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 艷 圖/米米兒插
在課程游戲化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更加注重“兒童經驗”?!皟和涷灐碧娲诉^去的“學科知識”,已成為幼兒園課程的核心概念。經驗是情理融合的、情境化的、難以用知識符號表達的。經驗只有通過自己做來獲得。以兒童的成長為目的的課程,應致力于幫助兒童獲得有益于成長的經驗。因而兒童已有經驗是什么,以及在此基礎上如何獲得經驗的深化和拓展是課程應關注的核心。
在活動的開展中,我們決定利用“水”這一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物,結合孩子天生對水的興趣,讓孩子在玩水的過程中進行知識、技能的積累。
嬉水節(jié)作為幼兒園的傳統(tǒng)活動,孩子們在小班的時候,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與過嬉水節(jié)的游戲,于是,老師借助《嬉水游戲大調查》,以兒童敘述、家長幫忙記錄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兒童關于嬉水節(jié)的興趣點和已有經驗。
通過歸納整理,教師發(fā)現兒童的話題涉及玩哪些游戲、游戲可以怎么玩、游戲在哪里玩、誰來玩游戲等,這其中所包含的經驗涉及各個領域,對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師發(fā)現該主題活動可以實現多領域課程的多個目標,也能對兒童現有能力提出適度的挑戰(zhàn),于是確定了嬉水節(jié)的主題活動。
如果課程僅僅停留于重復兒童的生活經驗,無疑會造成浪費。雖然我們說兒童的生活經驗是生動的、豐富的,但與人類的總體經驗相比,兒童作為一個成長和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經驗是狹窄和單薄的,需要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因此,我們圍繞著這些話題,和兒童開始了討論。
玩什么?在哪里玩?怎么玩?誰來玩?
在師生一起討論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著我們的“人員分工”思維導圖,也讓兒童清晰地看到了這個嬉水節(jié)中各個部位的所需人員及安排需要。
1.敢于在集體面前進行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根據游戲規(guī)則,利用繪畫、數字等方式表示規(guī)則。
3.結合問題,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嘗試,并解決問題。
1.提供調查,注重經驗提升。
2.策劃兒童合作制定計劃的機會,提升合作能力。
3.引導兒童科學認知,選取材料的適宜性。
1.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進行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根據游戲規(guī)則,幼兒利用繪畫、數字等方式表示規(guī)則。
3.結合問題,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嘗試,并解決問題。
活動當天下午,我們對上午的嬉水活動進行了討論,孩子們紛紛覺得這樣自己策劃、制定規(guī)則、準備材料的游戲更好玩。通過自評、他評、互評等方式促進兒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教師在對兒童進行過程性評價的同時也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不斷思考活動設計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怎樣調整更適合兒童,還要經常對實際進行的活動目標、內容、結構進行反思。
皮亞杰說過:“所有觀念確實需要有一個經驗的基礎,連邏輯的數學觀念也都如此?!币虼?,能夠被兒童吸收的經驗,總是與已有的經驗相關聯的,是已有經驗的深化和擴展。因而,來源于兒童生活的主題課程,應該與兒童的經驗息息相關。開展生態(tài)教育不應該停留在標榜生態(tài)教育的概念本身,而要將生態(tài)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幼兒的學習即是游戲,讓幼兒通過游戲化的課程進行學習。在真實環(huán)境中進行思考、操作,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