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維新
一年一度寒風勁,又到肺炎高發(fā)時。隨著寒冬來臨,天氣變化劇烈,外加霧霾,又到了寶寶肺炎的高發(fā)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寶寶肺炎是不傳染的,可是常識又提醒大家,當別人咳嗽、打噴嚏時,寶寶要避諱一下;節(jié)假日盡量不要帶寶寶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前幾天一位寶媽感冒了,寶寶緊接著就得了肺炎,家里人疑惑寶寶的肺炎是被媽媽傳染上的,這是怎么回事呢?
肺炎是小兒的一種主要常見病,尤其多見于嬰幼兒,也是嬰兒時期主要死亡原因。就全球而言,肺炎占5歲以下小兒死亡總數(shù)的1/3~1/4。小兒肺炎是發(fā)展中國家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小兒肺炎同樣是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從天津傳染病報告卡看出,需要報告的傳染病有甲、乙、丙三類:
甲類傳染?。喊ㄊ笠吆突魜y兩種疾病。
乙類傳染?。喊▊魅拘苑堑湫头窝住滩?、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zhì)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痢疾、肺結(jié)核、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和瘧疾等26種疾病。
丙類傳染?。喊餍行愿忻?、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jié)膜炎、麻風病、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手足口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等11種疾病。
甲、乙、丙三類總共有39種疾病,可以看出,肺炎不在需要上報的傳染病之內(nèi),不是傳染病。
肺炎實際上是一組肺部炎癥的總稱,如果把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算肺炎的話,就是一個例外,是乙類傳染病之首。不過自2003年以后,本市尚未發(fā)現(xiàn)一例患兒。
在乙類傳染病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丙類傳染病的流行性感冒等病,需要上報傳染病卡片。肺炎型都是這些疾病的嚴重類型或合并癥,雖然需要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不過病情垂危者已不多見,兒童更是罕見。
有的家長認為肺臟在胸腔內(nèi),與外界還隔著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等器官,不容易傳染;還有的家長覺得肺炎既然不是傳染病,就用不著重視。這些都是不對的,原因有6點:
1.肺臟是在胸腔內(nèi),與外界還隔著一些器官不假,但并不是十萬八千里,距離是很近的。
2.呼吸系統(tǒng)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肺臟是開放的器官,而且進出是一個管道系統(tǒng),不像有些器官是“上下通道”。
3.氣管的23級管道都是上大下小,環(huán)環(huán)相扣,氣體進出比較順暢,而病原微生物、粉塵、痰液和異物都是好進不好出。
4.肺臟是一個多血多氣的器官,肺動靜脈呈網(wǎng)絡(luò)狀。如果把肺臟的基本單位——幾億個肺泡單個排列起來,足有一個網(wǎng)球場那么大,可達75平方米。生命不息呼吸不止,每天可以呼吸成千上萬升空氣。肺除了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還在過濾著病原微生物、粉塵和雜質(zhì)。良好的血氣條件,有利于各種肺炎的發(fā)生發(fā)展。
5.肺炎的傳播與普通型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疾病一樣,一般通過飛沫傳染及直接接觸,偶爾通過腸道等肺外器官,可以流行或散發(fā),可以家庭小流行,也可以是少見的社會大流行。
6.同樣過濾著病原微生物的寶寶,能不能得肺炎,主要看病原的毒力、數(shù)量和機體的抵抗力,就像老百姓常說的黃鼠狼專咬病鴨子。
如果媽媽感冒在先,寶寶肺炎在后,很可能是同一種病原感染,病種不同是媽媽抵抗力強、寶寶抵抗力弱的緣故。所以,為了減少交互感染,衛(wèi)生常識提醒人們,當別人咳嗽、打噴嚏時要避諱一下,當我們咳嗽、打噴嚏時要捂住口鼻,不要帶寶寶去人多擁擠、空氣不好的公共場所,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