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
中華全國總工會和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下發(fā)通知指出,在部分地區(qū)先行推廣深化勞動爭議案件委派委托調解機制建設。這一機制意味著工會組織在勞動爭議多元化解中的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fā)揮,與人民法院進一步整合資源,共同及時、高效地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通知明確,將在內蒙古、吉林、上海、江西、山東、湖北、廣東、四川等?。▍^(qū)、市)的三級法院和工會,以及陜西省西安市、浙江省寧波市和廣西北海市兩級法院和工會先行推廣“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和省總工會已經建立完善了法院與工會的訴調對接機制,快速妥善化解勞動爭議,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總結地方經驗的基礎上,全總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案件數(shù)量大、工作基礎扎實、訴調對接效果好的部分先行地區(qū)推行進一步深化勞動爭議案件委派委托調解機制建設。調解范圍包括: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屬于受訴法院管轄、依法應當?shù)怯浟傅膭趧訝幾h糾紛,適宜調解解決且雙方當事人自愿調解的,由工會派駐調解員接受人民法院委派或委托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審理。
全總要求,先行地區(qū)工會會同人民法院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建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聯(lián)席會議制度、勞動爭議糾紛聯(lián)動機制、法院委托委派工會組織調解工作機制等,及時有效化解勞動爭議,切實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
全總法律工作部負責人表示,勞動爭議案件委派委托調解機制建設重點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即進一步加強調解隊伍建設,由工會遴選優(yōu)秀律師參與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調解工作;會同人民法院按需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大廳)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由工會派駐調解員接受法院委派、委托開展勞動爭議案件訴前訴中調解;為委派委托調解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提高調解工作信息化水平,運用“互聯(lián)網+”手段便利當事人解決糾紛,并運用好司法大數(shù)據,共同對典型性、苗頭性、普遍性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分析,努力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
據通知要求,勞動爭議案件訴前委派調解成功的,當事人可依法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對訴中委托調解成功的,由法院依法出具民事調解書,這一做法將有效縮短當事人的訴調周期,降低職工維權成本。