草狀態(tài)。③施肥。初果期樹結合修樹盤,每株施入農家肥50kg,另加0.50kg 尿素,施肥后應及時澆水;盛果期樹要結合深翻土壤進行全園施肥,每株適量施入經過腐熟的牛羊糞或者人糞尿為主的農家肥,再施入尿素、硝酸鉀各0.50kg 左右。還可以在樹木生長期進行根外追肥,保證樹木生長有足夠的肥料。④澆水。有灌溉條件的杏園,每年應在春、夏、秋各澆灌1 次。山地杏園可以結合中耕除草、整坑擴盤、修筑集水面等工作,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地表徑流。降水嚴重不足、持續(xù)干旱的情況下,應利用水車拉水、抗旱保樹。
6.2.1 整形
整形可以達到低干、冠小、層少、枝多的目的。具體做法是:栽植后即進行定干,定干高度70cm~80cm。發(fā)枝后,從中央新梢30cm~40cm 處摘心,促發(fā)2 次枝。冬剪時留主枝5 個~6 個,每個主枝上每隔30cm 左右選留1 個側枝,讓側枝著生結果枝組。這是整形的第一種方法;整形的第二種方法是培育分層形的樹形,定干高度50cm~60cm,保留中心枝,第一層主枝3 個~4 個,層間距離60cm~70cm,第二層主枝可各配1 個側枝。分層形樹形適于高密度杏園。
6.2.2 修剪
仁用杏修剪可分冬剪和夏剪。冬剪在休眠期進行,方法是采用疏、截、緩修剪。冬剪以每年的2 月下旬到3 月中旬進行為宜。幼齡樹冬剪以定干、培養(yǎng)樹形為主,剪去所取剪枝長度的1/3。初果期樹以短截為主、疏枝為輔,繼續(xù)整形擴冠,培養(yǎng)枝組;盛果樹期以短截、回縮為主,適當疏剪,重點短截回縮對象;衰老樹以重剪回縮為主,適當中截。夏剪對于促進芽、花、分枝的形成和生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夏剪的內容包括:①刻芽。為提高萌芽率,在萌芽期枝條中下部需要發(fā)出分枝的芽上方0.50cm~1.0cm 處,用鋸條或小刀割長0.70cm 左右半月形傷口,深達木質部。②摘心。為促其抽生2 次枝、3 次枝,當年新梢長到10cm 長時剪去約5.0cm 長的嫩梢;2次枝長到30cm 左右時,即可進行第二次摘心。③拿枝。不作為骨干枝的二三年生枝,自基部向梢部逐漸扭彎,改變枝條方向。④拉枝開張角度。對于1.0a~3.0a 生幼樹,在新梢停止生長后的秋季,用支撐拉墜的方法將主枝角度開張到60°~70°,輔養(yǎng)枝拉到90°。⑤疏枝。對枝條較密的結果樹,夏季疏枝,改善內膛通風條件,但疏枝量不可過重,不能夠傷了樹木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